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86(1 / 2)

来说说,再说叔父也知道,儒家崇尚周文化,西周时规定男女的结婚年龄,显然比后世大了很多,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说的正是男女在这年龄才是肾气最旺盛的时候,这是按照内经的说法,我觉得最有道理。”

陈子强引经据典地开始解说,崇祯不可能为这事去叫御医,要说被人知道,是为了公主出嫁问这些,还不被人背地里怎么说呢。

听得陈子强说的有道理,也不禁跟着点头,王承恩却疑惑地问道:“殿下,您说的是有理,可为何春秋开始,婚嫁年龄越来越小,各诸侯朝代甚至都规定婚嫁年龄,没依从的还要被处罚啊。”

陈子强白了一眼王承恩,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说道:“老王啊,你咋就转不过弯来呢,东周开始各个诸侯混战不休,人口大量减少,不生孩子等着灭国啊,各朝代还不是为了人口增加,有人耕种,朝廷可以收取更多的赋税,才硬是规定者破规矩。可咱们家是谁啊,妹妹是公主,用得着吗”

崇祯作为帝皇,自然知道这里面的弯弯道道,王承恩被说的一愣,恍然大悟,忙说道:“皇上,奴婢觉得殿下说的有理,公主确实不宜早婚,安全最要紧啊。”

曹化淳也点头称是,崇祯看看三人,明白他们是真心为公主着想,欣慰地点头,微笑道:“理儿是这么个理儿,可也要提前看好人啊,总不能到时候再来选人吧。”

曹王两人回味过来,重要的不是公主什么时候出嫁,而是嫁给谁能让陈子强满意,而不生事端。

曹化淳呵呵笑道:“殿下啊,那您说咱们该如何给公主定驸马的人选呢,这可不是坤兴公主一人的事,日后还有昭仁公主呢。”

陈子强算是明白了,敢情起先自己在母后宫中的话,让他们三知道了,怕自己搅和公主的亲事啊。

讪讪地摸摸鼻子,不好意思地说:“那个叔父是听了小报告了吧也对,妹妹跟丫丫她们一样,若是嫁个不喜欢的人,我还真的会偷偷杀人的。”

三人瞪大眼珠子瞪着他,崇祯指着他道:“朕就说这孩子胡闹,幸好问一问,否则出了事,日后不被人笑话死。”

说着没好气地问道:“那你说说,你妹妹的驸马要怎样才合你意”

“叔父这话没道理啊,妹妹的夫婿自然要她自己满意才对,我是大舅哥,怎么能说让我满意呢。”

看着他那惫赖样,崇祯气乐了,吹着胡子笑骂道:“这会儿腼腆了,不让你满意,你还不给朕找麻烦啊,说吧,要怎样的才行。”

陈子强嘿嘿笑着,挠挠头小心地问道:“那个叔父咱们是不是那个办几场宴会啊,找一朽年才俊参加,顺便也让勋贵家的孩子加入,让他们玩乐一番,顺便可以看看,妹妹要说看上了,咱们就可以重点调查,适合了再说定亲的事。”

“胡闹,男女七岁不同席,怎能混在一起玩闹。”

崇祯瞪着眼睛说道,陈子强不乐意地嚷嚷道:“怎么是胡闹呀,咱们大明上承两宋遗风,那时候都是这样的,也没见出什么乱子,现在这不过是后人强加给女子的规矩罢了。”

崇祯一呃,说不出话来,两宋时特别是北宋,勋贵之间还真是这样,经常组织子女在一起打马球,玩蹴鞠,确实极少发生不规矩的事,大家都是出身不凡,谁也不敢乱来,给家里惹麻烦。

曹化淳叹息道:“殿下说的都对,可毕竟几百年不曾这样了,冷不伶仃的组织这样的盛事,会被人说嘴的啊,再说公主选驸马可是礼部主持的,咱们要是这么干,那些大臣如何会干休啊。”

“礼部”陈子强拍拍胸口道:“这没问题,我去找老孔去,这不是宗室改革后下一步还要改吗,先从皇室选妃和选驸马开始,娘的,当官不干着正经事,整日盯着后宫干嘛。”

“不许说粗话”

崇祯轻喝一声,实在头疼这家伙,都二十多岁了,还当了侍郎封了爵位了,还是小时候那样无拘无束的性子。

不过也对陈子强的话有了兴趣,他也明白了改革的意思,原本还不习惯陈子强这些稀奇古怪的语言的,久了就习惯了。

“强儿是说这跟变法有关,快和叔父说说,说清楚些。”

曹王两人也大感兴趣,盯着他催道,陈子强乐呵呵的开始解释道:“大明变法最大的顾及乃是官绅的思想,僵化的思想让大家天然地反对,一切跟祖宗成法不一样的事务。那么,什么东西最能打破这固有的思想。”

陈子强问道,然后自问自答道:“移风易俗尔,固然利益是所有人最不愿意被触及的东西,可要是全社会的风气转变了,百姓都支持咱们了,再大的利益也抵不过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因为利益是建筑在百姓愿意付出的基础上的。没了百姓,官绅不过是无根之水,翻不起波浪的,数个捕快就能把他拿下。故而,咱们要整治民风民俗,从皇室开始是最好的,既能引导人民,也不会一下子触及太多人的利益,你们说是这样吗”

第一百九十章 和黄道周赌气

“高明呀殿下不愧是文曲星下凡,这脑瓜子怎么长的啊”

王承恩不禁赞叹道,曹化淳乐呵呵地望着,脸上的褶子都漾开了花,崇祯也是满脸笑意,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神情。

陈子强瞪了一眼王承恩,没好气地说:“老王尽会埋汰人,小爷就是个举人出身,还文曲星呢,被那几个阁老听见,还不被笑话啊,要说,也该说小爷是武曲星下凡还差不多。”

王承恩呵呵笑道:“得奴婢这是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不过奴婢还是要说文曲星啊,这对殿下日后有好处。”

崇祯一听赞许道:“王伴伴这话说得对,这是未雨绸缪的老成之言。”

陈子强一听就明白了,王承恩这话确实有理,对他日后能不能成为内阁首辅极为重要,大明的内阁没有举人进入的先例,这对自己是个硬伤。

有些规矩就是这样,不管你有天大的才能,若是资格不够是不能坐上那位置的,就像后世要看文凭一样,即使你是书呆子,可你的文凭可以,才有加薪升职的机会。

可若是一个人的名气大到天下皆知的地步,你就是没读过书又如何,照样有许多人争着崇拜你,在古代若是被人传颂是文曲星下凡,那谁还管你读过几天书啊。

曹化淳乐呵呵地建议道;“皇上,此事应该让阁老们来一起议议,拿出一套完整的方案来实行,不然,以殿下那懒惰的性子,别把好事情搞成一团糟才是。”

“老曹你越来越坏了。”

陈子强怪叫着,曹化淳才不理他呢,望着皇帝等候回复,崇祯点点头道:“让人去宣阁臣们吧,把这事定下来,正好由平江侯府先办一场宴游试试,地点就在城外的皇庄吧,快到密云那边有个皇庄朕去过,风景很好的,就赐给仁儿吧。”

陈子强一听嘟囔道:“叔父就是偏心眼,我都没庄子呢,就知道赐给我儿子,您也想想侄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