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39(1 / 2)

成而且与青海作风不同。

李威不用说了,他只有赏人的份,不可能收人家礼物的,要么就是国与国,或者羁縻各部献来的礼物。说不定还有更隆重的回馈。黑齿常之轻财仗义,也不受别人的礼。自而下,让青海形成一种清廉的风格。

孔正方读得多,受了此羞侮,忍气吞声,没有辨解,却十分不悦,腐气一发作,一甩衣袖要离开。正在这时候,一个美貌的男子从马车走下来,过来询问道:“发生了什事”

长相丰秀,气度温文尔雅,说话语气也很温和。孔正方不由地喝了一声彩,好人才。

看到此人,门房弯腰施礼道:“见过三郎,此人说是青海来的县丞,我家阿郎听闻他是替陛下送奏折到京囘城的,不惜降尊屈体邀请他来做客,可他居然用了一个劣质珊瑚来羞侮我们家阿郎。”

孔正方知道了,这个人就是武三思,心中寻思,怎么这种人才,居然也能生就这副好皮囊,天真是不公。

武三思已经走了过来,说道:“仆役瞎了眼睛,天下间有几人不知道积石换地,南门斩人的孔县丞武某这向有礼了。”

拳不打笑脸人,孔正方只能答道:“不敢,不敢,武候爷抬望了。”

“来,还不给孔县丞赔礼”武三思又冲门房喝道。

门房走了出来,不情不愿地赔礼。

武三思又挽着他的肩膀说道:“孔县丞,大人有大量,不要与这些仆役们计较了。”

就挽着他,往府内走去。

孔正方心里面透亮,这不是偶然了,先是用门房来折侮自己,然后武三思再来唱红脸。天下几人不知自己在青海积山换地,南门斩人,屁自己就做了这两年稍微拿得出的事,青海百姓都未必有多少人知道,还几人不知呢此宴必无好宴,可武三思强行牵着他的肩膀,明知无好宴,还不得不硬着头皮撞进去

:二号不知是不是老酒吃多的缘故,老午似乎碰到了一件灵异事囘件,这几天一直没有回过神。似梦似真的,先传一章。看看明天能不能恢复状态。

另外起点订阅有优惠活动,大家可以打开这个一下。qidi20120327d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东都黄昏二

大厅里面已来了十几位客人,每一个客人身边皆站着一个靓丽的婢女伺服。

武三思牵着孔正方的衣服,来到厅里,一一替孔正方介绍。来的客人多是坊间里传扬的北门学士,每一个人皆是鼎鼎大名,元万顷、刘祎之、刘懿之、周思茂、范履冰、卫敬业、苗神客、胡楚宾,与杨敏哥哥争风吃醋的阎立德之子阎朝隐,新科进士武则天堂姐之子宗楚客,新近加入的苏味道与韦思谦之子韦承庆。

政见不同,但这些人替太皇太后执掌诏命数年,并且每一个家世都远远胜过孔正方,就连文笔,无一人不是文坛翘首。

孔正方也老老实实地见礼。

大多数态度很温和,也有少数人,不是那么好。

有气加没气地见完了礼,武承嗣将他拉到了首。孔正方本来想推却一番,可转念一想,俺是皇帝派来的使者,为什么不能在首坐下也就坦然落座了。

武承嗣与武三思相视一笑,拍了拍手,仆役端来酒菜。刚要敬酒,宗楚客站了起来说道:“周囯公,莫忙,在下有一事不明。”

“请讲,”武承嗣伸出手说道。

宗楚客看着孔正方,问道:“孔县丞,请问你有何德何能,居于各位学士之”

“无他,我是天子使也。”反正事已至此,孔正方也豁出去了。

“那么再请问,孔县丞有何长,贵为天子使是琴棋画,还是道德文章,还是门荫望族”

“在下自幼家境贫寒,无资能学习琴棋画,对此一窍不通。”这是谦虚的说法,多少知道一些的,可面对这群学问渊博的学士们,如果你说知道皮毛了,就等着羞侮。

“文章更是惭愧,只能略识数字。唯有德操能勉为其难,平生素没有做亏心事。在青海教人,尽心尽力,唯恐误人子弟。做主薄更是如履薄冰,唯恐出了任何差池。做县丞谨记从宽从仁,协助明公治理县境。做天子使,虽是送信,一路小心谨慎,务求将皇奏呈递于太皇之手。至于琴棋画,怡情而,我才疏学浅,实不知与从政有什么关系。难道弹几首好曲子,画几张好画儿,写一手好字儿,就能将管境治理政畅民安”

我什么都不懂,但会做一个好官,操守也好。不象你们学问好,可为了追求荣华富贵,什么事儿都能做得出来

狠狠地将了宗楚客一军。

说到这里,孔正方久在青海,沾染了高原的豪烈之气,站了起来说道:“当然,论起家世,在下更是有所不及,祖不过出了一个孔夫子,写了几本,那能与各位相比。”

说完,微微一笑,坐下。

差一点将宗楚客噎死。

武承嗣打起圆场,说道:“莫争,莫争,孔县丞远道而来,武某敬酒一杯。”

一杯水酒下肚,阎朝隐又站了出来说道:“孔县丞,你可有父母健在人间”

“有,尚在山东。”

“为何不带到身边供养”

“在下惭愧,不会谋生手段,只好让父母双亲寄于长兄之处,每年寄去一些薄资,协助长兄膳养。”

“若是父母命,受不受”

这一句里面埋藏着凶机了。

“受”孔正方斩钉截铁地答道。

阎朝隐满意地坐下来,与宗楚客相互微笑。

宗楚客接过他的话题,问道:“那么皇为什么不受太皇与太后之命”

“咦,宗君何来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