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69(1 / 2)

李靖非常崇拜的苏定方,对王易也刮目相看起来。

在三人一道讨论了一会兵事后,苏定方这种感觉更甚,他知道王易虽然是武将之后,但并未上过战场,能讲出这么多兵家之道,实是不简单。

三人讨论了半晌,话间也随意起来,李靖似感慨一般,对两位后辈道:“此战出征突厥,我军将士伤亡并不多,但战马的折损率却很高,近半战马无法再参加下次征战了”

“是,大帅,此番出征,末将的两匹坐骑因为有伤,而不能再骑了,又不忍心将其杀掉”苏定方似很感慨,他在战场上是吃过坐骑受伤苦的,甚至差点贻误了战机。

王易心里跳出一个念头来,忙问,“恩师,折损的战马主要何部位负伤是不是马蹄部位”

此前李靖并未与他讨论过这个问题,因此他也无从知晓这次战事过程中,战马折损严重的事。

但王易却知道,如今的战马上,缺少了一样极其重要的配置,那就是马掌,也就是马蹄铁,没有这玩意保护战马的蹄,战马负伤率会很高的,但因为后世时候王易从来没骑过马,对马掌的事也没什么关注,以至来大唐后,也没去关注这方面的事。

因为王易所骑的是一匹良驹,平时又主要在平坦的城市及城外道路骑行,没有出现任何负伤的行为,即使以前在杭州时候,他也很少去注意马儿受伤的事,不过今日李靖提起来,这个念头就突然跳了出来。看来又是发挥穿越人发明创造的好机会了,而且会是一个划时代的战略用具,可以大大减少战马的损伤率。

王易这样问询,李靖有点意外,眉头跳了一跳,用带点惊喜的口气道:“正是,折损的战马半数以上是因为马蹄受伤,而无法行走的,晨阳有良策解决这事”

“恩师,我们的脚,若是没有穿鞋子,赤脚在地上行走,也是很容易负伤的,马儿的马蹄,虽然因为长期奔跑,脚掌很厚,可以抵御一些硬物的刺扎,但其掌蹄间结合的部位,却是比较脆弱的,弟子是想,若是给马儿也穿上鞋子,那是不是可以和人一样,它们的脚也得到保护”

王易这般从容的回答,让李靖心内一震,不过他只在想了一下后,即皱起了眉头,“晨阳,此策是有人想起过,但实施却不容易,不马儿会抗拒给它们的脚上套上鞋子,即使它们接受,穿上鞋子之后,奔跑起来还是给它们增加了累赘,而且马儿大多在外面跑,征战时候,什么地形环境下都要踏入,再牢固的鞋子也有穿烂的一天,这办法恐怕不太行”

“恩师,普通鞋子确实不实用,也不牢固,反而给马儿增加负担和累赘,但若给它们穿上铁制的鞋子,固定在它们的脚上,那牢固度会很好,还会与马蹄合二为一”王易很有信心地继续解释。

一边的苏定方不太明白王易所指,疑惑地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

李靖似有所悟,催促王易道:“晨阳,想到什么,都给为师讲出来”

“是,恩师”王易应声后,再道:“弟子觉得,若是我们以铁或者类似的坚固金属,照着马蹄的形状打制出脚掌一样的器物,以钉类的东西,将此物固定在马蹄底上,那就与马蹄合二为一,若是固定的很牢固的话,纵使马儿怎么跑,此物都不会掉下来,那就可以极大地避免行进或者冲杀时候,马蹄受伤的事发生了”

王易看着似明未明的李靖,再看看依然有点疑惑的苏定方,干脆不用嘴巴,从李靖的案头拿过一张空白的宣纸,再拿毛笔,将他所知道的马掌的大概形状画了出来。

王易此时只恨后世时候没骑过马,没去研究过马掌这种在冷兵器时候非常有意义的器具,以至现在对简单的马掌只有一个粗略的了解,甚至都不能马上服面前这两位久经战事的军中将领。

不过王易还是将后来出现的马掌大概的形状画了出来,马蹄形的掌状结构,还有中间装钉的孔,简单的画却收到了出奇的效果,李靖和苏定方在看到后,恍然明白过来。

“晨阳,为师明白了,若此物真的能固定在马蹄上,马儿也能接受下来,那能很好地保护马蹄,避免受到一些硬物的伤害”李靖拿着王易所画的简图,以手比划着,乐呵呵地道,“心智果然不同于一般人,能想到这样的东西,为师都甚是欣慰”

“恩师过奖了,弟子只是刚刚偶然间想到的。”王易忙作礼表示谦虚,“恩师,弟子知道,以前的重甲骑兵,在马儿身上都装了厚厚的护甲,但却忽略了对马蹄的保护,若能对马蹄也施以更多的关注和保护,不只战马的良好性能能得到更好的体现,也可以大大减少战场上战马的折损率”

“的在理。”李靖抚并须,呵呵笑着同意,“若此物真的能用,那现在战马折损率高,导致供应紧张的局面就可以大大改善了”

“不过,恩师,弟子觉得,即使马蹄得到保护了,作战时候依然不可避免地要受伤,要保证战马的充足供应,取得更多的养马地,那才是上策”王易脸上洋溢着异样的光彩。

“晨阳,这个不要担心,此次我大军攻灭了突厥,获得了许多良好的牧马地,战马的数量肯定会成倍增加的”李靖很自傲地道。

“恩师,但有一个极佳的牧马地,如今却并不在我大唐的掌握之中”

“晨阳是不是指青海”一边的苏定方忍不住插了一句。

“正是青海之地,幅地极广,水草丰美,是极佳的牧马地,听那里还盛产良马,若那地在我大唐掌控之下,光一地可以牧养的马,就可以满足我大唐军队所需了”王易这话间偷偷地瞅几眼李靖,想看看这位历史上记载领兵平灭了吐谷浑的名将有何表情。

嗯,那里还有个大美女呢

李靖却是无动于衷的神色,淡淡地道:“现在讨论青海之事还为时过早,这样吧,定方,先回去,晨阳随为师进宫,将此事马掌之事面呈陛下,以尽快研制出可以使用的马掌来”

“是”

第一百三十八章 要下手了

三月时节,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光明媚,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候。

能在姹紫嫣红的春日里,携美出游,那更是人生一大快事,王易在这个春天里,也数次享受到了这般滋味,三月三当日,他带着苏燕和王昙,到灞河边,体会了一番古代这个热闹节日的盛况,长孙凌也在这一天出来游玩,不过她并不是随王易一道出城,而是在城外会合。

只不过,这样的组合,一男带几女出游的情景虽然让人羡慕,但王易却知其中滋味,挺不自然的,当着许多观众的面,他不可能公然拉着两女的手,一道游玩,只能谁都不拉,至多和妹王昙走近一点,这样虽然避免了尴尬,但也少了诸多的美妙滋味。

似乎长孙凌也不满意这样的情景,在回城时候,悄悄地和王易,过两日,再去长安城外赏花。

王易也是应允了,拣了个空闲的日子,将长孙凌约了出来,一道出城,到曾去过的沣河附近,观赏已经开的极盛的桃花。

长安的春天一般都是少雨,艳阳高照的日子据多,但总是有意外,因为时间是清明前后,暖空气日盛,长安的天空还是偶然会降一些雨的,就像他们准备出游的前一夜就下了雨,雨不大,半夜就停了,一早起来,太阳冒出了头,雨后阳光照射下的景色越加的美丽,让人顿然有好心情产生。

与王易并排骑着马,一身男儿装扮,胡服劲装,还戴着襆帽的长孙凌,心情很好,兴致很高,叽叽喳喳和王易着这些天她听到的稀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