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75(1 / 2)

海上的军队。才刚刚成形,根本就没有战斗力。最少得训练三到五年,才能真正到大海里作战。即使训练成形,是你们两个国家之间的大战,我们唐朝只派三四千人过去,又能起什么作用”君臣二人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金法本只好伏下来放声大哭,国内情况很危险的,国王年老,皇太子年幼,就是没有倭人入侵,这几年也不会太平,但这些情况又不敢说,哭了良久,刘仁轨将他扶起来,说道:“唉,算了,我指点你一条明路吧。”

“什么门路”

“有的事,我们朝廷不大好管,可我听到许多消息,这次倭人是不是抓捕了你们许多百姓”

“是,他们很残忍。”

“倭国也是一个小国家,不比你们新罗人大多少,又没有经过多少战火的考验,真说起来,战斗力反而不及你们新罗人。此次为了侵略你们新罗,购买了大量船只与武器,对他们倭国,也超出了承受范围。然而人家有办法,正好我们朝廷慈悲百姓,赎出大量部曲。你也知道的,我们大唐有的大户人家,手中有几百顷几千顷的耕地。没有了部曲,他们如何耕种,又不好明着反抗,于是勾结了倭人,让他们将你们国家的百姓掳来,当作部曲使用。”

“刘相公,你一定要阻止啊。”原来如此,可一听更急了。

“我怎么阻止不但我,就是陛下都不好阻止,这是所有大户人家的利益,若是他们一起被激怒,唐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然而倭国能这么做,为什么你们新罗人不能这么做,只是一海之隔,顺利的话,一天就能在倭国登陆。他们国家是海上之国,战争很少,一旦登陆,会有怎么样的冲击你们新罗人都抵抗了我们大唐的军队,听斥候说,你们史官在史书里记载,都击败了我们唐朝的薛仁贵将军,怎么怕起了一个倭国”

“这”金法本都听呆了,这还是那个礼仪之邦堂堂一个宰相说的话吗但他忘记了自己国家是如何不守信诺的,如何窜改历史的。刘仁轨这种说法也许不要脸,可他们更不要脸。

“这样吧,真不行,我请求皇帝陛下,先支援你们新罗一些船只,甚至我托人联系那个商人,叫什么来着”

“梁金柱。”

“对,就是梁金柱,你与他谈一谈,只能这样做了,其他的我无能为力。”

新罗使者忽悠走了。

第二天他就请求朝廷,给他发去扬州的过所,找梁金柱。

一些知道内情的重臣听了,心里面皆不是滋味。

但在这时候,朝廷久违的授命终于下达。

重新任命前线的副总管,去掉李文暕副总管之职,拨刘敬同为副总管,主领恒州的唐军,实际上连幽州的兵,因为李文暕去掉副总管之职,与裴行俭的主力军队隔了太行山,也归刘敬同遥领。

这是破格提拨,无他,当初曹怀舜出征时,刘敬同是唯一阻止的将领,后来撤退时,表现不俗。总之,缺少大将,只好让瘳化做先锋。

然后又让程务挺担任另一个副总管之职。

比起刘敬同,程务挺更有资格接受这一授命。

然而李威听到这份诏书后,不由地眉头紧锁,隐隐感到有些不妙的事发生。然而再一想,又不知哪里不对,他想使,也要看什么人的,纵然再有本领,难道敢在裴行俭手中使坏

武则天安排很久的计划,终于到了图穷的地步。

正文 第六十九章 烟尘

朝廷的授命,裴行俭根本没有管。

难道一张贬,就能挽救倒在横水边数千名唐军的性命

对这支军队,他从来就没有想过想动用。要么有这支军队分别驻扎在恒州与代州,能阻止突厥人南下河北。这是数万唐军,把守着各处的关,只要不贪功,曹怀舜好,刘敬同好,或者李敬玄重新启用也好,有什么区别

但接到朝廷的诏后,他相反地写了一封急奏,朝廷要换人可以,不必对外声张,继续让恒州保持着曹怀舜主持军务的旗号。对此,李治不懂,依言而行。

恒州的军队于是一系列的换防,都悄悄地进行着。

裴行俭安然坐在代州不动,但派出了大量斥候前往关外,又派了一些人扬言,说阿史那伏念心中对叛唐犹豫不决,所以关健时候才放过了曹怀舜一马,不然在横水边就能将曹怀舜军队全军歼灭了。

布置完了,其他什么动作也没有了。

裴行俭这样做,朝中大多数人看不懂。李威在朝会时,岑长倩已经按捺不住,举起牙笏站出来说道:“陛下,臣想问一句,裴行俭在代州,按兵不动,几万大军,消耗严重。有何安排”

他是兵部侍郎,兼任了平章事,裴行俭一直不出军,这一熬已经数月之久,他的压力最大的。

“横水一战,突厥人士气如何”

“”岑长倩不敢回答。这一答,必然牵涉了朝争,以及太皇的用人失误。

士气仅是一部分,裴行俭按兵不动,主要还是反间计没有到火候,比粟的军队也没有抵达。后者也是李威担心的地方。使者相互来访需要时间,调动各部军队同样需要时间,但铁勒人行动还走过于缓慢了。兵贵神速,这种缓慢的集军速度,一旦漠南失控,铁勒人将无法抵抗突厥人统一整个大漠,况且还有仆固等部,对唐朝不满意。

内幕李威不会说的。

知道内幕的大臣,同样不多,不足十人,皆是李威的心腹。他们同样也不会说的,裴行俭此时风头一时无两,有心人还是多啊。

继续说道:“岑卿,裴卿在代州已经有了布置,不会太久,会有佳音传达。”

这一句回答得十分含糊,可是岑长倩也不敢再问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