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地里,把清水排走,那么这五万多亩盐碱地不就变成肥沃的良田了吗”
“而且浑浊的黄河水在淤积泥沙地同时,又能冲走盐碱地土壤里的盐分,这样上下夹攻,一举两得,盐碱地变成良田指日可待。到时候这五万亩良田你们崔家雇人耕种也好,还是倒手转卖也好,不都是一笔巨额收入吗”江逐流笑眯眯地说道。
崔筝点了点头,表示看明白了,但是却问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江大哥,这五万多亩盐碱地地势低洼,那淤灌后地黄河水如何排出,又能排到哪里”
江逐流提起笔来,刷刷刷地在示意图上加了几笔,对崔筝说道:“崔筝妹子,我们只要每隔一定的距离在盐碱地上挖上一些排水沟,然后在挖一条纵向地大排水沟把这些横向的排水沟连贯起来。这样黄河水淤灌之后余下的清水就可以通过这些小排水沟进入这条大排水沟内。”
“那这条大排水沟内的水呢,又将排到什么地方”崔筝问道。
“崔筝妹子,你难道忘记了洛阳至汴梁的汴渠吗它就位于盐碱地的东侧,我们只要把这些清澈的河水排入汴渠即可”江逐流笑道。
“那汴渠的排岸司官员会允许我们随便往里面排水吗”崔筝还是不放心。
“当然,为什么不”江逐流肯定地说道,“运河里本来就需要引黄河水进去保持航道通畅,可是黄河水泥沙过多,这使得排岸司要经常花费大量钱粮雇民夫过来清理淤泥疏浚航道,现在我们用清水代替浑浊地黄河水排入汴渠,排岸司自然是欢迎之至。如果我们能耐得下性子和排岸司商议,说不定他们会将省一下的航道疏浚费用折给我们一部分,这样下来,我们岂不是又多了一笔收入”
“果然是一笔好买卖,大买卖”即使是出身于商贾世家精于算计地崔筝,也不得不承认,江逐流说的果然是一笔诱人的买卖
第一卷 第九十五章 三胜六平两负
崔筝这么一说,江逐流顿时心中大喜,只要崔筝动心,黄河南岸的一万多灾民就有救了。
可是江逐流却没有想到,崔筝接下来的话去让他大为丧气。
“不过县丞大人,这笔买卖再大再好,我们崔家也没有兴趣。”崔筝笑呵呵地起身欲走。
“为什么难道说还有这么傻的人吗眼睁睁看着几万贯的买卖去不赚吗”江逐流这次可真的急了,如果洛阳首富都不肯帮忙,那让他再想什么办法去解决一万多张嘴的吃饭问题呢
崔筝故作诧异地说道:“哟,什么时候我们的县丞大人开始关心起买卖来了我整日里看你官司长官司短,百姓疾百姓苦的,怎么现在忽然间变成一个满身铜臭的市侩商人了莫非这中间有什么缘故”
崔筝这小丫头确实是牙尖嘴利,江逐流只有苦笑。
崔筝又道:“县丞大人,假如你到现在还不跟我说老实话,把其中缘故一五一十地讲给我听,那么我们崔家可真的不会插手这件事情了”
江逐流一听还有希望,就连忙说道:“崔筝妹子,事到如今,大哥把一切都告诉你吧。”
江逐流就把黄河南岸五万多亩盐碱地的来历和一万多灾民的生计问题原原本本地为崔筝讲述了一遍。
江逐流说,这一万多灾民生活窘迫之极,几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假如江逐流再不帮他们想办法,很多人将无法度过这个冬天。
可是江逐流唯一能替他们想的办法就是让灾民把手中的土地卖掉。这些灾民以前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卖地,只是从来没有人愿意买这些没有用的盐碱地。据郭松讲,只要有人肯买这些盐碱地,别说一百文钱一亩,就是七八十文一亩地灾民们也愿意卖,反正留在手中也种不出什么庄稼,还不如换成钱度过眼前的难关来得实惠。
五万多亩土地按照一万多人平均下来,每个人能有四五亩土地,按照一亩地一百文的价格,每个灾民差不多能分到四五百文铜钱。按照阳县的粮价,差不多能买一石小米。这一石小米节省着吃,每个人也差不多能熬过四个月的时间。这就暂时解决了一万多灾民的眼前之急。
对崔家来说,这也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只要投入五千多贯铜钱,就能博取数万贯铜钱的巨额利润,假如真的出现这样的局面,岂不是崔家和黄河南岸一万多灾民双赢吗
而且只要崔家愿意购买这五万多亩盐碱地,黄河南岸一万多灾民的今后的生计也有了保障。首先崔家要改造盐碱地吧。改造盐碱地就需要人力,一万多灾民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能掏力气的青壮年,他们可以替崔家修沟挖渠整治盐碱地赚取工钱。盐碱地改造成良田后,还需要佃户来耕种。这一万多灾民又是现成的佃户,虽然说租种土地远不如在自己土地上种植庄稼来得自由,可是他们的生计总算有了保障吧中国的农民要求多低啊只要能有口饭吃不至于饿死,谁愿意冒掉脑袋的风险去做打家劫舍的行为啊这个优良传统在一千年后还依然保持,更何况是在一千年前的北宋呢
这样盘算下来,江逐流这个主意不仅仅是洛阳崔家和黄河南岸一万多灾民的双赢,而且还要加上阳县衙门的三赢、经常路过阳黄河南岸行旅的四赢,甚至汴渠排岸司的五赢等等,简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天大好事。
可是江逐流的主意虽好,还得崔家当家的大小姐首肯才行。江逐流此时就紧张地望着崔筝,等待着她的决定。
“呵呵,”崔筝笑盈盈地说道:“我说县丞大人怎么这么好心,忽然间关心起崔家的生意来了,原来是打着关心崔家的旗号去解决你辖下的灾民生计问题啊。”
江逐流老着脸皮任凭崔筝揶揄。
见江逐流这么老实,崔筝反而不好意思在挖苦下去了,她点头道:“也罢,难得县丞大人今日能耐着性子陪小女子唠唠叨叨说上这么一大通话,这单买卖我们崔家接下了。”
江逐流心下狂喜,正要说一些感谢的话语,那边崔筝又道:“不过我这里有个条件县丞大人必须要首先答应,否则,这单大买卖县丞大人再去找别人谈吧。”
江逐流咬了咬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今日为了黄河南岸的一万多灾民,我横竖豁出去了,只要不以身相许,我什么都可以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