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凤依依正趴在书桌上认真地设计着她的新款文胸,李嬷嬷一脸高兴地走了进来。
“依姐儿,睿王爷让人送来了活鲤鱼。你看,你是想吃清蒸的呀还是想吃红烧的”
噢,又送东西来了。凤依依放下手中的毛笔,用小手托着腮帮子,“嬷嬷,您看麟儿和弥生那两个孩子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吧。”
“行,我这就去做。你就是吃的太少了,什么时候你能象麟哥儿那般吃饭,我就放心了。”李嬷嬷念叨着走了出去。
凤依依心想:象麟儿那样,我还不得变成小猪了。
自从上次平安归来后,睿王爷便隔三差五地让人往凤宅送东西。皇上赏下来的贡果、难得的野味、昂贵的活鱼。说实话,这阵子,凤宅人的嘴都吃刁了。
看着这些东西,凤依依的心情是复杂而矛盾的。纵然是在前世被欺骗和背叛熄灭了爱情之火,变得冷心冷肠了。
可每当夜深人静时,她的脑海中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在坠落等死时,那从天而降、狂喜激动的俊颜;那为了救她,以手臂拦挡毒蛇的瞬间;那深谷暗夜中宽厚而温暖的胸膛
凤依依觉得自己的脸在发烧、心“咚咚”的跳着。对于萧璟的心思,她看得明白。可是,她和睿郡王之间能有未来吗
多年的商海沉浮与搏杀,早就将凤依依打磨成了一个擅长理性分析和全面思考的人。
莫说是古代的帝王之家,就是现代社会那些有了些地位和钱财的豪门,对于出身不那么高的儿媳妇都是百般挑剔,各种约束的。
睿郡王萧璟是货真价实的皇族贵胄。退一万步讲,就算萧璟能说服了皇家,明媒正娶她为正妃,那么以后呢难道真的要把一生都消磨在那个四角小天地里,作一只金丝雀吗
还是说大禹皇家能允许一个郡王正妃,整日抛头露面的与男人打交道,建立起她的商业帝国,实现“货行天下,人走四方”的理想呢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凤依依垂下头,闭了闭眼睛,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算了吧,道不同带着一丝怅惘,她轻轻地关闭了微微有些松动的心门。暗叹到:时间能改变一切,也许以后,他能遇到合意的好女子;而我的这一世,还有可能遇到合意的好男子吗
从此后,凤依依更是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凤记的发展上,以此来冲淡心中的惆怅。睿郡王的几次相邀,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即便是两人相见,她也表现的客气而疏离。
这一切,都让从没有过恋爱经验的睿王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怀念着两人在山谷里随意而亲昵的相处;怀念着凤依依或蛮横或娇嗔的模样;怀念着寒夜中满怀的温香
堂堂的大禹战神、玉面修罗睿郡王,每天都在愁眉苦脸地进行着“三省吾身”:我哪里做错了或者做的不够好要怎样做才能让依依明白我的心意
与睿郡王相比,宁世子这段日子过的倒是踏实了不少。他琢磨着:看来,小丫头对子熹也没什么特别特别的地方哈。我就说嘛,他那个冰块脸怎么可能招女孩子待见。可是,貌似我也没招人家待见呐,请了人家好几次,人家都不来。哎,真是“女人心海底针”呐
不管睿郡王和宁世子两个大男人怎么在那儿整日的瞎琢磨,凤依依的日子过的可是忙而又忙。她根据主顾们的反馈,将产品的设计进行了重新定位,分成了三大系列。
第一个系列是“尖叫的青春”,以小号文胸为主,多配三角小内裤,主要是给象她一样,刚刚长出小桃子的小姑娘们穿的。
这个系列里卖得最好的一款是“深情米老鼠”。两个杯罩上,一个绣着害羞回眸的明妮,一个绣着举着鲜花、大献殷勤的米奇。漂亮的文胸配有同款的小内裤。
还真别说,不少小姑娘在看到这个系列后,果真都发出了尖叫声:“这是我的,谁都别跟我抢。”
到后来,华幔小筑的店员们对小姑娘们只要货一拿到手,就紧抓着不放的样子,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魅惑的午夜”系列,以中、大号为主,配三角或平角小内裤,主要是给年轻少妇穿戴的。这个系列是三个系列中,装饰品最多的,刻意制造出一种“香艳、魅惑”的感觉。
凤依依觉得汉民族在这方面受传统礼教的束缚太多,天性受到压抑,远不如少数民族来到热烈而直率。
这个系列中的爆款是一款民族风缀雉鸡毛、加杯垫的文胸。小裤裤上也同样缀着五彩的雉鸡毛饰品。
因为漂亮的雉鸡毛有限,所以这一款属于“限量版”。据说,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甚至被一些“聪明的黄牛”炒到了十两银子一套。
“经典重现”系列主要是给那些上了些岁数的夫人们设计的。多采用全杯罩、加杯垫设计,搭配相对保守的平角裤,甚至是五分裤、七分裤。面料选用了柔软舒适的丝、绸;刺绣图案也是迎合当家主母们求富贵、保平安的心理。
上了岁数后,难免会下垂。穿上这款文胸后,受到托举和收拢,显得比之前丰满、挺拔了许多,让人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青春岁月。这也是“经典重现”系列名称的由来。
对于一些女眷众多的豪门大户,凤依依也提供上门服务,带着产品去到那些宅门里,供女眷们挑选。同时,借着这个机会向古代女子们传授一些保健的知识。
乳腺增生在古代也是一种常见病,古代的医疗条件有限,不少女孩子又羞于启齿,疼的时候又难受又害怕。
凤依依给她们讲授了一些基本知识,教她们如何给做按摩;做保健操;如何自查一些疾病。一时间,凤依依成了不少小姑娘、少奶奶的“知心姐妹”。
老实说,文胸和内裤的利润是相当可观的。即便在很久以后,凤鸾依然记得第一次结算的时候,从未对依姐儿产生过怀疑的她,在听到依姐儿报出的数字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依姐儿,你再好好算算,别是算错了吧。”
凤依依得意地抖动着小肩膀,“姑姑,依依的本事您还不知道,一点儿错没有,就是这么多”
“天呀,这、这利润比霓裳坊还多那么老些呐”
“这就叫一招鲜吃遍天嘛。姑姑,您想想,那文胸也好,内裤也好,能用多少面料。而且好多面料还是咱们霓裳坊裁衣服剩下的边角碎料,根本就不值钱。可是,经过我的魔法之手”,凤依依说着做了一个哈利波特的动作,“就变成银子啦。”
凤鸾笑得合不拢嘴,“嗯,我们依姐儿还真有点石成金的本事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凤依依决定提拔崔嫂子当华幔小筑的店长。这崔嫂子是第一批来霓裳坊当女伙计的人,她的男人也是凤记的老人儿了,现在给姜总柜当助手。
起初,崔嫂子的婆婆是不大愿意儿媳妇来凤记干活的,总觉得一个女人家出头露面的不体面。但崔嫂子喜欢这种和人打交道,凭本事挣银子的生活,不想成天只围着锅台转。
好在崔大哥为人开通,帮着说服了母亲,崔嫂子才有机会成为了第一批女伙计,在霓裳坊的二楼上工。
崔嫂子很珍惜这个机会,她吃苦耐劳、手脚麻利、勤学好问,不久就成为了那一批人中的佼佼者。先是通过竞争,被选进了华幔小筑,后又被提拔成了店长。
崔嫂子的婆婆原本就对儿媳妇去凤记上工不那么抵触了,等崔嫂子当上店长后,更是一改之前的不愿意,变成了全力支持。
崔嫂子累了一天,回到家刚想做饭,婆婆就走了过来,“哎,搁下,搁下,我来,我来。累一天了,你快去歇歇。”
崔嫂子刚想给孩子缝缝补补,婆婆就走了过来,“哎,孩子的事儿你甭管,有我呐,你去歇歇。”
崔婆婆这么做,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现在,儿子和媳妇都能给家里挣银子,媳妇挣的也不比儿子少多少。老太太手里有了银子,心里就畅快了。
以前,她老觉得女人抛头露面的不体面。可当婆媳俩一起上街的时候,她发现有不少有钱人家甚至是官家的夫人小姐,都和崔嫂子有说有笑的。在合适的情况下,崔嫂子也会把她介绍给那些夫人:“这位是我的婆母。”这让崔婆婆觉得很有几分体面。
再加上崔大哥和崔嫂子都很孝顺,会办事,没少给老太太买东西。崔婆婆出门的时候,每当街坊四邻问起,她总是明里责备、实则显摆地说道:“你看看,这褂子是媳妇新给我扯的;这簪子是儿子刚给我买的。哎,这些年轻人呀,就是不知道心疼钱。”
街坊四邻听了崔婆婆的话自是羡慕:“老姐姐,你可是个有福哒。儿子、媳妇都能挣钱。诶,这一个月下来,能得不少呢吧。要是那凤记再有招人的好事儿,咱们一块儿住了这么些年了,你可得多关照关照老妹妹我呀,我家那几个孩子也想有那挣钱的机会呢。”
崔婆婆听了更是得意:“好说,好说。现如今,我那儿子和媳妇都是管事了,跟东家凤小姐都能说得上话啦。”
其实,来凤记上工的女人里,经过一段时间,不少人在家中的地位都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了变化。
以前,她们也是一天忙到晚,要操持家务、要照顾老人和孩子,累得腰酸腿疼的。可这些辛苦而繁琐的劳动,因为没能为家庭带来直接的经济收入,都被忽视了,价值直接归了零。
现在,她们和男人一样,走出家门,上工挣钱,每到月底便能为家里带回白花花的银子,改善家庭生活。因此,很多女人在婆家人眼里不再是光会“出”,而成为了有本事“入”的人。也因此而受到了更多的尊重。
这些女人不但在婆家提高了话语权,就是平日里自己想买点儿什么,或是逢年过节想给娘家捎点儿什么,也不用再手心朝上、看人脸色了。
在日后的凤氏商业集团里,更是涌现出了不少有着更强自立意识,办事不让须眉的高级女性管理人员。这一点,就连凤依依都是始料未及的。
华幔小筑开业后不久,凤宅便迎来了两桩喜事。这头一桩便是凤鸾和姜总柜的婚事。
给凤依依操办了体面的不能再体面的成人礼后,凤鸾的一颗心也算彻底放了下来:我的依姐儿长大成人了。
经过上次姑侄二人开诚布公的谈话,凤鸾接受了凤依依的建议,找到了姜国祥,述说了自己的心事。她的心中始终是有一些小疙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