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8(1 / 2)

础性的东西只是时间问题。禇英想了想,只得暂时搁置此事,想等找到了合适的家墅,再托人让他去上学。

因此最近的一段时间里,禇英主要就是为铺子忙活了,毕竟这关系到一家老小的生计。之前说这铺子一年上万两银子的收益,那自然是哄着徐氏的,先给她吃颗定心丸罢了。元绪坚持要陪禇英出门,他把读书时间都放在晚上或夜里,又或者吃饭的时候,仍然十分刻苦;徐氏难免又唠叨,说他费灯油,禇英便让他不必理会,人老了都会这样,不叨咕两句不自在。

柳六叔的铺子离夹马巷有点远,禇英和元绪骑着骡马几乎穿过了大半个金陵城,好不容易才找到。柳六叔刚好在店子里面,一见禇英,他就认出她来了,第一句话却是问,“我该如何称呼姑娘呢”

禇英不知道他问这话是什么意思,只得正色道:“我生父姓禇,继父姓尤;我呢,既不能改变我的血统,也不能阻止母亲再嫁,柳先生觉得我该姓什么,便是什么,我无不应从。”

族侄湘莲对这女孩有些别样的意思,柳六叔是知道的,因为前几天他刚来过一趟,问起了这铺子的事情,也说明了禇英的情况,让六叔务必要帮她一把。而今这女孩自己上门了,柳六叔显然是存了考校的意思,特意问了这个略显刁钻的问题;这个族侄,父母早不在了,族里的长辈总得为他把着关。

在柳六叔看来,若要匹配湘莲的话,不管是姓禇,还是姓尤,禇英本来的身份是没有问题的,可事情它就微妙在,郑氏的再嫁。毕竟在这个时代,守节是美德,至于再嫁,那就全凭人家议论了,说好说歹的都有。

按说为了添丁进口,朝廷上不但强制婚配,甚至鼓励寡妇再嫁,但到了民间,尤其是有宣望的人家,对这件事情却并不宽容。郑氏一介官眷,还带着两个女儿,这就更让人侧目了。这就是柳六叔说话行事怪异的原因。

柳六叔没想到禇英如此直白,不像一般女儿那般扭扭捏捏,又戓是因此羞愧不安,倒也对她有了些好感,于是笑问道,“那么,姑娘愿意我怎样称呼你呢”

这个问题以后都是无法避免的了,必须去面对的事情。禇英想了想,也一笑道,“这么说吧:我在禇家的时候,便姓禇;我在尤家的时候,便姓尤;”一边将元绪介绍给柳六叔,“这是我弟弟,禇元绪,同我一起过来的,我现在也是为了禇家的事,柳先生便叫我禇姑娘吧。”

“那好,禇姑娘,我就实话实说了。”柳六叔看了禇英一眼,“不是我要泼冷水,只是,你一不懂医,二不懂药,两眼一抹黑就想开生姨子,若是再没个有名望的大夫撑着,我看这事,难啊”

第34章 师父

英沉默了一会儿, 按照这个世界的标准,说自己一不懂医, 二不懂药,倒也没错;只是自己满肚子的现代医学理论, 若是不能与中医的有关理论相对应相结合,而且能够相辅相成,只怕是真的没有用武之地。

但是如何有效结合,她还没有一点头绪;而柳六叔的这句话提醒了她,就是要一个有名望的大夫坐堂问诊,那她的生药店子不愁开不起来。

说到有名望的大夫,禇英第一个就想起了傅山, 这人若是肯过来帮她,她就有信心先把铺子开起来;至于懂药的掌柜,这么大的金陵城, 她就不信找不到,最不济她和元绪都可以学, 再说柳六叔也可以帮她推荐。

想到这里, 她便问柳六叔:“若是我能请来傅先生帮我坐堂, 您说我这铺子能开起来吗”

“他”柳六叔一愣,随即笑了起来,“禇姑娘, 你好大的口气你知道傅先生什么名望,什么地位他会来你这新开的小姨子坐堂再说了,他近几年一直在外漂泊, 家中父母三催四催,他也不肯踏进这金陵城一步的,我看你还是断了这个念想吧”

“这么说来,他原本是金陵人了那他为什么不肯回金陵呢就算对父母不满,难道他没有妻儿家小吗”禇英觉得很奇怪。

“嘘”柳六叔大惊失色,连忙往门外看了看,接着悄声对禇英道,“以后切勿在他面前提起此事,这是忌讳”

“哦”禇英顿时好奇心起,作出愿闻其详的表情,柳六叔却将话题岔开了,“湘莲那天问过我以后,我把这开姨的东西都写了个大概的章程。听说你的铺子在乌衣巷嗯,那里地段不错,只看你那店面的情况了。我还要提醒你一句,那里本来有两家生姨子了,而且达官贵人又多,你在那边万事都要小心,不可轻易得罪了人。”禇英连忙点头称是。

柳六叔想了想,又道:“至于掌柜的,我这里有个大徒弟,在我这铺子里已经十多年了,人很踏实,也很忠厚。我有心放他出去自立门户,可他这几年家里运道不好,还没这个本钱做自己的营生,因此当几年掌柜,学着管一个店子,倒也合适。其它的学徒杂工,那就要你自己去操心了,我也帮不了再多。”

同行能做到这份上,禇英当然是非常感激,连忙道了谢,柳六叔于是唤他那个大徒弟出来,已经二十六岁了,唤作杜仲,看样子便很忠厚老实。当着柳六叔的面,禇英便和他议下了工钱,订好了用工的契约,因为店子筹备,格局装潢,药材配选等等一应事宜都还要他帮着操办,禇英又格外给了他二两银子,说是他的辛苦钱;至于店子开起来之后如何运作,则是后话了,禇英暂时也想不了那么多。

商议己定,禇英便打算和元绪走一趟百花洲,去请傅山,希望他能在她的姨子开业的时候来撑撑场面,三不五时的来坐堂开个诊;她则会趁机向他求教,把他那些成了系统的中医理论和自己的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起来。理清这其中的联系后,中西医结合,专事妇产及女科,她相信,自己会在这个世界闯出一片天地,毕竟这个时候也并不是没有女医。

元绪则不肯走了,他告诉禇英,他想趁着铺子开张还有些时日,先在柳六叔这里学习一段时间,自己家里要开姨子,一些基本的药材药性,进货的货源,产地,药材的品鉴,他多少应该懂一些,免得到时候两眼一抹黑,给别人蒙了去。至于去百花洲的事,依旧让周丰或者周成陪着去就是。禇英一想,元绪说的也很有道理,可见他确实是在为这个家考虑,因此十分高兴。

柳六叔自是无可无不可,但对于禇英能请出傅山这事,他表示十分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