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家大老爷贾成仁拿起一个茶盏正要掼下去,却发现是个值钱的,于是便硬生生地扯住了已经举到了半空中的手,用眼睛四下里寻找着,却发现便宜的都已经被砸碎了。虽然是在盛怒之中,但他到底还是没舍得将手中的茶盏掼到地上,而是狠狠地墩在了桌子上。
就在这时,随着一声“哥”,从门口进来了一个年轻的女子。这个女子便是贾成仁的亲妹妹、叶良妃亲哥哥叶茂盛的正室妻子-贾晓芸。
“哥,你这是干什么。摔来摔去的,还不都是自家的东西。”贾家是商贾世家,对银子一向精于算计。
贾晓芸说罢,便冲着屋中几个缩着脖子的丫鬟嚷道:“都杵在这里干什么,还不赶快收拾了。一个个都是些没用的”
几个丫鬟手脚麻利的收拾好地上的碎瓷片,重又上了新茶,在贾晓芸的示意下,蹑手蹑脚地退了出去。
“哥,你打听清楚是谁盘下了那铺子”
“哼,就是因为打听清楚了,我才这么生气”
“是谁呀”
“哼,你猜都猜不到,是睿亲王妃。”
“啊,睿亲王妃”贾晓芸摇着脑袋,咂了咂嘴儿,“嗯,这才真是到了嘴的鸭子飞跑了。睿亲王妃,哎,这倒也不奇怪,她原本也和咱们一样是个商户人家罢了。”
说到这里,贾晓芸又撇了撇嘴,酸不溜丢地嘟囔着:“哥,你说这人的命怎么就那么不一样呢都是商户家的女儿,你看看那睿王妃,又是县主又是王妃的,哎,要多风光有多风光那睿王爷是什么人,大禹的战神、皇后的儿子,迎亲的时候竟然肯亲自把新娘抱进花轿。大禹的男人多了去了,有哪一个能做到这个份儿上的哎,想当年-”
“行了,行了”,贾成仁不耐烦地打断了贾晓芸的唠叨,“你也别老提那些有的没的了。现如今,叶家已经与往日不同了,你也多花些心思在叶茂盛身上,别老让他没事就往花街柳巷里跑。”
“哼,腿长在他身上,我有什么办法”贾晓芸气恼地嚷道:“刚得了点儿势,哼也不想想,当初是谁出钱出力的。”
听了贾晓芸的话,贾成仁面色一沉,开口训斥道:“这话以后莫要再说了,记住了,咱们现在和叶家是绑在一根绳子上的,要好都好,要糟都糟。”
“哥,这道理妹妹我省得。”
贾成仁烦躁地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以后多管着点儿自己的嘴。哎,忙活了半天,倒是为别人做了嫁衣裳。咱们以往的那些法子又不能用在睿王妃身上,嘿,真他娘窝囊”
贾家本是一户普通的商贾,主要经营茶叶和酱货。虽说手里也有几个钱儿,但在京城这种地方实在是算不得什么。
早些年,叶家不过是个小吏之家,用起银子来捉襟见肘。贾家相对阔绰,但身份低微。就这样,贾、叶两家取长补短,成了亲家。
事情的变化还要从叶媚被太子萧世擎看中,带入太子府说起。有着商人灵敏嗅觉的贾成仁从这件事上嗅到了“利”的味道,便开始刻意交好原本不被他看重的叶家,前前后后给了叶家和叶媚不少银子。
贾成仁知道争宠这种事情,不但需要年轻、貌美、心机与手段,还需要大把的银子。越是高门大户,银子越是不禁用。他决定赌上一把,狠砸银子,扶持叶媚。可以说,他在叶良妃上位的过程中用银子立下了大功。
另外一个在扶持叶良妃上位的过程中功不可没的人便是叶良妃的妹妹叶妩的相公-邱少华。
叶媚进入太子府后,虽然起初只是个良妾,但叶家的眼光已经开始向上翻了,有不少不得门路的人家也想借着这根藤往上爬。于是,叶媚的亲妹妹叶妩便嫁给了有六品官职的邱少华。
邱少华身材伟岸、相貌英俊,没有太深的背景,他能坐上六品官全靠脑子好使和四处钻营。在叶良妃与皇后、舒德妃等人的心机较量中,邱少华给她出了不少剑走偏锋、很有效果的“妙招”。可以说,他在叶良妃上位的过程中用脑子立下了大功。
现在,叶良妃一人得势,邱家、贾家也都跟着“鸡犬升天”了。
叶茂盛以“火箭提拔”的速度已经做上了吏部正四品的官职、邱少华也提升到了正五品的官职。
贾家是商人,借着叶良妃的势也赚了不少银子。他们早就想涉足利润丰厚的餐饮业。可惜商街上的那几家酒楼都有深厚的背景,他们不敢动,寻来寻去便寻到了同和兴头上。
本来这次贾成仁已经给同和兴少东家设下了一个局,骗了他大笔银子,想以此逼倒同和兴。没想到的是,同和兴的少东家竟然病死在了异乡。这下子,贾家更乐了。他们纠结了官府、地痞和债主,为同和兴的快速衰败“贡献了力量”。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了,谁知半路竟杀出了一个程咬金,摘去了桃子。
“大哥,相公下了衙就过来。哼,就这么吃了个闷亏,我总是觉得心口闷得慌。”贾晓芸气哼哼地说到。
“切不吃又能怎么样你敢去和睿亲王妃争吗到底是商户出身,这手可是真够快的,稍一疏忽,事情就办完了。哎”
晚上,叶茂盛、邱少华和叶妩,前后脚来到了贾家。随同叶茂盛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个高瘦的男子。
贾成仁看见高瘦男子,满脸堆笑地客气道:“哎呦呵,三爷稀客,稀客,快请进,快请进。”
“小弟可是有日子没来京城看望大爷了,大爷一向可好”高瘦男子也客气的向贾成仁拱着手。
“哎,一言难尽呀”,贾成仁叹息了一声,又转向屋中的丫鬟:“快给几位老爷上茶,上良妃娘娘从宫里赏赐下来的好茶。”
吩咐完丫鬟,他向着屋中的男男女女说道:“今儿个一大早,这喜鹊就在枝头叫的欢,果然是贵人们都到了。得月楼最近又推出了新菜式,我已经定下了雅间,咱们一会儿就去尝个鲜吧。”
几个男人分宾主落座聊着天儿,叶妩和贾晓芸也凑到了一起,八卦着京城里的小道消息。
随叶茂盛一同前来的高瘦男子叫叶潜,是南州叶家的三老爷。
当年匡、杜、叶、申四大家都紧随着陇西高家,号称“四大金刚”。他们的买卖遍布大禹,各有所长。凉州匡家主营粮食、油料这一块,最得高家看重。南州叶家则掌握了不少茶肆、酒楼、赌坊,为高家源源不断地输送了大批银两。
后来,随着以骁亲王、高贤妃、高尚书等人为靠山的高家的覆灭,昔日镶金缀玉的匡、杜、叶、申四大家也都相继倒下了。
原本京城里的叶家只是个小吏,属于叶家旁枝的旁枝的旁枝,根本入不了南州叶家的眼。随着叶媚进入太子府,京城叶家这才渐渐巴结上了南州叶家。
人常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话果然不假。京城叶家的女儿在太子面前日渐得宠,没有多少时日便由良妾晋封为了夫人;而原本如日中天的南州叶家却在“辛卯之变”后成了过街的老鼠。
南州离京城很近,是叶家的大本营。也许是看了太多“今日王侯明日囚”的变故,与总是抱着“天高皇帝远”心态的其它三大家不同,南州叶家的行事更为小心谨慎。
再加上叶夫人在太子耳边的枕头风儿,在改朝换代、四大家被清算的时候,虽然叶家的主枝被撸的差不多了,但旁枝却幸存下了大部分。
常言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叶家虽然倒了,但他们还保留了不少人脉关系,甚至藏匿了财产。原有的利益集团倒台后所留下的空白,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劫后余生的南州叶家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韬光养晦后,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得月楼的雅间里,贾家大爷贾成仁、叶家三爷叶潜、叶茂盛和妻子贾晓芸、邱少华和妻子叶妩,团团而坐,谈笑风生。
借着酒劲儿,有些喝高了的叶茂盛冲着桌子上的众人说道:“那高家,当年也不过是因为襄赞过先帝,又出了个妃子和亲王。如今,娘娘年纪轻轻就成了良妃,十二皇子也甚得皇上宠爱,将来的事情谁又能说的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