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和义军里地那帮老大都是杀人不眨眼地主儿,看你不顺眼,拿刀就砍,砍了就砍了,你还能拿他怎么样相比起来,宁愿去福建南剑州做个税务,回老家混混日子,也绝不拎着脑袋去辽东冒险。
皇帝说话了,两个意思,一是李纲必须去辽东,这事没得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要能确保辽东义军打下平州路,直接威胁燕京,你就立功了,立了大功,朕再召你回来,加官升爵;其次,李虎既然要做藩镇,那么很明显,不管辽东形势怎么变,他都要保存实力,都要在变幻莫测的形势中寻找最大利益,因此指望他在明年冬天之前攻克平州路,把辽金两国军队拖在中京道,绝无可能。所以,你必须去,就待在李虎身边,手里拿着朕的圣旨,靠这份圣旨,你就能指挥李虎,否则,朕就断了他的援助,派水军封锁辽海,再断了他的海路回易,朕倒要看看他还怎么活。
话说到这份上,马扩也好,李纲也好,只有跪拜领旨了。
两人出了宫,上了马车,马扩把李纲介绍了一下。李纲现在官拜户部度支员外郎。员外郎是尚书省二十四司的次官,从五品,一般称副郎,也算是不小的官了。
“官家让李副郎为特使,常驻辽东义军。”
黄涉满脸堆笑,连道欢迎。他一听就明白了,嗤之以鼻,大宋这个皇帝是不是脑子坏了你以为辽东义军是什么地方是你大宋的禁军啦就以藩镇来说,那也是个独立的小王国,你皇帝能随便派个人去监军现在援助还八字没一撇,而且还是以战马交换,辽东义军除了得到一连串地空头许诺外,什么都没有,这样就能让我们为你卖命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黄涉很热情,给李纲介绍辽东义军的事情,根本没把他当回事。你小子要是聪明,就在锦州好好待着,老子好酒好菜漂亮姑娘伺侯着,如果耀武扬威,趾高气扬,老子叫几个海盗把你丢进大海里喂鱼去。
李纲的话不多,大部分时间都在听,脸上的笑容很拘谨,眼神也显得有些不安,看上去疲惫无力,对这趟辽东之行似乎没有丝毫的兴趣。他说话带有南方口音,马扩带着西北口音,而黄涉一口河北话,三个人说话速度一旦快了,都听不懂,于是马车里不时传来阵阵笑声。绝了辽国的议和,摆出一副决战态势。
辽国宫帐里地争斗随即骤然激烈。
随着辽东形势对辽国越来越不利,主战派大臣也逐渐在宫帐中取得了优势,皇帝更多时候要依靠他们,但主战派大臣在皇统一事上地态度越来越强硬,尤其辽金议和失败后,要求确立皇统的呼声非常大。
皇帝置若罔闻,继续拖延皇统一事,为了躲开大臣们地逼迫,他出去狩猎,丢下烂摊子不管了。
离开燕京之前,他突然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同意反贼李虎和叛军所提的一切要求。李虎要做王,册封;李虎要做藩镇,给他州县,给他军政财大权;李虎的手下要做节度使,要做都指挥使,封,要什么官封什么官;李虎要钱财要武器,给他,只要他打女真人,要什么给什么。
这个决定匪夷所思,让大臣们瞠目结舌。
第八十七章 驱虎吞狼
辽国皇帝振振有词。反贼们造反的目的很简单,为了肚子,要活下去,他们还不想夺我的江山,即使有这个想法,目前他们也还没有这个实力,而女真人不一样,女真人已经建国了,摆明了要夺我的江山,所以我宁愿封反贼为王,给反贼们一个藩镇,也绝不愿意承认大金国。
还有一个原因更简单,现在李虎如果继续和女真人联手,他应该好好想想将来了。唇亡齿寒,辽国如果败亡了,他还没有活路吗所以,我满足他的所有要求,让他明白,谁才是真正的敌人。
大臣们惊骇不已,纷纷劝阻。
皇帝勃然大怒,在宫帐纵声咆哮,你们有本事就把李虎杀了,把叛军剿灭了,跪在这里苦苦哀求有什么用李虎不死,叛军不灭,再加上女真人,大辽国祚如何保全你们告诉我,告诉我如何重振大辽难道换一个皇帝就能重振大辽难道靠你们这帮无能的蠢才就能重振大辽你们既然打不过李虎,要招抚李虎,要利用李虎去打女真人,那为什么还要吝啬于一顶王冠吝啬于一个藩镇到底是国祚重要,还是王冠、藩镇重要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天底下哪有这种便宜事如果你们有本事,朕又何必受此耻辱,向一帮反贼低头
大臣们羞愧无语。
部分主和派大臣看到皇帝生气了,随即改变主意。明确表示支持皇帝的决定。陛下说得对,既然要招抚,既然要把李虎拉过来。既然要利用李虎去打女真人,那就不惜血本。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来狼,你不下本钱,谁给你卖命
耶律淳和一帮主战派大臣苦苦劝谏。陛下这番话地确没错,但要看对象是谁,要看当前的形势,不要养虎为患自取灭亡啦。辽东汉人历来就有扭转乾坤之意,汉儿都是虎狼之辈。你这根本就是养虎为患。当前形势对大辽极其不利,北方有阻卜人的叛乱,东北有女真人虎视眈眈,东南有汉人叛军,他们都要灭我大辽,此刻李虎即使受抚,也不过是权宜之计,只待时机一到,必定背信弃义倒戈相击,如此大辽危矣。
皇帝拒不纳谏。下旨。派使者去锦州,招抚李虎和叛军,然后打猎去了,不管了。
耶律大石奉旨,亲赴锦州招抚。
韩率先赶到锦州,向李虎通报了皇帝地旨意,请他做好受封的准备。
李虎傻住了,各军将帅和帅府官员们也傻住了,这是最最不可能发生的事,但它却偏偏发生了。不但匪夷所思,更让人措手不及。
没有人能理解。李虎当然理解不了。董小丑、毛军都有丰富的为官经历,柴云、胡涂更是熟悉宫帐内幕,但今天这种事实在理解不了。辽国皇帝是不是被一连串的打击搞疯了,失去理智了,他难道不知道养虎为患的道理何况李虎本来就是一只吃人的猛虎,你把他喂饱了。他岂不更加肆无忌惮
难道是离间计
从攻打龙化开始。义军就和金军保持了一定程度的默契,很多时候联手共击。虽然虎啸台一战,两军反目成仇,但在辽军看来,那或许是一场苦肉计,是为了攻克蒺藜山而设,所以当形势发展到今天这一步,当女真人耀武扬威地拒绝议和之后,辽人无奈之下,也要用计离间了。
想来想去,只有这一个解释比较合理。
女真人在辽人地宫帐里耳目众多,同理,辽人在黄龙府肯定也有眼线,当他们知道女真人拒绝了义军的要求后,于是断然采取离间计,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