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61(1 / 2)

也是鼓掌加撒花。

几人的纷纷冒泡,顿时地让聊天群更加热闹起来。

打从聊天群建立开始,这应该是第一次全员集体冒泡。

或许聊天群内的氛围太过热情,就连平时颇为高冷的青莲都罕见地与群友们互动了几句。

过了一会儿,蓦地有人了下玄微。

“贫道玄微,道长,出来聊天啊”

“贫道玄微,1”

“贫道玄微,2”

甚至就连若水等人也是配合着玩起长龙。

静室中的玄微看着屏幕中不断刷新的,阵型几乎一致的信息瀑布流,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师尊,您就稍微说几句呗”旁边的青莲眨着眼睛,很是撒娇地说道。

玄微默默地瞅了眼紫烟炼丹炉,心想着今晚怕是不太适合炼丹了。

对着手机屏幕深思了约莫半分多钟,玄微犹如做着重大决定。

良久,玄微朝群内发送了一个笑脸表情。

最早瞅见那个表情的青莲差点没笑出声来,此刻玄微如释重负般的面部表情,配上憋了半分钟才发送的笑脸,实在有种难以言喻的喜感。

“前排合影”

“天可怜见,加入聊天群以来,第一次看到群主发言”

“终于等到你”

“已截屏”

“说多了都是泪,总算见到玄微道长冒泡了”

群友们的反应远比玄微想象中更加疯狂,隐隐间,貌似还透着一股子幽怨

那酸溜溜的语气,甚至让玄微有些怀疑,自己是否应该稍微抽出些时间和他们聊天呢

抱着一丝愧疚,玄微很是耐心地戳着手指,用龟速打字的方式和群友们聊了起来。

旁边的青莲看着玄微打字时那幸苦的模样,有些不忍地想道:“是不是应该告诉师尊,其实可以发送语音信息呢等等,我这样提出来会不会让师尊觉得我在暗示他的打字速度那样岂不是让师尊难堪”

只要涉及到玄微,青莲总爱多瞎想,最后把自己搞得十分纠结,完全陷入天人交战之中。

发了几条文字信息后,玄微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尴尬的回复速度,喃喃自语道:“呼,还是发语音吧”

犹在挣扎中的青莲暗自松了口气,不过随即她又撇了撇嘴,觉得怪不是滋味。

“凭什么啊我都还没有收到过师尊的语音信息呢”青莲酸酸地在心里嘀咕道。

玄微自是不知道青莲居然上演了如此丰富的内心小剧场,他现在正被群友们千奇百怪的问题搞得头大不已呢。

饶是玄微用语音回复,避免了打字的麻烦,却还是免不了被越来越多的问题所淹没。

“玄微道长,能说下天地观收徒的标准吗群里都说颜值是先决条件,这是真的吗”呓语今生问道。

玄微有些无语,天地观既不是夜场,更非娱乐公司,怎么可能将颜值列为收徒的先决条件。

除非,有人的相貌实在丑陋得惊世骇俗,能让玄微看着就道心失守

“道长,方才的视频中似乎出现了一个炼丹炉,这是在炼制上次的那些糖豆吗”水上陌询问道。

玄微愣了下,好像方才青莲给他录像的时候,将整个静室都拍了进去。

在他身边的炼丹炉,自然也就上镜了。

不得不说,某些时候群众们的眼尖程度令人咋舌。

天地观的五色糖豆传说,说起来还是促成这个聊天群的主要原因。

只是当初那些寻求合作的人要么没通过审核,要么一直没有冒泡,这才导致聊天群演变成了如今的样子。

然而,眼下这个话题再度被提及,群内免不得议论纷纷。

“萌新表示不懂,糖豆是吃的那种吗”

“我还以为那是人云亦云的传言,莫非之前真的有那种神奇的糖豆”

“莫非是新一轮的福利”

看到屏幕中的热议,玄微不由摇了摇头。

但凡是人,就有私欲。

别说群友了,就连玄微自己都想要当初那些五色糖豆。

“那些糖豆乃是贫道偶然所得,早已没有任何剩余。炼丹一途,贫道还是彻头彻尾的新手。”玄微回道。

第130章 品牌化营销

群友们略显失落,不过很快他们便恢复了过来。

细心的群友提出,玄微方才的那番回答其实有着可供挖掘的细节。

炼丹新手可不就意味着玄微他确实会炼丹吗

不少群友纷纷脑洞大开,猜测起玄微以后会练出什么丹药来。

什么九转金丹、还魂丹、紫金丹等光看名字就不明觉厉的丹药,让拿着手机的玄微一阵好笑。

那种等级的丹药,别说玄微的炼丹术跟不上,就连需要的药材都难以凑齐

“或许以后会有一些具有养生保健功能的丹药,作为天地观的特产。”玄微仔细想了下,朝群内丢出一枚深水鱼雷。

高大上的丹药注定无法大量炼制,不过丹方汤剂篇中不乏低级却实用的丹药。

效果肯定无法与之前的五色糖豆相比,但绝对比市面上所谓的保健药品来得真实有效。

可以想象,这些丹药将会引起不小的轰动。

如今这个年代,寺庙也好,道观也好,都需要经营。

为什么有些寺庙招收僧人会有学历要求,甚至专门挑选名牌大学毕业的

为什么部分著名旅游景点的寺庙道观设有专门的团队负责公关和运营

这便是品牌化营销

当然,说得难听些就是商业化。

或许有人会嗤之以鼻,认为寺庙道观就该安分守己,不应该沾染商业的东西。

但凡收个香火钱或卖个纪念品,就嘲讽其丢了出家人的本分,完全扎进了钱眼子里。

但是,在守住底线和根本的前提下,品牌化营销真的是一种倒退吗

僧人道士需要生存,寺庙道观需要修缮,在如今信仰缺失的年代,单靠香火钱和微薄的政策补贴够吗

如果可以的话,谁希望过餐风饮露的日子,谁希望看着自己的寺庙道观一天天破旧荒废

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后果便是人员流失,无法补充新鲜血液,进而传承断绝,导致信仰愈发淡化。

闭门研究佛法,出世清修悟道,不沾红尘,不染世俗,这才是高人应有的气质风骨

那样确实瞧上去像高人,但换个角度来看,不免过于理想化了。

将这视作标杆,以此来要求所有人,合适吗

就好比慈善捐款,有大方的明星捐了一千万,也有抠门些的只捐了十万,可这能成为攻讦谩骂捐十万那位明星的理由吗

时代不同了,人心变了,寺庙道观也该跟上步伐,学着去经营自己。

在守住某些东西的前提之下,这无疑是一条可见未来的出路

就拿嵩山少林寺为例,许多人只见到过度的商业化,却丝毫没意识到其打造出了自身品牌,并大面积地宣扬了佛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