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65(1 / 2)

,心中多少也有几分自得,道:“其实这一次戴喜如此大胆,主要是齐国和楚国在背后做推手。”

“齐国和楚国”吴杰想了想,开口道:“莫非是和我们大魏有关”

魏罃点了点头,露出了孺子可教的表情,道:“不错。被戴喜所杀死的宋侯,前不久才刚刚前来朝见寡人,寡人已经和宋侯说了,只要宋国能够如同卫国一般投效寡人,那么寡人自然能够保宋国上下平平安安,可是这个戴喜嘿,不识抬举”

吴杰这一听,总算是弄清楚了来龙去脉。

卫国和魏国,读音虽然相同,但是国势完全不同。魏国现在是天下霸主,而卫国只不过是在魏国羽翼下瑟瑟发抖的一个小附庸国。

根据历史的记载,卫国后来甚至还取消了自己的国号,自我降格成为魏国的一名封君,等于是被魏国完全吞并了。

既然魏罃摆明车马希望宋国成为第二个卫国,那不就是想要宋国当魏国的附庸国么。

看起来被杀死的宋侯应该是倾向于同意,而杀死宋侯谋朝篡位的这个宋国司城戴喜则是一个反魏派,所以戴喜在暗中取得了齐国和楚国的支持之后就立刻发动,趁着魏国还没有出兵控制宋国之时抢先一步夺取了宋国的大权。

想明白了之后,吴杰顿时就提醒道:“若是如此的话,大王接下来出兵宋国,恐怕会被齐楚两国所阻挠啊。”

魏罃哼了一声,道:“无妨。如今齐国正是国丧期间,齐候因齐又在我大魏之中为质子多年,非常清楚大魏的强大,他是不敢轻易和大魏对抗的。没有了齐国只有一个楚国的话,那就完全不足为虑了。”

魏罃说话的时候自信满满。

吴杰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大王,不要忘了秦、韩、赵三个国家,这三国虽然都被大王击败了,但是难保心中没有怨言。以臣之见,大王应该派出使者说服赵国一同出兵,赵国只要一出兵那么韩国必然也会跟随,如此一来三晋齐发,即便是秦楚齐三国联手,也不足为虑了。”

魏罃眉头微微一皱,看了一眼吴杰,道:“这些事情寡人自然会和中山君商议,你只需要安心当好你的使者便是了,明白了吗”

魏罃的语气有些严厉,明显透露出了不高兴的意思。

吴杰心中暗叹,知道这位大王自从成为了夏王之后已经膨胀了,多多少少有了几分目空一切的意味在里面,像吴杰这种魏国可能会有风险的说法,是魏罃现在听起来觉得很扫兴的说法,自然就不会被魏罃所采纳。

吴杰低下了头,对着魏罃道:“大王教训得是,臣明白了。”

第334章 舅舅江君第三更

当从宫殿之中走出来的时候,吴杰的心中多少有些恼火。

“妹的,少爷好心提醒你,你竟然还摆出这副态度”

作为一个现代人,吴杰的心中对于君主制一点都不感冒,好在这个时代也不需要动不动就下跪磕头,所以吴杰对当一个臣子这件事情倒也不算太反感,行个礼嘛就当是和领导打招呼了,也差不多。

但问题在于,如果你的领导是那种完全不懂事情,然后还偏偏喜欢指手画脚自以为是的家伙,这个其实就挺烦的。

就好像现在的吴杰,明明已经意识到了一个反魏同盟正在悄然组建并且成型,但却无能为力。

进谏也不是没有进谏过,前几天找了太子魏申,今天又当面和魏罃谈了,可是人家不信啊。

对于现在的魏国人来说,大抵就和后世美帝人民的心理一样,老子天下第一,老子怕谁

但问题在于,你魏国可没有太平洋和大西洋这双重天险作为保护啊,你魏国的首都大梁城是特么位于中原腹地的平原,所能够凭借的就是那几条只要有船就能够渡过的河流。

战国后期秦昭襄王动不动就让白起包围一波大梁逼得你魏国割地求和,不就是因为你魏国大梁城的地形烂到这种地步吗

吴杰越想越是不爽,最后化作一声叹息。

“算了算了,好言难劝该死的鬼,爱咋咋地吧。”

不管怎么说,当一天和尚就要撞一天钟,眼下吴杰的问题应该是要想办法解决宋国。

想要反对魏国,一个国家是肯定不能成事的,必须要几个国家联合起来搞同盟才行。

既然有一个反魏同盟,那么就应该有一个带头大哥。

“这个带头大哥是谁”吴杰开始开动自己的脑筋。

毫无疑问,从目前来看,秦楚齐三个国家是比较有实力的。

齐国方面,齐候田午刚刚挂掉,田因齐刚继位的话一个毛头小子应该是支撑不起这种大局的。

秦国的话,如果以后世人的眼光来看肯定以为是这个,毕竟逢泽之会这种捧杀的计策也是秦国左庶长商鞅搞出来的,但吴杰知道秦国并不是。

从历史上来看,为了对抗春秋时代的晋国和战国时代以魏国为首的三晋,秦楚之间的同盟是长期存在的。

但同盟也有主次之分,常年被晋国和魏国吊打的秦国显然并不够资格,只有屡战屡败但是每次都能够和晋国魏国打得天昏地暗的楚国才是真正的带头大哥。

秦国是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强大了起来,然后再吞并了巴蜀,这才终于完成了小弟的逆袭,成为了战国后期的超级霸主。

眼下商鞅变法不到一年,秦国现在还是弱鸡一个,所以

“所以就是楚国在背后搞鬼了。”吴杰捏着下巴得出了结论:“那么,得好好注意一下这个楚国才行啊。对了,我这具身体的母亲就是出自楚国三大家族之中的昭氏吧这么说的话,现在的楚国令尹昭奚恤好像还是我的表舅呢”

楚国都城,郢都。

一辆马车缓缓在楚王宫的正殿高台之前停了下来,马车之上走下一名中年男子,只见此人宽袍大袖,年纪约莫四十来岁,颌下长须及胸,行路之间颇具风度。

这便是楚国重臣,楚国三大家族之首昭氏一族的家主、现任楚国令尹、江君昭奚恤了。

昭奚恤来到大殿之中,朝着坐在上首王位上的男子行礼:“臣昭奚恤见过大王。”

坐在上首王位的这名男子年纪将近四十,脸庞颇为红润而富态,一双眼睛小小的,微笑的时候会自然的眯起来,显得相当的平易近人,是那种很容易让人产生好感的人。

但只要是后世历史上对楚国历史比较感兴趣一些的人都会知道,这位楚宣王熊良夫,那可是楚国几百年历史中至少能够排到前三、甚至有希望和那位楚威王竞争一下第一的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