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90(1 / 2)

人地使者到了黄龙府,要和我们结盟。”

“为什么”无颜吃惊地问道,他万万没想到,和女真人仇深似海的阻卜人竟然不计前嫌,主动结盟。

“阻卜人地后院失火了。”宗望笑道,“听说,耶律大石到了金山后,驻于北庭都护府,得到了上京路的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州的拥戴,并和大黄室韦、敌剌、达密里等十八部藩王会盟,其中几个阻卜人的大部落也投奔了耶律大石,这导致阻卜大联盟摇摇欲坠。耶律大石要在漠西重建大辽,而阻卜人要统一大漠,这两者不可避免地爆发了冲突。阻卜人为此不得不把主力调到漠西和耶律大石作战。他们为了确保自己不会遭到乌古敌烈和我们女真人的攻击,只好派使者前来结盟。”

“耶律大石和阻卜人的的战斗越是激烈,时间越长,牵扯进去的部落越多,对我们征服大漠越有利,所以黄龙府和西帐都认为,短期内我们不宜进入大漠,只要坐山观虎斗即可。”宗望拍拍地图上的幽燕,得意地说道,“如此一来,我们就有非常好的形势、有充足的时间南下攻击大宋。”

无颜心慌意乱,心里非常恐惧,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设法阻止这场战争。

他刚刚从南京留守府那里得到消息,大宋的叛乱依旧没有平定,去年底陕西、河东和京畿一带又爆发了地震,这真是雪上加霜,尤其让人恐惧的是,南京留守刘彦宗正在利用一切办法拉拢收买常胜军的将领,鼓动幽燕汉人在各处闹事以混乱幽燕局势。大宋内忧外困,此刻金军如果南下,燕山府必失,宋军能把金军挡在黄河岸边就算很不错了。

现在唯一能力挽狂澜的就是李虎,只要他能守住大同,只要他把主力调到居庸关、紫金关和倒马关一线,金军即使发动攻击,攻占了燕山府,但若想继续南下掳掠河北就非常困难了。

无颜断然决定,去大同,把这个消息告诉李虎。

我要回大宋了,我该回家了。

宗望拍拍无颜的肩膀,继续说道:“现在形势对我们非常有利,但我担心西帐,假若宗翰的决心不够大,假若宗翰犹豫不决,假若宗翰在大同的攻击不够猛烈,不能有效牵制李虎的兵力,那么我在东线的攻击就很难取得预期战果。”

“以我对李虎的了解,李虎肯定要乘势南下打河东。”无颜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李虎不会帮助大宋戍守幽燕和河北。”

“如果大宋给予李虎丰厚的回报呢”宗望问道,“如果李虎固守大同,把宗翰的军队牢牢拖住,那么大宋就可以集中所有的力量对付我。我不希望出现这种局面。”

无颜试探着问了一句,“我觉得你可以写封信给宗翰,或者,我亲自跑一趟代北,你看如何”

宗望想了良久,苦笑摇头,“信里说不清楚,你代我跑一趟吧,辛苦你了。”

无颜大喜,极力抑制住内心的激动,躬身领命,“我即刻动身。”

第八十八章 魔高一丈

月,童贯抵达太原。

王、折彦直、张孝纯等人对其非常忌惮,不知道他到西北的目的是什么。此刻西北人的计策实施顺利,宇文虚中和李纲在汴京为内应,只要河北山东的叛猛烈一些,只要李虎放弃西进攻击之策,郓王就有可能说服皇帝,率西北军东进平叛,但童贯的突然到来让西北人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

童贯见到郓王后,把河北山东包括燕山府的形势大概说了一下,“叛乱持续的时间越长,对国祚的伤害越大,所以我打算奏请汴京,调遣西北军急速平叛。我这次奉旨到太原来,就是想了解西北的形势和西北军的状况,看看年内能否征调西北军。”

王闻言,暗自窃喜,机会终于来了。折彦直和张孝纯却认为童贯别有居心,但现在无从估猜他的目的,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西北的形势非常不好。”折彦直苦笑道,“汉王和虎烈军主力已经进入前套,接下来他就要攻击贺兰山。为了确保西北的安全,西北军短期内不宜远赴河北山东平叛。”

“怎么你们都认为汉王还要继续攻击,一直打到贺兰山”童贯笑了起来,“你们已经确定汉王攻打西夏的最终目的了”

李虎攻打西夏目的,其实只要看看汴京对代北的策略就知道了。汴京要消灭李虎,李虎当然要反击,他这一招可以引起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金军可能南下,虎烈军也有可能乘势南下。现在西北形势紧张,河北和燕山路的形势更紧张,但汴京骄横自负,目中无人,对眼前的恶劣形势视若无睹,一意孤行,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我们和李虎谈过了,但李虎置若罔闻。”郓王无奈轻叹,“如果汴京改变对代北的策略,或许还有挽救的机会。”

汴京不知道西北河北的紧张形势,更准确地说,汴京的中枢大员身居禁中,不了解实际情况,他们对形势地理解完全不一样。皇帝对形势的了解来自于中枢大员,所以他当然不会改变诛杀李虎的想法。宇文虚中和李纲虽然都在汴京,有机会向皇帝进言,但势单力薄,人卑言轻,起了太大作用,对汴京决策的影响微乎其微。

童贯故作沉吟之态,目光从郓王地脸上转向折彦直和张孝纯,“我是不是亲自去一趟大同”

童贯地身份地位太显赫。他如果亲自赶赴大同。或许能让事情出现转机。王当即赞同。

在皇帝地心目中。王少不更事。但童贯不一样。他地建议直接影响皇帝地决策。

折彦直和张孝纯相视苦笑。他们大概猜到了童贯地目地。这个阉人预感到郓王将成为大宋主宰。要改换门庭了。但现在西北人无力阻止。只能将计就计。利用童贯来推进形势地展。

汴京使王安中也到了太原。

王安中地目地地和童贯一样。都是大同。汴京和黄龙府地关系越来越亲密。两为攻杀李虎合作默契。汴京为了稳住李虎。尽可能阻止李虎投降金国。特意派出了使。做出向虎烈府妥协让步地姿态。这还是宇文虚中和李纲极力劝谏地结果。以皇帝和宰相、宰执们地高傲和尊严。他们绝不会损害自尊向一个汉虏妥协。

宇文虚中和李纲了解李虎,知道李虎已经开始了反击,这种反击对大宋非常不利,但两人在朝堂上非常孤立,也没有实力影响决策,只能无助地看着形势一步步恶化。

五月下,童贯、王安中、折彦直和李宗振组成了一个显赫使团,北上大同,试图挽救危局。

五月下,西夏,兴庆府。

范直昌回到京都,拜见了宰相薛元礼,又向皇帝详细述说了出使的经过。无论是宰相还是皇帝,表现得都很沉默,异乎寻常,这让范直昌非常不安,意识到京城风雨欲来,一场狂风暴雨正扑面而至。

回到府邸,范直昌请夫人找个机会去一趟皇宫,把长乐公主的书信送给皇后。他一再告诫夫人,千万不要让第三知道,否则必有横祸。接连几天,范夫人都没有找到机会,随即回到娘家寻求母亲的帮助。她的父亲是宗室王,母亲是王妃,她的兄弟不在朝堂就在军中,身份都很显赫,她认为这件事很简单,所以回到娘家后先住了一晚上,准备第二天再找母亲细谈,但就在这天晚上,她被母亲匆匆地脚步惊醒了。

“快走,你赶快回去,出事了。”王妃惊慌失措,非常恐惧,“我偷听到你父亲和你大哥说话,皇后自缢了,牵扯到你家郎君。晋王正在调集军队,要杀一批汉人,其中肯定有他,你叫他快逃,快啊。”

范夫人魂飞天外,连夜回家,把正在睡梦中的范直昌叫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