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不要刺激她的感情,还有你知道姻缘篆的另外一个人吧,”其实姨母早就从欧阳少卿先去的动作中就猜出来了,故而才有此一问,看到欧阳少卿点头,姨母再次开口道“尽可能的给那个安排一下事情,分散那个对小丫头的关注度,这样小丫头可以趁着这一段祛毒的时间,为自己争取一点点以后的理智。”
欧阳少卿虽然不知道姨母说的以后的理智是什么,可是却是很听话的安装姨母的要求离开了,只是离开前还是依依不舍的看了一眼房间,得到姨母的一个大白眼后,才悻悻然的离开,去给季阳勋安排其他事情去了。
季阿满恢复神智已经是一个七天后,睁开眼睛就看到面前一张美人脸,季阿满睁开的眼眸,因为连续这些天的昏睡到底还是有点氤氲在里面,看到眼前突然出现的美人脸,下意识的开口“仙女姐姐,我这是到了天上么,竟然看到如此美丽的仙女姐姐,嘻嘻,这次赚到了。”
“哈哈哈,你这个小娃娃倒是嘴巴甜,嗯,果然惹人喜欢,我叫谢水阑,你可以叫我姨母也可以叫我谢医师。”女子吐气如兰,声音极其温婉的在季阿满面前小声的呢喃着,季阿满看着眼前的女子嘴巴不自觉的开口“我能叫你娘亲么,我从来没有见过娘亲,我符合我对娘亲的幻想,美丽温柔,最主要的是我感觉到亲切。”
“哈哈哈,我就说你这小丫头投我的胃口了,果然,好,既然如此,那我们选日不如撞日,就今天了,我谢水阑就认了小丫头”不知道谢水阑是想要试探季阿满的诚心还是怎么的,竟然故意在名字这个地方卡壳了。
“娘亲我叫季阿满,你可以叫我满满的。”谢水阑的声音才卡顿就听到季阿满用非常高兴的声音说出自己的名字,谢水阑高兴的跟什么一样,立刻抓着季阿满的后,高声道“好好好,以后我谢水阑也是有女儿的人了,我看谁还敢来取笑我,来阿满娘亲送你这个,你现在服下是最好的时间。”
季阿满连看都没有看,就张不开就着谢水阑的手直接吞了下去,谢水阑的眼眸突然就红了,先不要说东西是什么,如何珍贵了,就这一份第一见面对她的信任度就值得谢水阑高兴,这个孩子还真是信任她啊,只是她到底还要提醒季阿满,这个孩子心性太过单纯了。
于是就见到谢水阑瞪了一眼季阿满到“你这个孩子,丹药且能儿戏,人家给你吃你还就吃了啊,就不怕我害你,给你喂点毒药或者不好东西啊届时你哭都没有地方哭去。”
第六百一十三章 一契三世
“嘿嘿嘿,”季阿满听到谢水告诫的话,立刻就嘿嘿的憨傻的笑起来,然后神秘兮兮的看着谢水阑,凑到她的面前亲热的抱着谢水阑的腰,脸颊还在谢水阑的衣服上蹭了蹭,还真的如同回到母亲怀抱中的孩子一般,然后蹭娇柔软语的开口到“娘亲不知道,我有一个特殊的本事,就能看到人心,我看到娘亲会善待我的心,所以娘亲肯定不会害我的,放心吧,我不会让外人欺负了去。”
“你啊,以后用的心吧,难道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在我这里的”谢水阑这是摆明了要季阿满长点记性的了。
“额。”季阿满楞了一下,突然想到自己醒来就看到这么一个神仙姐姐,然后就感觉到神仙姐姐谢水阑身上有着一种让她很舒服的味道,下意识的就想到了那些让她羡慕的画面,于是在她要自己喊她姨母或者姑姑的时候,就下意识的将心底想要喊娘亲的话来给说了出来,还真的忘记了自己是如何到这里来的了,额,似乎也忘记了问这里是哪里了。
看着眼前的小丫头,目瞪口呆的样子,谢水阑真的是无语了,不给为了她以后不被那个姻缘篆控制,甚至是为了后面那个姻缘篆控制她的时候,至少能保持最后一丝清明,能用自己的神智去抗衡摆脱,她也只好将残忍的一幕暴露出来“阿满,你可愿意相信娘亲的话,娘亲的话可能会让你有些接受不了,你可还愿意听”
季阿满看到了谢水阑眼底的沉痛,还有那掩饰不住的担忧,季阿满毫不犹豫的开口“娘亲,阿满愿意相信您的话,你告诉阿满什么阿满就信什么,即便是阿满难以接受的,阿满也会尽全力的去相信,你放心吧。”说完还慎重其事的拍了拍谢水阑的手背安抚着谢水阑的情绪,谢水阑情绪差一点就崩溃了,她可怜的孩子啊。
她用力的呼吸了几下才开口“你先只要安静的听我说完,等会娘亲再给阿满鉴证,可好。”
季阿满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不过看到好不容易自己有了娘亲,找到了娘亲的味道,而这个事情竟然能让自己喜欢的娘亲,表现出来如此慎重又痛苦的样子,季阿满眉头也皱了起来,自然的对于谢水阑的话也开始期待了起来,她确实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真相能让娘亲如此表情,就在季阿满猜测的时候,谢水阑开始说话了。
“阿满,你不是自己到娘亲这里来的,是被人在悬崖下面捡到的送到我这里的,当时的你不但因为坠崖身受重伤,更严重的是你身中剧毒,你中了无色无味的致命毒药碎心散,碎心散可是号称江湖最毒辣的毒药,那些人不但是要你的命,还想你受尽一十二个时辰的碎心之苦而死,然而这些还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阿满体内的碎心散,竟然还不是被我解开的,而是被阿满体内原本存在的另外一种霸道东西吞噬了。”谢水阑说到这里,眼睛不着痕迹的朝着窗台打开的缝隙看了过去,果然看到哪里有一道修长笔挺的身影立在哪里,只是季阿满如今所在的方向是看不到哪里的。
谢水阑就好似需要积蓄力量一般,隔了好一会才吐出来三个字“姻缘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