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32,深宫 幽情(1 / 2)

“那个孩子”,是秋妃对芦零王的特殊称呼。

谢锜叛乱的敉平,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

许多人都小看了他,以为他只是个匆忙上阵的少年皇帝。谢锜叛乱被镇压,举国的藩镇势力得到收敛。

庙堂之上,太师、太傅、太保三公,力挽狂澜,辅弼少年皇帝,重振国威,从宏观上向世人宣示了朝廷挑战藩镇自固的信心与决心、策略和勇气。

芦零王作为一个年轻的皇帝,头脑是清醒的。他深知藩镇只不过是乱臣贼子,跳梁小丑而已,而卧榻之侧的所谓肱股之臣,以及更庞大的伺机篡夺朝廷大权的网,潜伏得更深,到时候致命,这才是真正的祸患。

芦零王给自己定下的策略是:收拾人心,充实国库,厉兵秣马,山河完整。

步骤之一:对谢锜叛党一案不搞株连;

步骤之二:将没收的谢锜的巨额财产返还给各洲,抵扣当年的赋税;

步骤之三:州、郡官员全部推倒,重新派员,所有地方官员统归朝廷节制,节度使与地方行政事务脱钩;

步骤之四:新启用一批朝廷要职官员,德能政绩采用考核机制;

步骤之五:取消世袭制

“秋风起兮雁南飞”,升迁的,罢免的;失势的,重用的一幅浮世绘,道不尽乱世的惶恐。

那一年是为短命王朝的复兴期,一度人心思齐,百姓安居乐业。

既然不搞株连,匆忙中被发配出去的秋妃,在经过几日丧家的逃亡之后,得到赦免令,暗中与京郊的弼马温父亲刘道檀揖别,与两个押送她的小兵原路返回。

到了宫墙外,两个小兵先进到宫中例行汇报,又得到御史大夫赵玦等的暗中帮忙,秋妃二度进宫。

“花落深宫莺亦悲,白头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枕上题诗赠予谁”

宫中成千上万女子的挣扎与呐喊,有谁知有谁怜

失去了谢锜,失去了爱情,现在又失去了自由。

那些日子,秋妃度日如年。

在宫中,能够说上话的也就是一两个最下层的宫女。不能多走半步路,不能多说一句话。

这就是谢锜在与她分别之时说的“籍没入宫”

她开始对自己的命运担忧起来。

她的一生也许真的被谢锜耽误了,只有这时,她才明确这一点,从前,与谢锜情侬意侬,虽然有时不免胆颤心惊,但羡慕她的人更多,那份虚荣,那份如在云上的日子,让一个年轻女子如烈火烹油,让多少人好不艳羡。

可是,秋妃并不肯向命运低头,她只有十七岁,如花美眷,雄心还在。

现在的问题是,她必须与御史大夫接上头,下一步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