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三十一章--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1 / 2)

沅江支流岸边的宽阔平地上。

今天人山人海,一眼望过去,到处都是人头。

张云在这天举行,阵亡烈士入葬仪式,同时给烈士家属,发放抚恤金

几万名现役士兵全部到场,除了要执勤的

远处的无名山坡上,早就挖好几千个土坑,等待着烈士长眠于此

随着军乐队奏响了后世的国歌,从远处的军营里面,出来一列士兵,齐步走过来,当走到张云身前时。

集体转成正步走,等他们立正停下,张云亲手为每一个骨灰坛子,覆盖上军旗,也就是一块红布,正中间有一颗金色的五角星。

覆盖好军旗的骨灰坛,每过一个,张云身后的一排礼仪兵,则对天鸣枪一次,就这样经过大半天的时间。

张云为每一个,被送上山的烈士,覆盖上了军旗,送了他们最后一程

下午四五点时,无名小山坡上,所有的坑都被填满,整个烈士入葬仪式才结束,所有人全程没说一句话。

眼看天色不早,张云马上让部队把已经,雕刻好的,“人民烈士纪念碑,”竖立在小山前。

纪念碑正面只有两排大字,“唯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其背面,刻着密密麻麻的人名,上面全都是历次战争牺牲的军人。

趁着天还没有黑,张云率领全军,隆重祭祀了,小山坡上的烈士陵园,并且对所有军民宣布,以后每年的清明,张云都要亲自前来祭祀。

张云死后,他的继承者,也必须在每年清明节,亲自前来此地祭祀。

祭祀完毕,张云沉默着回到营房,铁牛看出张云的状态不对,逐一起跟进了房间,刚想说点什么,张云摆摆手,示意他出去。

铁牛无奈之下只有出来,并吩咐亲卫们,照顾好大帅。

张云一个人,呆呆的坐在那里,一句话都不说,中途有亲卫进来送饭,张云跳起来怒吼“滚出去”

今晚张云心里很难过,像堵着什么似的他想起了后世。

也想起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上流人士,为他们卖命之人死之后。

就没有然后了

偶尔在某种场合,必须要提起烈士们的时候。

几乎都是讲的套话,很是假大空

其实不说别人,张云也一直在想自己到底要怎样,才对得起,为他的事业而战死在沙场的烈士。

没穿越来这里之前,张云在某国的孤儿院,也听多了那些,在战争年代活下来的老人地故事。

似乎给个荣誉,发朵红花,就不管不顾了,许多身有伤残的英雄们,流完血又流泪。

所谓的保障金,简直就像是一个笑话一样。

而像太平洋那边的国家那种,纯粹是为了钱而战斗的军队。

张云其实觉得还算好,至少士兵们,不管活着还是死了,或者残废,都能拿到一大笔钱,什么都是虚的,钱才是真的

而在张云看来,给烈士家属发放抚恤金,自然是必须的

而且还必须重赏才行,但是这笔钱,死人能拿得到吗

很显然,这个问题无解

对于那些,为了张云的事业,而前扑后继,不畏牺牲,挂掉的人,张云又拿什么来,补偿他们呢

给他们的妻儿父母,一大笔抚恤金

难道就真的可以抹平他们的功绩了吗

有句老话叫做功高不过救驾

但张云认定,为了他的大业,死去的人才是功劳最高,最大的

因为他们救的不是张云的身体,而是张云的精神,至于为何这么说

鲁迅先生有句话说得很好,“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于这句话,张云很欣赏,他本身就是一个真小人。

并没有什么崇高的理想,但是他一直信奉着一句话,他也一直拿这句话,当作自己毕生的信条。

人分成三种,“上者如能得长生,抛家弃子也在所不惜,绝情绝义,亦不当回事。”

中者为世俗掌权者,既然不能得长生,则必要得个青史留名,不管是为善为恶,都好,一切随心,

为善者为最广大劳动人民争取利益,比如西汉王莽。

为恶者为自身争取利益,比如明末的东林党,掌握话语权,说你善你就善,说你恶你就得是恶

下者为小丈夫,而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至少不能在钱上有求于别人才行,这是一个男人最起码的尊严

很遗憾的是,从前的张云,连小丈夫都当不上,但现在他有希望,成为这个庞大国度的实际掌权人

张云想过很多,他的未来施政方案,其中有一条,始终未曾删减过,那就是土地,必须承包到户

这条规定一定要,写进未来的法律,并且永不更改。

张云没穿越之前,曾经跟同事吹牛逼时,有人说,如果给咱穿越到了古代,这个土地就没必要包产到户了。

以免把农民都绑在土地上,大家都去发展工业什么什么的

张云每次听得都想发笑,没有能耐的下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