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五百二十章 又添一子(1 / 2)

“当然不是了”朱松有些夸张地摇了摇头,道:“如果这九年的时间,只是教导学子们识文断字,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的,那还不如不设这个学部。”

“什么意思”朱棣愣了,不是学这些学什么难不成去学种地吗别闹了

“既然学部一开,自然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了。”朱松直接把前世的名词给搬了出来,反正剽窃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他现在剽啊剽地也习惯了。

“松弟,你这新词倒是挺多的。”朱橚瞪圆了眼睛,“快解释解释。”

“所谓的德智体美劳啊,其实指得是五个方面的教育。”

朱松耐心地向众人解释道:“这039德育039,是培养正确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正确的思想;039智育039,是授予人系统的文化和技能,发展其智力;039体育039,是发展人的体力,增强其体质,培养其意志力;039美育039,是培养人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其高尚的情操和素质;至于039劳育039嘛,则是培养人进行劳动的观念和劳动技能的教育。”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松特意顿了顿,这才继续说道:“德智体美劳,是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自古以来,教育的趋向目标,所以我大明的教学,离不开德智体美劳这个根本,全面发展,才能全面提高素质,不是吗”

朱松的话就像是为朱棣他们打开了一个新天地,因为对朱松方才所言,华夏自古至今者数千年的时间里,从未有人提出来过,甚至连这个概念都从不曾有过,他们只在乎039德039和039智039,对于039体美劳039,他们从未在意过。

“松弟这039德智体美劳039,总结地倒是精确啊”沉默了好半晌,朱棣有些感慨地摇了摇头,“不过学部掌管的是我大明地教育,确实应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韩王殿下大才”解缙沉默了好一会,突然端起了面前的酒杯,对朱松说道:“殿下方才所言,为我中原大地后世子孙之教学开了先河,下官敬您一杯”

“本王也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朱松举杯一饮而尽,呵呵笑了起来。

“王爷您是太自谦了。”解缙等人亦笑了起来,拾人牙慧,拾谁的牙慧大殿之中在坐的这些文官们,哪个不是是书读千卷的主儿他们怎么从来就没从哪卷书里见过039德智体美劳039这五个字一期出现过,韩王摆明了是在谦虚。

“得,本王也懒得跟你们去解释。”朱松也知道现在是越解释就越黑,索性不解释了,“对了,本王最近还琢磨出来点别的东西,都是有关教学的。解大人,到时候还要麻烦你派人走一趟学部,让孔侍郎派人往本王府上走一趟,将东西取走。”

“下官记得了。”解缙点点头,应了下来,他算是瞧出来了,这位韩王殿下是当真想出了很多东西,否则的话,似今日这段话不可能信手拈来。

接下来的时间,众人也不再讨论学部之事,而是开始聊起了最近大明境内所发生一些趣事,气氛倒是由之前的严肃变得轻松了下来。

等到过了未时,一众朝臣们全都散去了,朱棣特意留下了朱松,两兄弟在暖阁之中聊了足有半个时辰,谁也不知道两人聊了些什么,反正从暖阁里透出来的时候,朱松的脸色是不怎么好看就是了。

回到南京城内的韩王府之后,朱松就在中院的演武场里,疯了一样地开始练武,直把演武场中的一座一丈来高,占地足有七八丈方圆的假山给毁了。

一群下人们在一边小心伺候着,一个个噤若寒蝉,生怕遭了池鱼之殃。

初华堂,狠狠发泄了一通的朱松,泡了个热水澡,刚刚坐下来。

“王爷,万岁爷都跟您谈了些什么啊”脸上胡须又长了一些白福坐在朱松下手,拧着眉头问道:“瞧您方才的样子难不成万岁爷因为何事怪罪您了”

朱松摇摇头,苦笑了一声,道:“没什么,就是让本王做招待大臣,负责接待这些从各番邦来的国王、皇族。哎,本王就知道他叫本王回来准没好事。”

“啊”白福闻言一怔,心说这有什么可怒的这种差事,别人还巴不得呢

要知道,这次前来大明的各番邦,都是国王、王后以及嫡系亲族们,作为接待这些人的大臣,铁定会收到各番邦的重礼,其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希望留给接待大臣一个好印象,进而让接待大臣在明皇跟前说点好话,好让他们能够在明皇那里有个好印象,这样与大明的某些合作也能够多占一点便宜。

别看只是039一点039便宜,大明是什么国家世界第一大强国,无比地富有,无比地强大,只要大明手从指头缝儿里稍稍露一点东西出来,就够各番邦用的了。

“怎么,瞧你的样子,似乎认为这种事情应该是好事喽”瞧见白福脸上的呆楞表情,朱松有些烦躁地抓了抓头发,道:“这种好事本王可不想要本王还琢磨着怎么把那些各国来的特使挡在府外呢,这可倒好,本王自己送上门去了。”

“王爷,您若是当真不想做这个接待大臣的话,便去推了,想来以您和万岁爷的关系,万岁爷应该不至于动怒才对。”白福想了想,劝道。

他可不想瞧着自家王爷,每日都这么发泄一通,那演武场也别要了。

“你以为本王没有推”朱松翻了个白眼,道:“这次四皇兄是打定主意把本王推出去了,而且还让本王带着瞻基那个臭小子,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带着朱瞻基这位小郡王,今年的话也有十一岁了吧带着他做什么

摇了摇头,白福是想不明白了,他是彻底没法子了。

“算了,算了。”朱松摆摆手,道:“既然本王去就去吧,总不能违抗圣旨吧当然了,去该去,本王消极怠工的话,他也不能说什么就这么定了”

白福一脸无奈地听着朱松的话,总感觉自家王爷越来越不靠谱了。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很快就过了半个月的时间,也不知道是怎么了,那些前来大明参加039百国盛宴039的番邦,半个月的时间竟然还不曾到达南京。

值得一提的是,在朱松回到韩王府的当日,城外的徐妙锦以及孩子们也全都搬回了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