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攻占喀罗川的希望寄托在南北夹击上,而是要在攻击之初,集结尽可能的军队,给喀罗川敌军以致命一击。”
李虎其实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但若想集结更多的军队攻打喀罗川,就要从东线调兵。距离喀罗川最近的就是折可求部,而折可求部的任务是横扫瀚海路,攻打灵州,在他没有和罗青汉会合之前,这支军队无法抽调到西线战场。
假如要把折可求部调到西线战场,必须等到他和耶律马哥、罗青汉会合之后。灵州距离喀罗川大约一千余里,这样算起来,喀罗川决战至少要等到十一月上。姚平仲还能在河西坚持一个多月吗
李虎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杨惟忠稍加考虑后,给李虎提了三个建议。
首先给姚平仲以物资和兵力援军,当熙河军坚持不住的时候,援军及时翻越雪山,像钉子一般牢牢钉进河西腹部。其次,推迟攻击喀罗川的时间。当东线战事全面爆发后,朔方如果没有激战,可能会给贺兰山造成一种假象,那就是李虎的主攻方向在贺兰山,而不是喀罗川,至于河西,不过是李虎的牵制战场而已,这不但可以帮助姚平仲在河西坚持下去,还有可能让贺兰山做出错误的判断,从而放松对朔方的注意力,这有助于虎烈军攻占喀罗川。第三,马上做出部署调整,命令折可求在会合罗青汉后,日夜兼程赶赴朔方战场,参加喀罗川决战。
李虎考虑良久,接受了杨惟忠的建议。
李虎下令,虎烈第十三军副帅刘里忙领五千人马赶赴仁多泉城,一则给熙河军运送粮草武器,一则给姚平仲做预备军。
急告震武城的侯概和兰州的杨可世,放弃十月初十的攻击,等待第二次攻击命令。
急告折可求,会合罗青汉后,则即刻率军赶赴朔方战场,参加喀罗川决战。
急告姚平仲,帅府已经改变攻击喀罗川的计策,请他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到十一月上旬。
=
十月初十,虎烈军各部展开攻击。
耶律马哥率三万契丹马军、一万倒塌岭蕃军和虎烈第六军从兀剌海城出发,经狼山西南麓,沿着红公牛沙漠的西北边缘飞速南下,直杀娄博贝的白马强镇军司和克夷门的右厢朝顺军司,攻占贺兰山北麓要隘。
罗青汉、高宝龙、刘延庆带着黑山军、怨军、渤海军、麟延军、辽西军、神龙军、虎烈第二军和十万射粮军,号称二十万主力,从绥德军的银川城出发,沿着无定河攻击前进,横扫平夏路,攻占夏州,然后直扑贺兰山。
折可求带着环庆路、泾原路和秦凤路三路西北军从泾原路的葫芦河川北上,直杀瀚海路,攻占灵州,然后会同罗青汉部,攻打贺兰山。
西征大战至此全面爆发。
第四十九章 攻击之初
第四十九章 攻击之初
西夏的河南路、平夏路和瀚海路早已提前坚壁清野,左厢军六个监军司奉命后撤,除了西寿保泰军司的军队撤往朔方外,其余军队全部撤向贺兰山。
十月十四日,折可求拿下鸣沙城,距离灵州三百里。
十月十四日,罗青汉拿下夏州,大队人马直杀灵州。
十月十五日,耶律马哥的前锋军逼近娄博贝,西夏右厢军的白马强镇监军司随即撤离。
同日,河西凉州的仁多保国在监军李恩义的威逼下,集结五万大军向鹰崖堡发动了猛烈攻击。
李恩义对仁多保国消极怠战极度不满。朝廷的圣旨早在几天前就到达了,但仁多保国依旧置若罔闻,按兵不动。仁多保国不动,没有攻击敌军,等于给敌军赢得了二十天的休整时间,让敌军得以从容加固堡寨,囤积粮草武器,集结人马,这将给后面的攻击带来无法预料的麻烦。
仁多保国不想激怒兴庆府,所以耐着性子给李恩义解释,河西和朔方是一个整体,从目前的态势来看,虎烈军如若攻击,必定是南北夹击,把进犯河西的敌军拖在鹰崖堡,可以有效分散敌军攻打喀罗川的兵力。另外,河西夏军长时间没有做出反应,必将给敌军造成困惑,假如能诱使敌军把主攻方向放到雪山一线,那么等于极大的缓解了喀罗川方向的重压。
李恩义不能理解,他质问仁多保国,“你给了敌军二十天的时间,这二十天的时间敌军可以做多少事可以运进来多少粮草和兵力一旦我们在河西战败,丢了西凉府,战局势必发生惊天逆转。”
仁多保国嗤之以鼻,恨不得给这个阉人一个大巴掌。
“你看看天气,冬天已经到了,很快就要下雪了,大雪一下,雪山的路就被封死,那时鹰崖堡的敌军就成了笼中困兽。鹰崖堡的敌军越多,消耗的粮草就越多,他们熬不了多长时间就将面临缺粮的困境。没有食物,敌军拿什么打仗”仁多保国冷笑道,“我之所以围而不打,就是等待隆冬的到来。我可以保证,只要大雪一下,要不了多长时间,我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全歼敌军,夺回鹰崖堡,确保河西的安全。”
仁多保国这番分析非常有道理,甘肃军司的乌兰辛隆和西平军司的昂盎溪都支持自己的老帅,认为和敌人死拼会造成不必要的损耗,不如就这样对峙僵持,一旦朔方或者贺兰山战况紧急,河西还能抽调部分人马予以支援。
其实仁多保国的真正目的就是逼着皇帝和朝廷坚守贺兰山。现在兴庆府已经做出决定,皇帝和朝廷随时准备撤离,凉州敌军一旦扫清,皇帝和朝廷必定退守河西,因此仁多保国想方设法都要把这股敌军留在河西,从而造成河西局势的紧张。
仁多保国一门心思要戍守国祚,要帮助李察哥实施正确的防御策略,但皇帝和朝廷不愿意拿国祚的安全来冒险,拿身家性命来冒险,李恩义更不敢拿自己的脑袋来冒险。离开贺兰山之前,皇帝和宰相梁乞申都一再嘱咐他,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击杀敌军,稳定河西,以便皇帝和朝廷即刻撤离,他身负维护国祚、皇帝和朝廷安全的重大责任,岂能因为仁多保国的一番话就轻易放弃自己的信念
“你马上集结军队展开进攻。”李恩义厉声说道,“皇帝给了你十天时间,从你接到皇帝的圣旨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七天,你还剩下三天时间,如果三天内你没有攻克鹰崖堡,我就依照天子的命令,罢免你的官职,解除你的兵权。”
仁多保国无奈,集结人马攻击鹰崖堡,但他根本不想打,暗中命令乌兰辛隆和昂盎溪大作声势,蓄意欺瞒李恩义。
姚平仲此刻已经接到李虎的书信,得知自己要在河西坚守到十一月上,不禁暗自叫苦。将士们的士气绝对没有问题,但食物和武器的补充则是一个致命的大问题,虽然刘里忙带着五千虎烈将士给他做预备军,给他运送粮草武器,但一旦大雪封山,两地之间的联系就彻底断绝了。
好在仁多保国早有歼灭熙河军的办法,目前又要利用这支军队,所以攻击节奏控制得非常好,雷声大雨点小,这让熙河军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粮食、武器和体力,准备和河西夏军长期对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