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4(1 / 2)

不可思议的是,某地连马桶都涨价,据说是有一个偏方,闻小便剌臭可杀死,我们可以想象到几个人或一家人闭着眼趴在马桶口的滑稽样子。东方未明想了一会就没有再继续下去,在这个荒诞的时代,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明,你说真得那么可怕吗”黄蓉问道。

“也许吧”东方未明喃喃道,在他的心里其实还有比更可怕的东西,那就是人心。在灾难来临之前,很多人都会被表面上的众志成城感动的落泪,但灾难一过,这样一个健忘的民族很快就会恢复原样,势力得很。

因为车子送去维护,第二天,东方未明是做出租车去的“中国龙”。原来,公司里也有不少人带起了口罩。这让他想起了刚才在出租车内的和出租车司机的对话。

“兄弟,还是你好,不戴口罩,刚才上车的两个大学生看到我们这些司机都没戴口罩,还特地去旁边的销售点买了两个。真是好笑”

东方未明笑了笑,说道:“大家都怕感染上吧”

司机不屑地哈哈大笑说:“我没有读过多少书,对教授总是很崇拜,现在看来他们也是人哪,怕死得很,我天天在往返于城市和火车站,不知道接了多少北京客人,我不带口罩,我们的士司机不带口罩,要死我早就死了。我喃喃地说,可能还是小心一点好。他看了我一眼说:你可能也是读过不少书吧,知识越多越怕死呢”他表达的还不够明白,可能是给我这个斯文人留点面子,我想他最想表达的是,“怎么知识越多越白痴呢”

东方未明没有说什么,摇了摇头,在公司里员工们一个个的敬称之下,走向自己的办公室。还好,公司内部虽然有一股消毒水的味道,但好歹大家没有把脸遮得严严实实的。

咦东方未明经过艺人们的办公区,现公司里的这些年轻艺人正在剪报,他好奇地走了进去。

“老板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大家纷纷抬起头来和东方未明打招呼。

因为公司里的很多年轻艺人要么还是学校的学生,要么有戏在外面拍,在这里的艺人东方未明认识的不是很多,东方未明只好对王保强问道。“在干嘛呢”

“明哥,是这样的。我们这些人这段时间没有接戏,远哥让我们多看一些娱乐圈的消息,特别是我们公司的一些消息,可以用剪报的方法搜集起来来。”王保强用他一贯的“傻笑”说道。不过别看他一脸的憨厚,实际上由于盲山的屡获殊荣,他在电影圈里也是一个国际级的电影演员了,只不过因为当初盲山在国内的禁映,王保强又是本sè演出,名声一直不显。但,在这群年轻演员里面,他是最有资格代表大家回答的。

“哦,原来如此你把你收集的消息给我看看。”东方未明接过王保强手里的剪报看了起来,上面大多是对“中国龙”最近几部大电影的影评,以及东方未明和公司里的其他艺人们面对媒体时说的一些话。当然,东方未明也看到了一些八卦,其中还有一组东方未明和艾薇儿的照片,东方未明顿时无语,幸好东方未明“好男人”的形象使得大多数媒体都没有什么特别反应。

第一卷 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七十七章 媒体评论

更新时间:20111019 13:22:28 本章字数:3483

刚扩建没多久的公路,又给拆了,一排排青绿的小树种下去也只有一两年的时间,但你拆旧拆吧,怎么把光缆也给nong断啦。整个小城网络瘫痪,我原先还以为自己的电脑坏了,拿去修一点问题也没有。搞了一个下午,到现在才能马马虎虎码好一章,无语了

东方未明很少会去关注媒体上的评论,官方eibo也是由小萌的智能系统在更新和一些简单的回复。偶尔看一些这样的评论倒是颇为感兴趣。

大家对墨水心的看法出奇的一致,支持者所言之大体都在电脑特技和剧情设置上,无非新奇震撼;批评者则把矛头放在了中西合拍之上,认为完全不必用一个外国的小nv孩作为主角,东方未明这样做又迎合外国观众之嫌。对于这样的说法东方未明认为无可厚非,墨水心是他的次尝试,融入的西方元素也不乏向西方推销东方文化的想法,现在看来这样的一个做法还是行之有效的,在国内外墨水心的票房收益都成了全年的票房冠军。

至于集结号,它的评价是最高的,在亮剑和老兵不死的影响下,大家对这样反映真实战争的电影和电视剧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感。一篇名为为有委屈的人而高呼的文章这样写道:“与其他战争大片有所不同,集结号将两场战役都集中在影片的开篇部分,在观众经历了视听震撼之后,影片所要讲述的故事主线才刚刚开始,而且后半部分的“和平年代”主要依靠谷子地的情感力量来感染观众。对于这种比较危险的结构设置,冯小钢表示:把战争场面处理成一种推动情感的暗力的确比较危险,开始我也有些担心,但是在做了二十多场试映之后,观众给我的反馈反倒是和平年代的戏份让他们更为感动。我想这是因为集结号是为有委屈的人拍的一部电影,在谷子地身上,观众找到了宣泄的载体,这才是影片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还有一篇文章是对整部电影做的分析:“电影画面的sè彩质感很特别,之前一直讲像拯救大兵瑞恩,我看却有不同。拯救大兵瑞恩的画面很细腻有jg致的美感,集结号只是sè彩沉了些,质感上有颗粒感。炮火中硝烟与尘土飞扬,仿佛一粒粒的清晰可见。没有现在战争电影流行的长镜头,战斗场面更多地使用了肩扛或手提摄像机,以谷子地的主观视角完成战场观察。剪接很快,显然是很多机位拍摄的好处。很少有大空间战斗的表现,不一定是回避技术制作,这可能是一个技术技巧,局促的视野加深了紧张感和压力。

不说技术了,就说集结号的的战略思想。老外看了都说这是一部反战的电影,看来他们更爱上纲上线。所有战争片其实都在说反战,东方未明的战争理念里至少有一点,没人喜欢打仗,以往战争片里一听打仗就高兴的士兵们好像在玩cs一样。东方未明的战士受伤的时候惨叫,冲锋时骂人,冲动时还杀俘虏,抢了敌军装备时高兴地分东西,我们看到了“真人秀”。以往的战争电影了,我军死的总是很英勇,一人打死十数人才死,按此逻辑蒋介石4oo万军队我们只要四十万就行了。东方未明让我军打几十人死了71人,坚守阵地时也只强调自己的阵亡,有很多死亡都来不急举枪。以往的战争电影了我军都比敌军帅,敌人打仗像老鼠,我军都tgxiong抬头不怕子弹。东方未明为敌人整理了军容,训练了我军的隐蔽技巧。这些还只是表面,东方未明的部队终于有了现实问题,以往我军好像从没有打散的兵找不着队伍,没人证明不了自己是解放军。我们终于看到了什么是兵荒马1uan的年代,知道有太多死亡无法记录,重要的是我们读到死去的对活着的影响,对于死者,活着的人的使命绝不仅仅是报仇。我们老说不要忘记牺牲的,但真正的入骨之痛是面对那些无名的死者,甚至无法确认生死的战友,我们记无所忆。这是最容易被忽视的战争之苦吧”这篇文章东方未明看了都不禁动容,看来一定是一个老影i的手笔,对战争类题材的电影很有心得。接下来是东方未明认识的一些影视圈的前辈对这部电影的评价,特别是张国力老师称其为:“开创了中国式大片的典范”

除此以外,令东方未明不解和失望的是,在国外评价远过墨水心和集结号,被称之为“中国人的良心之作”的换子疑云,却在国内的主流媒体上鲜有报道。

“谁那里有关于换子疑云的评论”东方未明向大家问道。

众人互相望了望,然后摇摇头。

“老板,网上有不少报道的。”一个训练班出来的年轻学员对东方未明说道。

东方未明点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哀乐。他自然知道网络以及外文媒体对换子疑云有很高的评价,可是在国内的媒体上看不到相关的评论还是觉得有些失望。东方未明相信不是没有人站出来说话,但大多数人的言论还没有见光就被扔进了垃圾箱。

“算了,你们继续看吧”东方未明和大家打了声招呼,有些兴趣缺失的走进自己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