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发生因误诊而导致病人出现意外的事。
感冒发烧的属于小病症,他诊看这方面的病人至少有几千例之多了吧,应该说基本都治愈了,长乐公主可能有其他的呼吸系统疾患,但王易有信心将她现在的感冒发烧治好。
何况孙思邈也在宫内,这老道治病可有一手的,感冒发烧的事,对他来讲应该是小菜一碟。
这段王易与孙思邈讨论了很多关于医学方面的问题,孙思邈都对他称赞有加,再想到后世时候那么丰富的临床诊病经验,王易想着他和孙思邈联手,还治不好感冒发烧,那只能说打活到头,霉的没法说了。
豁出去了,说话反而有底气起来。
李世民将信将疑地看了看王易,看到王易在刚刚惊怕之后又露出一副自信的神色,有些疑惑起来,再想到一会前孙思邈和他说的话,心里也有了主意,但他还是想再问王易几句,不过在他想开口问询的时候,却从殿外匆匆跑进来一名宦官,到李世民前面,悄声耳语了几句,李世民脸色一沉,怒瞪了王易一眼,喝声手你随朕来”说着即举步往殿外走去。
王易也赶紧跟上,他在后悔今日进殿来时候,没有带上那简单的听诊器。
呼吸系统的疾病,对胸肺部的听诊是诊查中非常重要的手段,特别是如今这个没些光机的时代,若能好好听诊一下患者的呼吸情况,对呼吸系统疾病的论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今日被李世民传进宫时候,王易根本没想到这皇帝是找他兴师问罪的,还是因为长乐公主发烧的缘故。
感冒发烧这类呼吸系统的疾病,自然是最需要用听诊器诊查的了。
但想到孙思邈在宫中,这老道手中有他所赠的听诊器,到时可以一用,只是不发现会不会随身带上,带上了方不方便为长乐公主这样的金枝玉叶听诊。
王易随着出了殿后没再发一言的李世民,往太极宫深处走去。
虽然数次进宫,但王易对太极宫内的情况并不太熟悉,转了好一会,不发现转到何处来了。
宫内道路上的积雪已经扫去,但还是湿漉漉的,寒气袭人,李世民没有言语,伴驾的那些宦官宫女也不敢吱声,跟在李世民身后的王易自然也没敢吭声,沉闷的气氛让人感觉越加的寒冷。
终于转到一个殿内来,王易在进殿,抬头看的时候,看到了殿阁上所挂的牌匾上所书的几个大字,“淑景殿”,这应该就是长乐公主所住的地方了。
随着随行宦官尖利的喊声,殿内那些候着的宫女宦官们都向大步进殿的李世民恭敬行礼。
李世民却正眼也不瞧一下,快步进了殿。
王易也跟着进了去,在进到内殿后,他看到了殿内一有纱幔围着床榻边上,有一名年轻的背对着他们进去的方向,坐在那里,正握着躺在床榻的那人的手,悄声说着怎么,而王易认识的孙思邈,依然如前日般一身道袍的装束,坐在床榻的别一侧,为长乐公主诊查
第三卷 长安风流第七十三章 暴怒的边缘
察觉到李世民进来,那名忙站起身,上前来对李世民行礼手臣妾见过陛下”
“皇后不必多礼,丽质好些了吗”,“李世民小声地问道。
“一会前喝了药,烧退了些,这个时候又起来了,孙道长正在为丽质诊看”长孙皇后看了看随李世民一道进来的王易,有些惊疑的神色起来,但却忍着没问怎么。
李世民转过头,怒瞪了王易一眼,闷哼了声,即快步走到床榻前,坐了下来。
两句简单的对话,让王易马上明白过来,刚刚坐在长乐公主床榻前,现在迎接过来的这个美丽,自然就是长孙皇后了,王易也赶紧上前行了礼。
王易以不失礼的姿态瞄看了长孙皇后几眼,这是一位非常吸引人的美妇人,身材高挑纤楚,举止端庄从容,容貌靓丽,气质高贵,卓有风姿,很有成shu什么的风韵。长孙皇后长的并不如一般人描述唐代什么时候形容的那样丰腴,而是比较瘦,个子挺高,大概估计有近一米七左右,王易这个身高差不多快一米八了的人看时间,长孙皇后的身高还是显得很挺拔。
长乐公主长的还是挺像长孙皇后的,特别是眉眼上,几乎一模一样,只是因为长乐公主还未发育,太过于青涩,从外表上说,对男人的吸引力上远不及面前这个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受了礼,再瞪看了王易一眼,并没说怎么,转身坐回榻边,紧张地看着正拿着一个奇怪物件为长乐公主诊查的孙思邈,期望千万别从这位当世名医嘴里说出怎么不好的话来。
孙思邈很仔细地为长乐公主诊查,李世民进来也没瞄一眼。
李世民对孙思邈这样无礼的举动浑不在意,与长孙皇后一样,很紧张地看着行事有点“怪异”,拿着一个奇怪物件的这位当世神医。
看到孙思邈所用的诊查器物,王易松了口气,那是他所赠的听诊器。
孙思邈在诊查了一会后,终于将王易所赠那听诊器放了下来,转头对李世民和长孙皇后行了一礼手陛下,娘娘,公主服下先前那些药后,烧曾退过,现在又起来了,这是挺正常的情况,应该是药量不足,一些药需要改动,臣再给公主加一点药量,想必再服了药,应该就会退烧了只是”说到这里时候,孙思邈看到了垂身束立在外面的王易,略带惊喜地唤道手晨阳小友,你也来了”
“见过孙道长”王易在众人的注目中,上前对孙思邈行了礼。
“孙道长,长乐的病情如何了”见孙思邈说了半句,没把“只是”后面的话说出来就停了下来,与王易打招呼,李世民有些着急,忍不住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