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70(1 / 2)

李威甚至比裴行俭知道的知识更多。再说,朝廷也不可能全部用川兵,对付吐蕃了,还会调集关中精军。所以时间却是很宝贵的。

又想到了裴行俭。

让他抓狂的一次见面,与刘仁轨交谈不觉。毕竟刘仁轨虽做官有些圆滑,可性格还是直爽的,谈话没有那么费力气。然而裴行俭一席谈话,让他云里雾里。

当然,也让他见识到此人的智慧。只是不知,这样的人似乎也败于母亲之手。想到这里,不由地向大明宫方向看了一眼。难道自己这个母亲智商达到了一百八

想到这里,心中很有些戚戚。

“殿下”

“碧儿,放心,孤前去会安全无事,倒是你们,呆在东宫里乖乖地听话,”后面是对上官婉儿与韦月说的。

两个小萝莉点着头,眼中有些不舍的。也懂的,殿下一旦行军,这一来一去,会离开很长时间,当然,也不可能将她们带着同行,眼里就有些雾气。韦月想了想,爬到李威耳朵边,低声说道:“殿下,你一定要平安回来,妾身会快快长大,以后就象那本书那样服侍你。”

“那本书”书字疑问语气没有拖出来,停住了,想到了,是那本春宫图,噎了一下,才说道:“你还小,胡说什么”

“可妾身是良娣,还没有陪殿下同寝。”

“”

但对韦家这个女子,有些严厉了,李威眼光柔和起来,说道:“今天你们一起陪孤同寝。”

“谢过殿下,妾身为你跳舞。”小萝莉高兴地扭着小腰。

既然儿子答应出行,李治立即下了明旨。让太子做行军元帅,裴行俭做行军副元帅,黑齿常之为行军长史,狄仁杰为行军司马,朱敬则为行军监军使。当然,还有薛讷,只是他现在是一个小小的城门郎,担任了其中的一员将军。重要的几个军职与薛讷无关的。

诏书一下,天下哗然,太子要出征,皇帝是什么意思再说只是小小的南诏,太子是什么人,值得太子亲自出马只是对其他几个军职,百姓稍稍满意。

裴行俭是吏部侍郎,又担任过西域的大都护,作战厉不厉害,不知,不过对付南诏嘛,也足够了。这份任职与太子稍稍般配一些。黑齿常之是什么人一个个没有弄清楚,最后消息灵通人士才打听出来,原来是一个高丽的猛将,长史无关,能冲锋陷阵,可是高丽人,会不会忠心百姓略略有些疑问。最满意的是朱敬则,骂了皇帝老子,居然重用,说明皇帝还没有昏到无可救药地步。狄仁杰亦是如此,早该重用了。其实军职是军职,班师回朝后的任职才是真正的职务,百姓很难分清的。

就是这样,这两份军职,大约还是父亲有些愧疚,才赏赐出来的。

这是明诏,还有一份暗诏,派了秘使到了象州,下给薛仁贵,让他赶到剑南道,与太子的大军秘密汇合。这让薛仁贵以白衣之身戴罪立功的。

诏书一下,开始调兵遣将了。不能全部从巴蜀征兵的,朝廷也从长安征了两千士兵,大多数是现成的羽林军。当然,这些羽林军也十分高兴的,梁积寿失败的消息,没有隐瞒,只是败给了山,不是败给了人。太子没有打过仗,但刘仁轨再三地夸奖,想来也不会是很差。此去,那些叛蛮定是手到擒来,又是太子亲征,这是一份难得的立功机会。

选中的羽林军一个个高兴得不得了,没有选到的羽林军却如丧考妣。真要只对付蒙俭等叛蛮,就凭这士气,颇有些手到擒来的意味。

其实只是明处,暗处朝廷又在选拨,有五千士兵,但分成若干批,从江淮绕道,进入姚州。因为朝廷保密,百姓皆不知,甚至连士兵自己都不知道。

也不会只有这七千人,主力还要从巴蜀募招,同样也是摆在台面上的。但远不止这些,马匹、牛车、粮草、兵器、盔甲、行军路线、辎重、民夫、草药,等等。不自己亲身经历,很难明白一场战争的复杂程度。远不是书上所写的,几个人躲在帐蓬里合计了一下,然后带着一些战士,战争就打出来了。

商议了大半天,李威头有些发晕,其他的不知,只知道有一话是什么味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揉了揉发昏的脑袋,回到东宫。

李贤李显三个弟弟与李令月全部都在。

李贤在与上官婉儿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只是上官婉儿小嘴巴紧紧闭着,不理不睬的。让李贤有些尴尬,看到李威到来,李贤立即站起来行礼。

“坐,”李威还是温和地说道。

“大哥,我也要去。”李令月道。

“这是打仗,你去做什么你知道南诏有多远”

“我还要去,阳昭公主也领兵作战的。”

“你还小。”

就是不小也不可能,轮到公主领兵作战,那么国家真要亡国了。

“那我只去看看。”

“那也不行。别胡闹了,再闹母后知道了会生气的。”

李令月不高兴地嘟着小嘴,将上官婉儿与韦月拉走,不知到哪里去玩耍了。

李贤这才说道:“大哥,前方危险,你是国家储君,还是让我代你去吧。”

不知道老二是真心还是假意,十有,与自己对父母一样,但李威还是用柔和的语气说道:“不用,我是你们的大哥,有我在一天,就要替你们遮风蔽雨。再说,我只是率军,也不会让我手持兵器上阵。你不用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