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到太原。相信只要李虎看到姚平仲,肯定会恢复他的统制官职。
“那帮主和派就是卖国贼,无耻至极。”姚平仲一拳砸到案几上,咬牙切齿,“他们吃着大宋的肉,喝着大宋的血,享受着大宋给予的荣华富贵,在大宋岌岌可危之刻,不但不想着效忠大宋,反而出卖大宋。圣贤书就是这么教育他们的忠孝仁义都给狗吃了”停了一下,稍稍稳定了些情绪,姚平仲继续说道,“我献策夜袭金营,结果金军马上就知道了,打了我们一个伏击,这样的仗怎么打怎么打得赢吴相公和李相公说要发动河北大战,我看他们纯粹是找死。只要汴京的那帮卖国贼还在朝堂上,还在中枢礼,汴京一举一动都瞒不过金狗,河北大战必定以惨败而收场,而汴京的主战派势必会受到连累,给彻底赶出汴京。”
李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说什么你的意思是大宋的中枢大臣里有人投降了女真人,和女真人暗通消息”
“否则怎么解释”姚平仲涨红着脸,怒声叫道,“知道这件事的只有皇帝和一帮中枢大臣,如果不是中枢里有人出卖消息,金狗怎么会做好伏击准备我带着五万人夜袭金军大营,但遭到了数倍于己的金军围攻,基本上全军覆没,这要是没有人出卖,金军即使日夜防备,恐怕也难言抵挡我五万大军的迎头一击吧”
“你肯定”李虎将信将,这实在匪夷所思,大宋的中枢大臣,那是什么身份他们会出卖大宋
“对他们而言。利益第一,权力第一,至于大宋国祚,不过是他们攫取权柄利益的肥羊而已,他们随时可以宰杀,可以出卖。”宇文虚中正色说道,“李纲和吴敏若想打赢河北大战,几乎不可能,主和派肯定要拉他们的后腿,利用一场败仗把他们赶出汴京。”
“有关西北的计策,就是主和派主政的时候拟定的,目的是限制虎烈府的实力发展。现在主战派占据了上分,按道理汴京的西北策略就要改,就要尽量满足你的要求,以便哄着你去打金狗,但事实如何事实我至今没有接到汴京任何修改西北计策的办法,汴京还是想控制西北和西北军,这显然会激怒你。为什么激怒你,很简单,就是要你拒绝和宋军联手攻打河北幽燕,这亚国主战派打了败仗,主和派就能上位,就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利益。”
“如果我拒绝接受汴京的圣旨,汴京打算怎么办”李虎冷笑道。
“那你就上当了。”宇文虚中低声轻叹,“主战派之所以得到皇帝的支持,就是因为虎烈军要把主力投到河北幽燕战场,这样你对汴京的威胁就大大减小,反之,主战派的反击之策不但会被驳回,主和派还是乘机上位,联合金人攻打大同。”
“简直是有此理。”李虎叫火冒三丈,大宋培养提拔的都是些什么鸟人,怎么一个个为了个人利益不屑出卖自己的王国,背叛自己的祖宗钱真的有们好吗”
“老子怕他个屁啊”李虎张嘴痛骂,大宋养了这么一帮卖国贼,投降派,国祚岂能不亡不过这正是李虎所需要的形势,汴京的军队如果在河北打了败仗,虎烈军就有机会南下了。想到这,李虎暗自骂了自己一句,看样子,我也很无耻,和卖国贼投降派差不多啊。
第五十六章 自食其果
什么办法才能应对汴京
宇文虚中建议拖一拖,再看看形势发展。
宇文虚中对汴京可谓失望透顶,对小皇帝和汴京的大臣们已经不抱什么希望。这次金军南下入侵,本来根本没有可能渡过黄河,但老皇帝非要用内侍和文官统军,结果梁方平、何灌一箭未发,闻风而逃。金军渡河了,君臣、军民应该齐心协力,但小皇帝信任主和投降派,即使在勤王大军已经占据兵力优势的情况下,不但不反击,反而接受屈辱的议和条件,割让三镇,根本不管大宋利益,不管百姓生死。李纲、种师道都有十足的把握击败金军,但李纲差点被主和派赶出京城,而种师道更是在金军后撤后,直接给赶回家了,试问,这样的皇帝和朝廷还能担当起中兴大任恐怕要不了多少时间,大宋就给这帮无耻的君臣彻底摧毁了。
宇文虚中虽然无意再回汴京,但并不代表他心灰意冷,他已经决定追随李虎,走中兴大宋之路。这条路显然非常危险,而且前景难以预料,但他相信李虎,相信这位逃亡塞外的元佑党人的后代能够给大宋带来中兴的希望。
但拖一拖未必是个好办法。
“汴京已经失去了理智。”董小丑无奈长叹,“金军入侵,整个天下大势都变了,大宋貌似强大的假象已经被戳穿,这时候汴京应该起用富有经验的武将,应该放弃以文制武的策略,如果继续用文人统军,后果不堪设想。”
折彦直、张孝纯互相看看,对董小丑这句话不以为然。他们都是文官,都是统军之人,以文制武虽然的确有它的弊端,但好处也是不言而喻。从历史上来看,大宋的文官统帅也能打胜仗。“战争胜负,不仅仅取决于战场统帅,更取决于朝廷的策略。”折彦直说道,“小皇帝一定要议和,即使种师道有通天彻地地本事,他也能无法击败金军。”
“所以说,河北大战,汴京其实没有任何胜算。”董小丑冷笑道,“我觉得可以和汴京谈一谈,先让汴京发动河北大战,假如这一仗他们打赢了,形势就会发生根本变化。”董小丑这个意思很明显,他希望等到汴京受到沉重打击后,再给汴京致命一击。
汴京用割地赔款的办法把金军哄走后,汴京以为万事大吉了,那种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又出来了,把先前的恐惧和无助又给忘光了,小皇帝和汴京的大臣们急不可耐地要巩固皇位控制权柄了,至于发动河北大战的目的不是把金军赶回老家,收复河北幽燕,而是想给自己捞取一点战绩,扳回一点面子。用这种心态打仗,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李虎和童贯、折彦直等人仔细商议后。决定采纳宇文虚中地办法。先拖一拖。但拖一拖不等于置之不理。还是要拿出一个具体办法。
首先遵从汴京地圣旨。至于王。当然要留在太原。而童贯则辅佐王。
其次就是增兵长安。由折彦直带着更多地军队南下进入关中。至于汴京派到陕西地官员则全部羁留于长安。不让他们控制各路军队。以确保西北将门地利益不会受到任何损失。
李虎又命令折可求带着河东军南下。一部分取道麟府。镇戍横山以北地区。一部分则急速赶赴河中府。屯兵于黄河两岸。切断汴京和陕西之间地联系。
大同方向。金军早已停止攻击。双方处于对峙状态。李虎决定调整兵力部署。
夏军的十万俘虏已经全部赶到大同,并完成了整编,除了一部分做为各军的损失补充外,其余全部成建制并入虎烈军。虎烈军新建马军第九军。虎烈军九个军每军六将。飞云、神龙、阎王、雷霆、云朔、义胜、武勇、惊雷各增一个将的编制。梁山军增加两将。虎卫军增加八个指挥,规模达到了八千人。
铁鹰率军镇戍云内和前套地区。罗青汉、侯概、张关羽、董仲孙镇戍大同。董小丑、毛军、耶律马哥、高宝龙镇戍太原。
三月二十五日,李虎正式出任西北大元帅,建西北大元帅府于太原。
同日,李虎书奏汴京,拟定了具体地攻击方案,承诺于五月初,从大同方向展开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