情合理,却阴损得很,十足十的宫斗高招,一个字没说,就把她们在寺里受了委屈,过得不好的事给坐实了,而且无声无息地,就把主持老尼给结结实实地告了一状
别人不在乎,可主持老尼在乎啊,她差点晕过去,这些姑奶奶们怎么这个表情啊,这不是要我的命嘛
一个上了岁数的嫔妃尼姑,先重重地咳嗽了两声,说道:“寺里人多,饮食方面顾不上臣等,食物不洁,所以大家经常闹些小毛病。可没关系,臣等还能挺得住,而且这事也怪不得主持,她事情多,顾不上臣等,也实属正常。”
这个嫔妃尼姑,正是昨天和王平安说话的那个,嘴里说着不怪主持老尼,可谁听着都是怪了个十足
李治的心思不在这些嫔妃尼姑身上,原本他是想关心一下的,可刚刚却看到了酷似武媚娘的人,现在自然是心思集中不起来,想说些关心的话,却一时间想不起该怎么说,他看了眼王平安,让王平安替他说。
王平安会意,立即道:“皇上,寺里忽然多出了这么多的人,主持师太在办事方面,难免会出现些差错。不过,您既然来了,不妨帮帮这些师太吧,念她们生活清苦,多给她们些照顾,让她们在此安度天年”
李治嗯了声,道:“好,都听你的,你说怎样就怎样”
嫔妃尼姑们一起看向王平安,心中都想:“平安小神医是当初太子第一心腹,看起来如今仍旧如此,变成了皇上的第一心腹,皇上有什么事,都听他的,就象是先帝什么事都听长孙无忌的一样。”
长孙无忌在旁心想:“很好,让王平安去处理这些尼姑的事吧,可千万不要问我,我才懒得管这种事情呢”
王平安假装想了想,清清嗓子,这才道:“皇上,不如让这些师太们自行起伙吧,给她们建一座厨房出来,让她们自己做饭吃。嗯,这样也不好,因为师太们还要修行,还要侍奉神佛,那不如请些仆妇,照顾她们的起居,顺便给她们做饭,您看这样好吗”
这实在是算不上什么大事,甚至可以说小得不能再小了。李治从小到大被人伺候,如果没人伺候他,他肯定是活不下去的,由己推人,他自然认为这些嫔妃理应由仆妇照顾,这是很正常的事嘛
李治点了点头,道:“就依无病所言,具体事宜,你去办吧”
王平安忙道:“各位师太,皇上答应了,你们还不快快谢恩”
嫔妃尼姑们又一起跪下,大声谢恩,顺便也谢一下王平安。王平安又道:“既然要用仆妇,自然要雇用些可靠的人才行。欧阳利,这件事交给你去办,务必要让师太们满意,还有其它的事情,比如衣食用度,也要供应充足,如是市场上采办不到,就去灵感寺,找许敬宗,让他帮忙”
他这话是在暗示嫔妃尼姑们,你们托我办的事,我全都给你们办了,至于说到投资的钱,也会让许敬宗给你们送来的,不用担心以后的日子清苦了。
欧阳利连忙答应,而嫔妃尼姑们大表欣慰,还是平安小神医办事地道,是个大好人啊
李治心中有事,不想在此多待,甚至连最起码的几句场面话都不愿意说,摆了摆手,道:“那就这样吧。无病,朕有些头疼,咱们去寺外的树林里走走,看看风景吧”
王平安道:“寺外风景颇佳,皇上看过之后,诸位师太修行的间歇,不妨也去转转,散散心什么的”
君臣一起出了大院子,又转回了前院,从大门出去,顺着石子路,向寺外的大树林里走去。李治拉过王平安,小声道:“无病,刚才朕看到一个尼姑,长的和媚娘极其相似。”
王平安回头看了一眼长孙无忌他们,见众人离得较远,他便小声道:“媚娘皇上说的可是武媚娘她,她不是已经去世了吗皇上定是看花了眼”
李治慢慢地摇了摇头,很郑重地道:“刚刚突然看到她时,朕也以为看花了眼,可现在头脑清醒了,朕很肯定,绝对没有看花眼,那个人长得和媚娘非常象,而且就在这寺里。”
顿了顿,李治又道:“无病,朕交给你个任务,你能不能想个法,让朕把整个寺里的尼姑都看一遍找个合适的理由,别引起别人注意,尤其是那些嫔妃,还有舅舅的注意”
第七百七十二章 皇恩浩荡
第七百七十二章皇恩浩荡
王平安犹豫了一下,感觉今天要是让李治和武媚娘相认,未免有些急躁了。他原定计划确实是今天让李治和武媚娘见面,可却意外地见到了长孙无忌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李治和武媚娘见了面,那岂不是等于招了一群的人围观这可不行,非露出马脚不可
王平安小声问道:“皇上,何以如此肯定,寺中有个尼姑,是非常象媚娘的呢您确定不是看花了眼”
李治沉默了,一直走出十几丈,他才道:“如果是看花了眼,那倒好了。怎么说呢,朕凭的是感觉,而不是光靠眼睛看的。”
“感觉”王平安皱眉道,赶情这李治还有跟着感觉走的作派呢,竟然是个感性的皇帝,真是让人意料不到。他道:“皇上说的是什么感觉要照您这么说,您是没有确定那个尼姑长得和武媚娘一样了,那怎么又认定和她一样的呢”
他看李治的模样,是经仔细想过后,才说出来有人和武媚娘长得一样的话,并不是一时的冲动。他很想知道,李治到底是依据的什么感觉。
李治又回头看了眼,见长孙无忌他们正在说话,并没有紧紧跟着,他这才道:“无病,你可记得,当初朕初见媚娘时,她也是这么跪着的,和刚才在寺里的情景,是何其的相似啊”
王平安哦了声,原来是凭的这个感觉啊,这也算是美好的回忆了。可他却忘了,李治和武媚娘当初是怎么认识的了,隔了这么长的时间,他哪会记得这种事,只能是李治和武媚娘这俩个当事人,才会把初次见面的情景,放在心中,当成是美好回忆的。
李治又道:“那种感觉让朕的心砰砰直跳,几乎要蹦出腔子了。朕有一种强烈的预感,寺里有个尼姑,和媚娘长得一模一样,朕很想再看到她,你替朕安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