袒大哥二哥了”这话说得赵仁英自己都气虚。
“你看,你那些哥哥嫂嫂为了在爸妈身上捞好处,个个都奉承你。可你现在有困难了,谁站出来帮你呢明明就是我对你好,人家嘴巴一甜,你那耳根一软,然后就把我的恩情忘得一干二净。这种事,从小到大,向来不是你的拿手好戏三哥和三嫂不会说好听的哄人,但是呢,我们总不能一直都吃亏吧。如果你想要我们帮你,就得答应我这几个条件。做不到,就免谈”
赵仁英结结巴巴地道:“我哪里只听好话,不懂报恩了。”
赵仁虎哼了一声,“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从小到大,我在你手上吃的亏还少吗反正我也不和你扯以前的事,答应我的条件呢,我就带你一起去省城,让你读书。不答应,那咱就桥归桥路归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刘秀看了刘娟一眼,心想就这种空虚的条件,有个毛用啊。
赵仁英面上纠结着,心里却在想着另外一件事,三哥不提醒,她还不觉得,她读书的事,其他哥哥嫂嫂还真的没为她说过一句话。无论私底下怎么安慰啊说服啊,他们的的确确没在爸妈面前为她讲过一句好话。拿三哥的话就是,哄她的话一箩筐,但实际行动,一样没有。
想到这里,赵仁英才发觉原来人生居然是这般表里不一。其他哥哥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面前的三哥和她讲条件,还不如那两套呢,赵仁英深觉全部的哥哥嫂嫂都不疼她,一时之间居然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
长大了,抛去了哄骗,就要面对残酷的现实了吗家人其实也不过是一场算计比如哥嫂,比如爸妈想把她早点嫁出去好早点卸下身上的担子。
赵仁英面如土色,冷汗涔涔。
刘娟嗔了赵仁虎一眼,人家多大的小妹子,把人家逼成这样,“小妹,你回去准备吧。收拾好行李,明天就和我们一起去省城。爸妈那里你不用担心,我去帮你说和。别管你哥的,他就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大老粗。他说的话你不用放在心上。”
赵仁英回过神来,感激地看了刘娟一眼,“三嫂,我真的可以继续读书吗我想读卫校,以后去医院上班,你觉得我能读上吗我的成绩又不好,学校会要我吗”
“会的。当初我的中考成绩那么差,不照样读上了吗。只要舍得交议价,学校会要你的。”
“那得多少钱啊”
赵仁虎阴阳怪气地道:“反正是很多钱我会把花在你身上的钱一五一十地记下来,等你以后工作了,还给我希望你到时候别赖账”
赵仁英心里挺怕那笔巨大的数字金额,但却受不得哥哥激将,“放心,我绝不会赖账”
“哼反正别把人家的好心当驴肝肺不是钱的问题,是你的态度问题,要是你的表现好了”
“那是不是我就不用还钱了”
“想得美”
“哼”
看着闹别扭的两兄妹,刘娟笑道:“好了,等妹子学业有成,进了个好医院,找到份好工作,说不准以后我们还要求她。”
“呸呸呸好的不说,光说坏的,谁要进医院啊”
刘娟翻了个白眼,“再等几个月,我不就要进医院生孩子吗难道你要我在家生孩子不成”
刘秀看了刘娟一眼,心想她之前生钱仁钱义的时候,连个稳婆都没请不照样在家把孩子生啦,书读多了的女人,为人做事就是矫情。
赵仁虎连忙道:“那哪能啊。我肯定让你住最好的医院,请最好的妇产医生”
赵仁英看着赵仁虎那怂样儿,一边瞧不起,一边又暗暗羡慕刘娟。要是她以后的丈夫有赵仁虎一般的表现,她也就知足了。
第三百零一章 争论
自从和赵仁虎相识以来,无论是学业还是生活,一切的发生都很顺遂,刘娟就似乎忘记了世界上还有那么几个人能对她指手画脚。
连赵仁虎这个生活了两辈子的人,因为这些年一直过得顺风顺水,也就忘了,他们上头的老人,对他们并不是没有意见的。
刘娟直言道:“爸爸,妈妈,妹妹求到我们头上,我们当哥哥嫂嫂的也不好不管她。你看她为了能继续读书,这两个月吃了多少苦头,人变得又黑又瘦不说,性格都没有以前那样爽利了。我和老三想好了,连县城里的学校都不必考虑,直接就读省城的省城的学校肯定比县城的要好,以后小妹有出息了呀,全家人都跟着沾光呢”
刘娟是新媳妇,还是怀着身孕的新媳妇,无论哪家公婆,都会给她面子。大家都这样想,刘娟也这样想。何况她说出的话完全是为了妹妹着想,公婆也没有理由驳了她的面子。
赵老头冷哼一声,“英儿自有爹妈管教,她的事还轮不到当哥哥嫂嫂的插手”
满屋寂静。
刘娟涨红了脸,勉强道:“我们也是为了小妹好。现在时代不同了,女人能顶半边天,学好了本事,以后出身社会,她会少走弯路。我们只是建个议,最终决定还是要看爸妈的。”
今天这趟真是托大了,这种赵家内部的事,哪里轮到一个地皮都还没踩热的新媳妇插手。如果是一个精明的儿媳妇,今天断断不会贸然开口,得罪人的事有男人就好啦,她在里面瞎掺和干撒。
没有个母亲手把手地教,刘娟在具体为人处世上很是欠缺几分火候。
赵老头马着脸道:“英儿的事不用你们管。仗着多读了几天书多见了几天世面,就挑唆得英儿心都野了。她之前明明和我讲好的,考不上高中就不读了,怎么你们两口子一回来她就改变心意了。如果是真心为英儿好,少在她耳边说几句,我就谢天谢地了。”
刘娟嗓门立刻大了起来,“爸,你不能冤枉人你问问仁英,我和她哥哥有没有挑唆她过她要读书是她自己决定的,我们从来没有鼓励过况且读书怎么了,怎么就不能多读一点啦她愿意多读一点书,我们出得起钱,干撒不能读”
赵老头声音也大了,“读个屁的书女人的天职是结婚生儿子读再多书,最后还不是要结婚生子,反正都要走那条道,何必再多浪费时间读书你们有钱帮她出学费,还不如把这个钱给她办嫁妆马上就十八岁了,该嫁人了,再读几年书,押成了老姑娘,以后谁敢娶她嫁不了人,难道你们哥嫂来负责她的一生吗”
“老封建凭什么女人的出路就只有嫁人一条她读书,多学点本事,以后自己就能养活自己,为什么就非要靠男人过活她有本事了,能赚钱了,大把的男人排队等,为什么会嫁不了人你的意思,好像女人生来就是为了嫁人,其他任何事都不重要似的”
“你说谁老封建我要是老封建,英儿能初中毕业全村人,不光男女老少,唯独英儿书读得最多了,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要是嫁人不重要,那你”
赵老娘咳了咳。
赵老头连忙改口道:“婚姻就是市场。对于女人来说,不论多么能干,多么能赚钱,年纪大了,那就成过时商品啦,好家庭谁会要年轻时可以东挑西选,年龄大了就是别人选你了。英儿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我们绝不能把她耽误了,我不同意她读书”
“爸,现在婚姻法都是二十岁结婚,小妹还不满十八,还没有到结婚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