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报复。”
“这个知,包括派兵加入你们唐军,都瞒得一点风声不透。”
李威点了一下头,一旦传出去吐蕃人可不会象他这样,对党项人尊重后果党项人承受不起的。
“他们也托我带了话给你,说上次谢谢殿下了。”
“不用谢,这是你们族人应得的,记好了,忍上几年,以后你们族人会看更美好的日子在等着你们。”指的是土次将战利品送给党项人的事,穷得发疯了,那些战利品让党项人感谢不尽。
侍卫已拿来玉佩,但站在远处,不知道要不要过来。至于李谨竹很自觉,早就离得看几百步远,然后盯着天空,数云彩,一朵两朵三朵,一百朵,一百零一朵,数得入神了。入了神,就看不到这边发生的事。
李威走过去,将玉佩接过来,侍卫自觉的很,立即离开。重新回到坡上,说道:”孤上次说过,给你回礼。知道你们族人喜欢金银,可那过于俗气,这对玉佩是昆仑白玉,玉料很好,做工也细,孤将它送给你。“
“这个怎么好意思。”
“没看关系的,收下吧。”
也不作假,收了下来,还立即戴到手腕上,不敢看李威,却盯着这对玉手镯,大大的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彩。
看了看天色,又说道:”天色不早,那你也早点回去。”天色还很早,才吃过午饭。不过不能让她久留此地,不算过份,那些兵哥儿的,在都城部州,还时不时找几个胡姬开开心。可毕竟不好,首先她这个敏感的身份,还看自己不以身作则,说话就不能响亮。
中间的种种过节野辞明月不知,毕竟生活在一种半开化的环境中,比碧儿还在单纯,轻轻地“嗯”了一声,留恋不舍地离开。
李威回去后,立即将奏折送往京城,这需要统计的,交战的又不是一处地点,所以耽搁了一些日子。然后又做了另一件事,到了八月,这些俘获来的牧民,以及自己儿悄悄寻来的少数降俘家属,中间看许多妇女与老人孩子。诺曷钵再三恳求善待,立威也立过了,稍稍对这些俘虏态度改观一些,因此先让这批妇女与孩子老人转移到灵州。还看一段漫长的道路,不然天冷了,这批人非得看人冻死。
战俘与留下的男子有些骚动,李威派人反复解释,才平息下来。
但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逼得他不得不离开河曲。骑马飞快地来到承风岭下,老远薛讷就迎了过来,耸拉着脑袋,说道:“臣看罪。”
“不是谈罪不罪,你们这样会误了孤的大计。”
“是,可是当时臣也怕造成伤亡过重。”
“你也跟随你父亲后面学了许多兵法,又跟孤后面多次作过战,难道你不知道看的要冲之地或者关卡有多重要若不是如此,仅是两千余吐蕃士兵,孤为什么派你们两路人马攻击,你们两路有多少将士”
“八千多将士”,这一回薛讷才清醒过来,老实地答道。嗫嚅道:“当时我也想强攻的,可是臣的职位太低,曹将军不愿意攻,于是臣隐忍了。”
“隐忍孤当时就怕曹怀舜看这样的想法,所以又临时调你率领三千人马过去。他看没看强行勒令你不准进攻的”李威说完,不由地摇了摇头。如果这样就是各种演义中的薛丁山,那么他太失望了。
s:注一,大小榆谷,在汉朝时说背枕大河,那是广义说法,范围就包括宛肃城等地在内,准确的应在百谷城之南,今天同德一带,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到,哪里看一个很大的平原区,正是大小榆谷所在地。可惜起点传不起来超大的图片,否则老午做一个注解,再上传一张唐朝陇右地图与一张青海卫星云图,大家可以清楚看到老午书中所写的各种行军路线。
注二,薛讷青年做官尚可,不畏强权,中年为将不是很好,两败于契丹,被契丹人耻笑为薛婆,只是忠实的保皇派,很得李隆基器重,所以仕途顺利。后来很看可能知耻后勇,大器晚成,晚年时大败吐蕃,从此唐朝与吐蕃胜负正式颠倒过来,唐朝胜多负少了。因此李威这个短暂的锻炼机会,不可能使薛讷立即脱胎换骨,这样写符合历史等型规律,当然,顺便为后面十分雷人又好玩的情节布一下小坑。
正文 第二百五十三章 枯骨接翠三
论赞婆羞辱万分,亢奈夕下,只好带着大军南返,原地还不得不驻有许多军队。这就是李威需要的结果,要他们设常住军,设得越多,对吐谷浑百姓录削越重。这同样会形成对唐军有利的局面。
论赞婆也知道,可不这样不行啊,别小瞧了老百姓。吐谷浑人老百姓就是士兵,对老人无所谓了,在吐蕃,大了的儿子就是老子,老了的老子就是儿子,连儿子都不如,只能说是龟孙子。但对妇女孩子也很重视,妇女能传宗接代,孩子长大之后就是力量。
这一掳,老人不在乎的,可是其中的中壮年、妇女、孩子,都十分在乎。掳一个八九千人,一万人的,好一点,如果不管,一年掳十次八次,吐谷浑会是什么局面吐谷浑衰落可以不管,可还能抽调更多战士么可还能征调更多税务么
但他还是一个有谋略的军事家,在路上想了想,忽然就想到了唐朝一个漏洞,那就是承风岭。石城堡、大拨斗谷等处关卡一筑,又有赤岭之隔,只能在河曲与唐朝军队死磕了。那样正中了唐朝太子的下怀。可是承风岭居然那路唐朝军队吝啬士兵没有攻下来,于是立即拨出一万大军,翻过赤岭,前往承风岭。
到这时候薛讷与曹怀舜才傻了眼,这才写信通知李威的。
来到岭下,看了看上面,原来两千士兵力量薄,守不了大道,于是在两边山峰上驻扎,可现在来了一万大军,足可以防守。此时硬攻,地势险恶,伤亡必然惨重。而且吐蕃会源源不断将大军派来,自己休要打了,十几万将士能在此岭下耗去一大半。
曹怀舜同样一脸羞愧,道:“殿下,这是臣的失职。”
毕竟是朝中重臣,多少给一些面子。道:“算了,既然这样,在铁喉子与翠山麓牛道各扎一营防御。说起来,也是孤疏忽了,没有亲自前来察看,也没有认真对你们嘱咐。”
确实也有责任,计划“大家制订的,论赞婆将视线放在了海北,他将视线却放在了河曲,都将此处疏忽了,唯一担心就是怕刘审礼冲动,毕竟一旦实施,海北会有许多吐蕃与吐谷浑人的军队。
可心里面终是不快活,明明赤岭形成了铁关,仅因为这个小小的疏忽,这个铁关似乎有了一个缝隙。
此时,论钦陵正与论赞婆走在草地上,一脚踢出一具白骨,说道:“三弟,你可知道这是何处”
“这正是你当初大败唐朝军队所在。”
这一战唐朝很惨的,能逃回去的人并不多,还是薛仁贵耻辱的约和,论钦陵高抬贵手,才得以回去的。客观去写,请勿抱以民族观点忤击老午,看老午如何站在论钦陵一方评论这场战争的
到现在还能时不时看到一堆堆白骨,不过战争过去了好几年,当年这里踏为平地,现在却长满了茂盛的青草,秋天始至高原,草色还没有枯黄,一片凄青碧意。翠意似乎接连到了天际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