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凤依依站在军粮作坊的门口,向里望去。作坊的院子里搭起了一排排高大的晾架,晾架上挂着一缕缕洁白柔韧的挂面。
掌柜姜武正背对着凤依依,认真地给新招来的伙计讲着:“看见没有,这制作挂面的第一道工序就是和面,面和的好赖直接影响到挂面的口感,千万马虎不得。记住,和面的时候要加入适量的盐,你那个得再多放些,唉,这就差不多了。和好的面得放在一边醒一会儿,大致一刻钟吧。然后要象这样搓成条儿,再放入一些油,防止它们粘在一起。然后象这样把这些面条绕在竹扦上,二次醒面,拉抻面条,三次醒面后,就可以挂到晾架上晾晒了。大家伙儿都看清喽,记住喽,咱这挂面可是给大禹的戍边将士们吃的,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
姜武说完转过身来的时候,刚好看见了站在门口的凤依依,他赶紧跑过来恭敬的行礼道:“小姐,您来了。”
“嗯,姜武,最近作坊的情况怎么样”凤依依近来一直忙着布料铺子的事情,已经有一段时间没到军粮作坊来了。
“现在正是忙的时候,吕校尉吩咐要多生产一些光饼、炒面和挂面,要在年前运送到各个大营里。您看,最近又新招了一批人手。”吕校尉是军需官,一直负责与姜武接洽。
“嗯,最近大家辛苦了,等忙过这阵子,就可以过年休息了。”
凤依依来到为她专门准备的房间,查看完姜武递上来的帐薄,对姜武和作坊里的伙计们进行了一番表扬和鼓励。正当她要离开的时候,宁世子优哉游哉地踱了进来。
凤依依给宁辰行礼:“民女参加宁世子。”
“免礼,免礼。小丫头,我刚刚去了凤记,赵掌柜说你来这里了,我便找了来。”
“宁世子找民女有事”
“嗯。下个月是我母亲的寿辰,太子妃娘娘派人送来了一块贡品料子,我想请凤记为我母亲赶制一件寿宴时穿的礼服。”
在宁辰之前,定国公夫人还育有一子一女,可惜都没能活到成年。丧子之事对国公夫人打击很大,直到宁辰出生后才好了些,以后又诞下了女儿宁馨。国公夫人对这一双子女极为看重,百般呵护。宁辰和宁馨对母亲也是昏定晨省,十分孝顺。
听了宁世子的话,凤依依心中一动:寿宴礼服若是能为定国公夫人设计缝制出一件出彩的礼服,这就等于在樊城的顶级贵妇圈里做了一次不花钱的广告呀
“承蒙世子看重,凤记定会为国公夫人用心裁制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