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02(1 / 2)

就已经打听过了。

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车子往前行驶着,倒是没有再出现什么故障。

路边,偶尔还是可以遇到几台正在维修的车子的。

几百台车子,满载着货物,多多少少会有个别发生故障的。

整个师部包括团里面的运输车,百分之七十以上,出厂日期都在十年以上,新装备也就是在最近的一两年才慢慢下发的,也没有那么快就可以完全替代这些老车。

中午,大部队在高速路边的一块空旷地休息,地方的武装部、征兵办等单位组织的欢送仪式队伍,搭建的一个小平台,上面有人在敲锣打鼓,几个领导坐在台下休息,一边吃着午餐,一边欣赏。

十多个地方的民兵,挨个车子给驾驶员发水果。

每辆车都是一袋子,里面装着要么西瓜,要么哈密瓜,每一袋都至少五个以上。

马克原看着自己的车子,只分到了一个哈密瓜,苦笑了一声,显得有些无奈。

那些民兵不清楚具体有多少台车子,前面分的太多了,到了马克原这第四梯队的车子到达,西瓜、哈密瓜所剩无几。

中午随意吃了一点,驾驶员就匆匆拿出防潮垫,垫在车底下,开始午睡。

而那些并不需要开车的人,吃完了饭,该玩手机的玩手机,聊天的聊天。

驾驶员与乘坐人员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驾驶员全神贯注驾驶车辆,容不得一丝马虎。

乘坐人员上车睡觉,下车尿尿。

下午两点五十,所有人起床,用已经被太阳晒烫的水壶里的水冲洗脸,提升精神。

三点整,车队再次出发。

当整个车队开始提速的时候,马克原开始慢慢靠边,让其他的车子先行。

收尾组的维修人员说过,先暂时慢点驾驶,还不确定到底有没有其他的毛病,先低速跑一段时间再说。

车队渐渐远去,马克原的车子落在了最后。

但是并不需要太担心,收尾组还没有出发。

按照规定,收尾组的五台车子,在车队出发后一个小时,才会出发的。

每小时六七十公里公里的速度,马克原一台车子,就这么在高速公路的超车道上,悠闲的开着。

打开收音机,还可以收到一点微弱的信号,在呲呲啦啦的杂音中,听着模糊不清的女播音员甜美的声音,抽着四期老班长点上的烟,倒也不会很无聊。

第两百一十章 难兄难弟

“前面又一台车子出问题了,怎么那么多的车出问题啊今年。”四期老班长眼光望着前方,只见一台车子停在应急车道上,打着双闪。

驾驶员无奈地坐在路边的高速护栏上,垂头丧气。

“今年怎么那么多的车子出问题”四期老班长又说道。

“估计是这几年部队都没有大任务,很少这么多车同时出动了。”科长抽着一根煊赫门

“咦,137怎么这么熟悉”马克原心中一个机灵,踩了一脚刹车,鸣笛大笑:“爽,你也有今天啊,看来你要赶夜路了。”

之前还嘲笑自己,天道有轮回,这下也撂在路上了吧。

刘爽早看到了马克原的车子,早料到了马克原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车子还没到跟前,已经对着马克原的驾驶室方向竖了个中指。

没办法,自己的车子拉的是发电机,实在是太重了,后轮的避震钢板已经被压的反了过来,很多时候动力都显得不足,刚开始还好,但是时间长了,发动机温度一下子就上来了,要是不及时停下来散散热,很容易开锅甚至拉缸。

应该是防冻液的问题,当初图个省事,没有更换车内已经用了一年多的防冻液,只是补充了一下而已。

而出发的时候,随车带的14油桶里面,也没有装备用的防冻液一般货车都有一个用来装油液的桶,还有一个扁桶,油桶是有盖子的,扁桶是开口的。车队出行,一般是三台车子为一组,每台车子的油桶里面都分别装着不同的油液,以便途中发生什么意外可以相互补充,这三台车人别装着:防冻液、汽油、机油等,根据任务、气候选择。

因为缺少经验,刘爽并不清楚车辆到底为什么发动机温度过高,靠边停车休息的时候,打电话询问了连长,才知道原因,但是自己一台车子已经落单了。

马克原的车子装的是机油,刘爽知道,所以并没有招手让他停下来,这个时候,只能够等收尾组的来了。

单车出行比起车队出行,有好处也有弊端。

弊端就是,车子落单的话,在车队后面跟随,车队抵达目的地休息了,你却还在驾驶车辆。

好处就是自由,可以随时停车军车在高速上的应急车道停车,基本上交警是不会查的,哪怕是看到了,无论是车队还是单车。

另外一点好处,不容易疲劳,车队跟车行驶非常容易使人疲劳瞌睡。

此时的马克原就是抱着这种心态,慢悠悠的驾驶着车辆,由于x疆的高速,除了某些特殊路段,其余的高速公路,几乎都是看不到什么树林、大弯或者隧道,一眼可以望到前方十几公里处的场景。

所以,在驾驶的途中,可以分出一点闲心,聊聊天,看看周边的风景。

在先遣结束返回的时候,就是走的这条路线,所以开起车来更是得心应手。

下午八点一刻,前方的高速公路出口处,站着四个荷枪实弹的警卫士兵,穿着反光背心,站在护栏处,对所有在此出口处下高速的地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

一个警卫马克原驾驶的军车过来,拿开了用来封锁道路的路障,直接放行。

九点半左右,刘爽的车子才跟随在收尾组的车后,慢慢驶下高速,在哨兵的指挥下,驶入宿营地。

休息点,在高速公路出口处大约一公里远处,整个师部几乎所有的单位全部集合在此。

由于此处休息点处于南疆,夜晚的防护措施也是非常严格的,派出的哨兵也是分成了四层。

最外层的是普通固定哨,就是在几个路口、重要位置设立了哨岗,防止地方百姓车辆误入。

中间一层是流动哨,一组三人,荷枪实弹,一个半小时一班哨,整个晚上不间断巡逻。

第三处就是潜伏哨,分散在整个宿营地的周围,时刻警惕着四周的动静。

随后一层就是各个连队、单位自己的哨兵了非驾驶员,双人哨,在自己的连队周边警戒。

也就是说,整个师部的宿营地,整个夜间,无论什么时候,都会同时超过六十个人的哨兵在警戒着周围的风吹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