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攻克了仁多泉城,但党项人随即察觉了我们的意图,一方面重兵扼守雪山要隘,一方面筑起统安城,向震武军动了猛攻,这导致我西北军未能渡河北上,如此一来,南北夹击之策自然也就无法实现。”
“随着东线失利,西线的攻击也停了下来。童贯无功而返,把责任归咎于刘帅,刘帅因此降职。”
“第三次西征的时候,童贯拒绝了南北夹击之策,结果有了统安大败。”
姚平仲黯然摇头,“我父亲在河北作战的时候,曾和刘延庆相遇,说到了统安大战。据刘延庆说,童贯虽然把统安大败的罪责全部推给了刘帅,但他内心里还是非常懊悔,悔恨当初没有采纳南北夹击之策。童贯在西北打了二十多年的仗,战功卓著,但统安一战是他最大的败绩,也是他最大的耻辱。在他看来,如果采用南北夹击之策,即使没有成功,也不会有统安大败,刘法和十万大军也不会全军覆没。如果刘法还活着,北伐统帅就不是种师道,那么北伐战绩就要改写,其后幽燕也不会缺少镇戍军,更不会让金贼肆无忌惮地杀进京畿。”
李虎顿时想到了远在长安的刘延庆。拟定西征之策的时候,他为什么隐瞒不说难道刘延庆不同意南北夹击之策旋即想到这一仗的重要性,以刘延庆的性格,想必是不敢把这个曾经没有成功的计策拿出来献丑。
“你的意见呢”
李虎问道,“你是否认同这个南北夹击之策”
“统安大败或许是一次偶然,但我们和西夏人都知道喀罗川控制权的重要性,这种情况下,强攻喀罗川显然是一条死路,不要说十万大军,就是出动二十万大军也无法取得胜利。”
姚平仲显然不想重现噩梦,看到李虎似乎对南北夹击之策有兴趣,顿时有些激动,“大帅,童贯三次西征无功而返,刘帅三次攻打喀罗川都失败了,难道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统安之战的教训非常惨痛,这足以说明强攻喀罗川的确不是个好办法。”
侯概说话了,“今日这一仗虽然关系到我们的生死存亡,但我们不能因此保守,因此就采用稳步推进的办法。这些办法童贯和西北军都试过了,都不行,那我们自然就要改变计策。我同意南北夹击之策。”
“我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张高儿阴冷的声音从角落里悄然响起,“今天西北的形势和前几年不一样了。现在党项人的军队折损过半,国力也大不如前,我们不管在兵力上还是在国力上,都远远过了西夏。此次我们动西征,党项人为了确保退路,肯定要重兵驻防喀罗川。我们如果强攻喀罗川,等于把攻击意图全部暴露了,喀罗川会有一场血战,即使我们拿下来了,也是损失惨重,那么哪来的更多兵力攻打河西河西拿不下来,就算攻占了贺兰山,西北也没有安宁的日子。”
李虎沉思良久,抬头望向姚平仲,“仁多泉城已经失守,我们攻打仁多泉城势必暴露攻击意图。宣化府的甘肃军司距离西凉府不过三百余里,不等我们攻克仁多泉城,西凉府的防守力量就已经得到了增强。我们拿得下西凉府吗”
姚平仲没有说话。他详细述说童贯三次西征和刘法三次攻打喀罗川就是想告诉李虎,正面强攻没有胜算,南北夹击尚有一线希望,两个计策都不算好,如何定夺,那就是李虎的事了。
第三十九章 序幕拉开
李虎有心求稳,强攻喀罗川,但从历次攻击规模来看,童贯动用的兵力都在十万以上。第一次用兵十五万,拿下了震武城;第二次用兵还是十五万,但兵分两路,仅仅在巩固浩水河防线的基础上攻占了仁多泉城;第三次用兵过了十五万,不过刘仲武的秦凤路军队没有到。
由此可以看出,西夏人在占据地利的情况下辅以重兵防守,虎烈军如果正面强攻,至少要动用十五万到二十万的兵力,也就是说,李虎还要从其它战场调兵过来,但这显然不现实。就陕西战场来说,有东西两线。东线的折可求集结了环庆路、泾原路和秦凤路的军队,大约五万人,这个兵力不能再减了;罗青汉在麟延路集结了大约五万人马,也不能再减了。河东和代北的虎烈军主力除了要时刻防备金军的反击外,还要准备参加西征第三阶段攻打贺兰山的战斗,也不能再大量征调了。
至于中原战场,已经抽调了五万军队,岳飞已经捉襟见肘了,如果再征调,岳飞就要退守洛阳了。
算来算去,只有十万人攻打喀罗川,这迫使李虎不得不放弃正面强攻的想法,转而寻求其它的攻击办法。
“南北夹攻,先要拿下仁多泉城,其次要拿下西凉府,但这时候就算河西甘肃军司和朔方卓和南军司的军队数量不多,贺兰山方向的援军也到了。”
李虎眉头深皱,无奈说道,“此策若想成功,必须先围攻贺兰山,把党项人的主力军队牢牢牵制住,否则突袭军队必定陷入包围。”
侯概、张高儿、杨可世、姚平仲等人听到这句话,精神顿时为之一振,知道李虎已经放弃了正面强攻的打算,开始谋划南北夹击之策了。这是件好事,不管是虎烈军还是西北军,谁都不愿意打这种攻坚战,损失太大还没有胜算,吃力不讨好啊,而南北夹击之策虽然突袭军队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但最起码主力大军不会受损过大,即使这一仗无功而返,大家手上的军队还在。在这个乱世,有军队就有保障,腰杆子就硬,否则哪有前途
“大帅,要想成功突袭西凉府,先要隐瞒我们的攻击意图。”
姚平仲马上说道,“我觉得这是此仗能否取胜的关键。只要在我们攻占西凉府之前成功欺骗了党项人,那么南北夹击之策至少取得了五成胜算。”
的确,西凉府距离统安城、盖朱城不足三百余里,大军日夜狂奔,两天内绝对可以赶到战场,如此一来,喀罗川防线唾手可得。拿到了喀罗川,十万大军北上,再进西凉府,那就完成了对贺兰山的包围,接下来的战就好打了。
宣化府距离西凉府三百余里,西凉府距离兴庆府有四五百里。无论是甘肃军司,还是贺兰山的军队,假如事先没有估猜到虎烈军的意图,那么他们绝对无法在虎烈军实施夹击之前,赶到喀罗川战场。
=李虎站了起来,背负双手,在帐内来回踱步。
若想隐瞒攻击意图,唯一的办法就是率先攻击贺兰山,把党项人的注意力和兵力都吸引到贺兰山一线。
在西征策略里,第一阶段是攻打河西,耶律马哥、罗青汉和折可求在南、北两个方向实施佯攻,以牵制党项人的军队。第二阶段则由耶律马哥、罗青汉和折可求动攻击,扫清贺兰山外围,与杨可世的大军一起四面包围贺兰山。
目前看来,第二阶段的攻击要提前,要让耶律马哥、罗青汉和折可求即刻动攻击,扫清贺兰山外围,让党项人误以为虎烈军还是像先前两次西征一样,南北夹击贺兰山,以攻占兴庆府为最终目标。假如党项人判断错误,调集重兵固守贺兰山,那虎烈军就能在朔方战场赢得先机。
“我可以调整一下西征步骤,先行攻击贺兰山。”
李虎站在地图前停了下来,面对众人说道,“但是,我们何时攻打仁多泉城我们的攻击肯定会引起党项人的警觉,他们是否意识到我们要攻占朔方,继而合围贺兰山”
“现在就打。”
侯概毫不犹豫地说道,“按照原定计策,熙河里的军队要攻打吐蕃,以配合耶律马哥、罗、折两位使相威胁贺兰山,迫使党项人从河西、朔方抽调援兵。如果大帅决定以南北夹击之策攻打朔方,那么不管是不是提前攻击贺兰山,这一计策都不会改变,我们都要在熙河路动攻击。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把目标由吐蕃人改为党项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打仁多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