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1 / 2)

练图。

药老想了想,觉得认字还是有些必要的,特别是药材的名字总要认识的,就对嘉一说:“可以,以后我们就上午认字,下午学习药理吧。你去屋里搬个小桌子出来,我现在就开始教你认字。”说做就做,药老让嘉一搬桌子,他自己从房间里面拿了本书来,还有几张莎草纸。

“嘉一,这是一本药理理论,叫做药理基础,大概有8000多字,不重复的字有多少我也不清楚,我们就先学这一本,家里没什么纸了,下次去镇里我去买一些。”药老说着,把书放在桌上,把纸和羽毛笔递给嘉一。

嘉一见了,接过羽毛笔和纸,将纸收好后说:“老师,纸太贵了,我们不用纸吧。我们在沙地上用小木棍写,就不需要用纸了,只有重要的东西才用纸写,这样能省很多钱呢,而且连墨水和笔都省了。”

药老想了想,说:“你说的很对,但是你要知道,用木棍在沙上写和用羽毛笔在纸上写终归不一样,以后写出来的字可能很难看。”

“老师,没关系的,我又不要做书法家,只是不要做个文盲就好了。”嘉一倒是感觉字写的漂不漂亮无所谓。

“文盲,说的好,形象。我们现在不学了,先给你做个沙盘吧,学写字用。”药老第一次听到文盲这个词,觉得说的很好。就开始准备嘉一练字的沙盘了。

药老先找了几块木板,在木板边缘打了几个洞,用木楔子钉进去,再拼合到一起。四周,用了几根木棍钉在边上,作为边框,这样,一个粗制的小框子就出来了,看起来大概70x40的规格,高大概7、8。框子有点歪斜,不正。药老家的木匠工具倒是比嘉一家的多了许多,说起来嘉一父亲加里还做过木匠学徒呢。

药老看了看,觉得还能接受,对嘉一说:“把这个沙盘带上,我们去河边装点沙子。”

很快,药老就和嘉一装沙子回来了,回来的时候沙盘是药老端着的了,毕竟,装了沙子的沙盘对一个4岁的小男孩还是有点负担的。

回药老的院子后,药老就正式教嘉一识字了。这个世界的字感觉像是拉丁语系,但是嘉一一个也不认识。字其实是和发音很有关系的,所以对于一个懂这个世界语言的人来说,这异世界的文字比汉语要简单许多,因为你只要知道了每个字母的音标,就可以很容易的拼出每个字的读音了,就和汉语拼音一样。所以嘉一第一课其实没有正式学写字,学的是帝国的首都孟菲尔博的语音,算是异界版普通话吧。

嘉一乘机问了药老许多这个世界的格局,或者说是这个国家的格局吧。多木村往北换算成现代度量衡大概20多公里就是塞恩思镇,加里的野味一般都是去那卖。镇里往西北约300多公里远的路程,就到了威克姆城,威克姆城是维费尔省的省城,整个维费尔省都是克威尤塔公爵的领地,虽然维费尔省没有独立建国,但是和独立也差不远了。

维费尔省属于银剑帝国,在帝国的西南方。省城威克姆城在贝尔河边上,据说从贝尔河坐船,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到达上游的帝都孟菲尔博了。在整个银剑帝国,维费尔省算是的比较富裕的省份了。药老最远去过省城威克姆,并没有出过维费尔省。

这些,都是嘉一从药老的话语中计算出来的。药老其实也不能明确确认这些地方具体有多远。

晚上,嘉一吃过晚饭,回到家,高兴的对唐娜说:“娜娜我今天”

“叫姐姐”嘉一还没说完,就被唐娜打断了,强调了自己是嘉一姐姐这件事。

“娜”嘉一还想继续叫娜娜,但是在唐娜的目光中败退下来,只好改口:“姐姐,我今天学会写字了,我已经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唐娜听了,沉默了一小会,说:“会写就会写,有什么了不起”

虽然唐娜这样说,但是嘉一可以看出唐娜的羡慕,他对唐娜说:“娜娜姐姐,我明天去和老师说,让你也一起去学习写字吧,反正一只羊是赶,两只羊也是赶。”

唐娜听了,眼睛一亮,但是嘴里却说道:“什么羊不羊的,你要说就去说好了。”说完,就转过身去睡觉了。

嘉一看了看窗外,觉得一切都在慢慢变好,学会了文字,就缺绝世秘籍了。

第二天,学习认字之前,嘉一将让唐娜过来一起学习的请求的和药老说了,但是药老没同意。他对嘉一说,自己不喜欢太多人打搅,他如果想让唐娜认字,可以自己教。

因为嘉一近乎过目不忘的原因,药老觉得嘉一的进度很快了,就让嘉一晚饭后可以不用再呆在这学习,可以自己回家,可以自己教唐娜,顺便巩固自己每天学到的新单词,或自己去玩。而且晚饭也不用一起吃了,送完饭可以回家和家人一起吃。

如此,嘉一就变成了每天清早起床,先去药老那学习药理知识,并帮药老整理药材。然后回家吃早饭,吃完早饭后,开始学习认字,过了中午,又学习药理知识,背诵每种药材的功效、配伍、样貌。还会学一些简单的药材的采集、处理。到傍晚,嘉一回家做饭,送来给药老后,回家和家人一起吃饭,然后再教唐娜识字。

日子,就这样忙碌而充实的过去了。

第九章 渔

嘉一晚上有空以后,除了教唐娜识字以外,就是想着做点什么,好改善一下伙食。本来嘉一想着药老这边药材多,找点什么香料出来,好做个烤肉炖鱼啥的,可惜,他前世常接触的香料就八角、葱姜啥的,其他都是用酱油、醋这类成品。嗯,还用过胡椒粉、孜然,可惜从没见过它们还没采摘时长什么样,只用过粉。其实,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没有肉,也没有鱼。

肉,比较难搞,嘉一也不会打猎,这么个小不点连进森林也不敢。但是,钓鱼,确实是有这个可能性的。嘉一开始利用课余的时间琢磨怎么钓鱼来了。

嘉一上辈子的时候住农村,而且加里承包了鱼塘,小时候8、9岁就开始钓鱼了,所以,钓鱼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嘉一还记得自己第一根钓竿就是河边的芦苇杆做的,还用它钓了一条大鲫鱼,差点连钓竿都折了,后来换了一根长的竹竿。

自己的第一根正式的鱼竿是一根三节杆,是隔壁村有人在自家鱼塘钓鱼,见老爸巡塘过去,吓得把鱼竿直接丢了,人跑了,鱼竿就被老爸带回来送给了嘉一自己。嘉一想来,其实那个钓鱼人被抓到也没什么事,最多说两句罢了。但是嘉一还是十分感谢那位邻村的孩子给自己留下的第一根三节杆。

其实所谓的三节杆,就是由三根竹竿拼接起来的钓竿,一节比一节细,细的插在粗的里面,这样,鱼竿可以接的比较长,也比较直,收起来也比较方便。后来嘉一大学后,迷上了看小说,才渐渐少钓鱼了,在后来工作了,就找不到地儿钓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