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036章 牛不嚼沫打打角(1 / 2)

卢仝打扫了几天牲口棚,喂了几天马、牛、驴,跟着师傅李玉良装卸了几天大车后,就发现“赶大车”还真是个好活儿出力少,挣工分还高。机会来了,还可以捎个“脚儿”,挣个“外快”啥的

今日回程中,卢仝悠闲地坐在空马车的“车边沿儿”上,羡慕地看着躺在车盘子里呼呼熟睡的师傅,心里痛快极了

这个活儿比锄地好多了除了装、卸车那霎儿放两身臭汗之外,旁的时候儿,都是非常惬意的

今天他师徒俩负责往队里最远的那块地“大加洼”运化肥。

师傅让他套上了队里那匹“不但活儿好,脾气儿也好”的黄骠“儿马”。

这老马,可神了不管哪条道儿,走过一趟儿,回头儿它就牢牢记住了。

所谓“老马识途”,看来是一点儿不假。

看也不用他师徒俩控缰,一俟他们准备好,这匹“儿马”自己就“吧嗒吧嗒”地往回走。等师傅一觉儿醒来,黄骠马也就顺利“到家”了。

不过师傅也嘱咐过卢仝:不是所有的牲口都可以“信马由缰”。

这匹马性子比较温顺,要是换成骡子驾车,可就不敢有半点儿“大意”了。

尤其是脾气暴躁的驴,它的缰绳更是万万不能放松。你稍一撒手儿,叫它知道了,撒腿儿可就跑了,撵也撵不上。它才不管后果严不严重呢

师傅还告诉他,马和骡子训好了,都可以骑,驴却不让。都说“驴脾气,驴脾气”,指的就是毛驴儿脾气暴躁这个意思。

卢仝听得半信半疑,一个劲儿的“腹诽”:师傅说驴不能骑。囔那个几乎妇孺皆知的聪明绝顶的“阿凡提”不就是骑小毛驴儿的居然还有人都能“骑驴看账本”呢再说了,“八仙过海”中的张果老都那么大年纪了,不还是骑着驴人家不光是“骑”,还敢”倒着骑”呢

今天往地里送肥:上午两趟儿,下午两趟儿。一天只运了四趟儿,天儿就不早儿了。

回到生产队的牲口棚,师徒俩一个“动嘴儿”,一个“动手儿”,卢仝依照师傅的“指点”,卸了马车。

师傅吩咐卢仝:“把马拴上柱子”

“好唻”卢仝爽快地赶紧照办。

“缰绳拴高点儿”李玉良老汉补充了一句儿。

卢仝:“师傅得拴多高儿”

“啊哦得拴的叫马必须仰起头儿那么高”师傅考虑了一下儿,态度颇为谨慎地说。

卢仝煞是奇怪:“它老老实实儿的,又没犯错儿,干嘛要叫它仰起头儿,怪使人儿1的”

李玉良老汉一边儿拿烟锅子挖着黑色烟布袋儿里的烟末儿这还是小徒弟儿卢仝“孝敬”的“安丘烟”,一边儿“组织”着合适的语言:“仰起头儿它就捞不着吃喝了。今天干累了,要叫它先喘匀了气儿,大歇歇儿,等劲儿返上来,再饮水、喂料。不的话可就祸害它了”

“噢原来还有这些说道儿”卢仝恍然大悟。

李玉良老汉倒背起手儿,进了矮趴趴的饲养屋儿。

卢仝看师傅走了,就牵起黄骠马,将他高高地拴起在棚子外的木桩上。随后,也低头儿进了饲养屋儿。

小小的屋里烟雾弥漫

卢仝眨巴着眼睛,适应了好一会儿,才看清师傅正坐在土炕沿儿上抽着烟儿,就问:“师傅,那我这会儿干点啥”

“你上牛棚唻,去看看最西头儿那头老黄牛,它这两天不爱动弹,看看它嚼沫2不嚼沫”师傅思虑重重地吩咐徒弟。

卢仝接着问:“哦师傅,要是它不嚼沫,怎么办”

“要是不嚼沫,你就打打它的角早晚儿等他嚼沫了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