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无法具体说出这种异样的感觉是怎么,但挺让他不安,他不发现该如何回答
王易清楚地记得,上一次李世民曾经打趣过他与长孙凌的事,说有可能会促成他和长孙凌的好事,但今日王易听李世民的话,虽然是问询婚娶之事的,却一点都没往这方面提,说起这话题的时候没提到长孙凌的名,隐约所指也没有,似有刻意在回避的味道,让王易想着有可能长孙无忌曾经向李世民表示过,不可能将女儿许配给他的,李世民也同意了。
或者是另外原因,让李世民也有这层意思。
长孙无忌的身份太敏感和重要了,即使如今他没有在朝中任实职,只领开府仪同三司的散官职,但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李世民的大舅子,与李世民是布衣之交,玄武门事件中居功第一的谋士,贞观初数次任朝中重职,再加上历史上所记载的长孙无忌是李世民死后的托孤大臣无论怎么样,王易都认为他是朝中第一大权臣,有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
或许李世民也是如此认为,没有任何人可以取代长孙无忌在朝中的地位。
正因这如此,对于长孙无忌女儿的婚事,不只长孙无忌本人会做特别考虑,皇帝李世民也很可能会插手,会有特别安排的。
王易想着,或许现在的李世民不希望他这个新近得宠的人,与长孙无忌再牵上线,作为皇帝的另有考虑,也有可能长孙无忌有特别的考虑,忌讳怎么,或者想与怎么人联姻,而且得李世民认同。
这只是王易在听到李世民问询他有没有中意的女子后,说的一大通话中让王易感觉到的意思,但从客观上来看,李世民的话中并无明确的此种意思,只是王易的一种主观感觉。
王易也不发现他这种感觉是不是正确的,但他女人打的这种潜意识感觉,应该不会差的,他从长孙无忌的态度上可以推敲出这一点来。
王易来到长安这么多个月了,与长孙无忌直接的接触就两三次,在这几次接触过程中,王易能清楚地感觉的出来,长孙无忌虽然赞赏他的才情,但并没有怎么其他亲近的表示,要发现长孙无忌是发现他与长孙凌接触过的,那首出塞的诗还是通过长孙凌的口传到李世民的耳里的,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肯定也会从长孙凌的随从口里,得知他与长孙凌数次一道出去游玩的事。
长孙无忌肯定发现他与长孙凌亲密交往的消息,但这老狐狸从来没有因此找他过,这让想与长孙无忌通过长孙凌过过招的王易有一种使出的招式落空的感觉。
长孙无忌很有可能也没对长孙凌说过怎么,只采取其他一些措施。
年前长孙无忌因为长孙凌陪着长乐公主到王易府中来玩,为示惩罚,还将长孙凌禁足在府中一个多月,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得出来长孙无忌的大概态度如何。
原本希望借皇帝赐婚去挑战长孙无忌的权威,与这位权臣交交手,顺便把长孙凌这美人儿娶到手,那样王易会有更深大的成就感,但好似现在有点行不通了。
这其中的问题可能很复杂,王易在李世民问询时候很快地想到这些,也就采取了模棱两可的回答方式,他就怕直接回答了,万一真如他所感觉那般,李世民一口拒绝,那就一切希望都没有了。
很多时候,曲曲绕绕有可能将一件大事办成,直捣黄龙反而会出意外。
李世民不是还欠他一个要求么,这个要求当然要提,只不过提要求的时机要选择恰当,在李世民无法拒绝时候提,那才会起到应有的效果,如今还不是时候。
还有一点,王易心里也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他并不是说非常爱长孙凌的,非她不娶的,只能说比较喜欢而已,甚至对苏燕也是如此。或许因为时空的距离,心与心之间总有一点隔阂,感情上不能完全包容,他对长孙凌发动爱情的攻势,并不完全出自感情上,还有一种向长孙无忌叫板的味道。
当然还有其他的想法,让王易此时不想向李世民提出将长孙凌许他为妻的要求,只是那想法有点让人鄙视和荒谬,现在王易打也不愿意承认而已。
何况王易还从李世民口中得知,长孙凌今年二月才及笄,依长孙无忌的态度,暂时还不会为这个宝贝女儿找夫婿,王易也并不着急。再者,他的大哥王昂都还未婚娶,他也才十八岁,即使他要娶妻,也要待大哥成婚后,才可以的。讲究礼制的古代,这样的规矩是必须得遵守的
综合考虑,王易觉得现在还不是向李世民提这个要求的时候,因此在李世民问询此事时候,王易以大哥还未婚娶,他不敢考虑婚事,很含糊地说,待再过几年,等大哥完婚后,他也有大功立下了,再请皇帝赐婚。
王易没想到他这样的回答,却让李世民很满意,李世民在大松了一口气后,明言称赞了他几句,说他一心为国事所想,一些儿女私事看的淡,此是有为之大臣所应有的品质。
这样的推辞换来李世民的称赞,也是他没有想到的,这让王易越加确信了他前面的推测是不会错误的,这更让他心潮起伏,这皇帝老儿在玩怎么招招
王易回屋后,已经天黑了,泡了半天温泉,人都有点疲乏了,用了晚饭后,王易也早早睡觉。
一宿无话,第二天一大早,王易就起身了,练了一会拳脚,用了早饭后,也独自出去走走。
时间已经是二月初,但因为刚刚遭遇一次寒潮的袭击,气温大幅下降,寒潮还停留在关中大地上,气温应该在冰点以下,王易看到依着温泉这片行宫的骊山上还有白色的晶棱状儿子在泛着光,那应该是晚间结下的冰。天气虽然有些寒冷,但骊山下因为有温泉,温度比其他地方高好多,池中的水没有任何地方结冰,相反还冒着热气,以手试一下,还有点暖意。
因为温泉的影响,水池边栽种着的柳条儿比其他地方早抽芽,枝条上已经有绿色冒出来了。
此地与长安只隔着五六十里路,快马半天就可以跑到,但却完全像两个季节的地方,长安城内还是一片萧瑟的冬天景色,而骊山脚下,却已经初现生机盎然,有了春天的样子。
王易站在这片行宫里,都感觉到明显比在长安城内温暖,王易也很能理解皇帝们在冬天都喜欢跑到这个地方来泡温泉,以抵御严寒,那个著名的唐明皇,不就经常在这个后来改名的华清宫的行宫内,与杨玉环那个美人儿厮守寻乐的吗甚至一住就是好几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