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杰的身体很酸,很痛。
那一夜的激战对于吴杰来说,实在是消耗太大了,吴杰觉得自己到了齐国之后没有几个月半年的调养,估计是恢复不过来的。
至于周围人时不时投来的钦佩目光,吴杰早就习惯了。
优秀的人走到哪里都是众人的目光焦点,这个东西是千百年来被无数人才证明过的、颠扑不破的真理。
我也想低调,可是实力不允许啊。
但不管怎么说,吴杰的心情都还是很愉快的。
能活下来,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接下来,只需要去齐国看看将来的妹夫呸呸,什么妹夫,我是去看看那个传说中的齐国究竟有没有这么牛逼,对,就是这样的。
即便进入了宋国之中,吴杰也没有让队伍放慢速度。
逃离了魏国,只能说是逃亡路程完成了一半,接下来还需要穿过宋国抵达齐国境内,整个事情才算是最终结束。
“我们去陶邑,然后从那边走大野泽北上,接着到齐国平陆,就真正安全了。”在这一天黄昏休息做饭的时候,吴杰对着面前的几名吴氏家族核心们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吴杰如今已经是整个吴氏事实上的主心骨了,对于吴杰的意见即便是吴通也不会表示反对,不过一些疑问自然也是必要的。
“魏国人会不会要求宋国将我们拿下”这也是众人如今最为担心的一点。
说起来很奇怪的是,众人如今已经进入宋国一天多的时间了,但是宋国那边却依旧是没有任何的反应。
他们并不知道的是,此刻宋侯戴喜也在为这件事情头疼呢。
虽然大部队追不上吴杰,但是对于那些极速赶路的使者们来说,这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戴喜正在接见刚刚赶到的魏国使者。
“宋侯,我家君候已经说了,吴杰如今是大魏最大的罪臣,若是君候纵容吴杰从宋国的领土上经过,那么便是对吴杰的包庇到那个时候我家君候必定杯,宋侯当好自为之”
魏国使者硬梆梆的甩下了一番狠话,然后才被戴喜打发离开。
戴喜揉着太阳穴,陷入了思考之中。
一旁有宋国大臣道:“君候,魏国虽然刚刚被大宋击败,但魏候的这个要求君候还是要谨慎应对才是啊。”
这些宋国大臣话语之中的暗示戴喜当然是明白的,别看宋国刚刚联合赵、楚、齐三国一起击败了魏国,但是魏国和宋国之间的体量差距依旧是无比巨大的。
若是因为吴杰而触怒了魏国,等到魏国又一次发兵前来攻打的时候,谁又能够保证赵楚齐三国一定会再度来救呢
没有了这三大强国的援助,那么宋国在魏国面前其实就是一块躺在砧板上的肉罢了
这就是为什么魏国明明才在宋国陶邑外吃了一场败仗,但是魏国使者依旧能够在戴喜面前如此嚣张的底气所在。
国强则外交强,这句话可不是说说而已。
戴喜叹了一口气,从面前的桌案上拿起了几份简牍,朝着说话的宋国大臣示意了一下:“你们说的这些本侯岂能不知但是现在这个吴杰的事情可没有那么简单啊。楚国人刚刚派来了使者,要求本侯将吴杰交给他们。对了,还有这个齐候,他说吴杰的妹妹是未来的齐候正夫人,要本侯一定要把吴杰送到齐国。如果本侯没猜错的话,赵国的使者恐怕这两天也要到了,你说说,本侯现在该怎么办”
大殿之中顿时变得一片安静,宋国大臣们面面相觑,一时间都没了主意。
戴喜苦笑一声,有些无奈的敲了敲桌子,道:“这个吴杰,果然每次都是麻烦你们都来说说,本侯究竟该如何处置他”
第422章 君候,我想和你谈笔大生意第二更
在短暂的思考之后,宋国大臣们纷纷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君候,臣以为应该直接将吴杰拿下,然后送到魏国去。毕竟吴杰这一次的逃跑可是在魏候的脸上狠狠的打了一耳光,如今魏候心怀怒气正要找人发泄,若是我们放吴杰离开到其他国家,那么等到魏候大怒率兵来攻,大宋岂不是等于为吴杰挡灾了”
虽然魏国中人明里暗里还是称呼魏罃为大王,但是魏罃已经公开取消了王号,所以在宋国这样的外国自然就不会再有人称呼他做魏王了。
但宋国毕竟是刚刚战胜了魏国,所以这名大臣的建议也是很快就遭到了其他人的反对。
“简直胡闹大宋可不是魏国的附庸,若是魏王一开口我大宋便要乖乖将人送上,传出去的话我大宋颜面何存要我说,楚国素来和我大宋亲厚,这一次不妨就将吴杰交给楚国,这样的话也能让楚王承情,若是魏国前来攻击大宋,有楚国的支援我大宋也无须惧怕。”
“荒谬,荒谬依我说,还是应该将吴杰交给齐候。岂不闻夺妻之仇不共戴天,既然那齐候心心念念的想要迎娶吴杰之妹,若是大宋将吴杰送到楚国,那岂不是同时得罪了齐国和魏国不妥,大大的不妥。倒不如让吴杰去齐国,这样一来的话齐国自然是大宋的臂助,而楚国原本就是魏国的死敌,魏国若是攻击大宋楚国也必然来援。如此大宋又了齐楚两国之助,魏国又有何可惧哉”
众多宋国大臣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整个宋国的朝堂吵成了一团。
戴喜这些就真的有些无语了,原本还指望这些家伙能够给自己出点主意呢,这下倒好,一个个的自己先吵成菜市场了。
“够了,都给本侯闭嘴”戴喜十分恼火的拍了一下桌子,总算是中止了众多宋国大臣的讨论。
等到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之后,戴喜哼了一声站起来,道:“此事容后再议,先让人盯着吴杰,看着他的动向便是”
对于戴喜来说,吴杰现在就是一个烫手山芋,如果可以的话,戴喜巴不得吴杰识相一点赶紧离开宋国的领土,然后爱去哪都行。
虽然之前戴喜和吴杰也有一些恩怨,但是在眼下这种情况来说,那些小小的口角倒也不算什么了。
戴喜想当一只鸵鸟,把脑袋埋在沙子里,对外界的一切不闻不问。
然而戴喜注定是要失望了,因为吴杰早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走,我们进陶邑去,拜访一下这位宋侯。”
俗话说得好,敌人不来找我,我们就去找他。
听到吴杰这个决定,吴氏众人无疑吃了一惊。
吴通第一个开口:“杰儿,你这个想法很危险啊。”
有了吴通这句话,众人自然是纷纷跟上,一片反对之声。
吴杰哈哈一笑,打了个响指:“放心吧,相信我,如果我们不去陶邑,那才是会真的出问题。”
在吴杰的坚持下,吴氏的逃亡者们朝着陶邑而去。
“什么吴杰朝着陶邑来了”当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戴喜感觉自己的头越发的痛了:“他到底要来陶邑干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