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兴起,干脆用匕著敲打着面前的酒爵,开始唱起歌谣,和乐声及舞步应和。
这其实有些失礼,但是此刻大厅之中没有任何人去在意这个,吴杰也是面带微笑的看着这一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面前的这些人,也都算得上是吴杰的生死战友了。
吴杰的目光在众人的脸上一一的看了过去。
吴通,吴杰的父亲,被齐候田因齐任命为博闻大夫,也就是后世的国务顾问,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闲职,吴通今后可以完全退居二线,安心享福了。
陈林,这位一直以来都颇受吴氏父子信任,并且也出色完成了任务的吴氏心腹家臣则被吴杰任命为相邦府的御史,职责大致相当于吴杰的秘书长。
张洪,这是一位作战勇猛而出名的吴氏家臣,他的职位为齐国偏将,暂时负责卫戍临淄城之中的四座城门。别看只是偏将,但毕竟是国君脚下的臣子,外放的话当个郡尉甚至郡守也是轻轻松松的。
另外一个功臣,胡人将军丘林洛也同样被任命为齐国偏将,负责统领麾下的五百骑兵,目前这支骑兵被划归吴杰的相邦府,所以丘林洛实际上也就等于是吴杰的随身护卫将军。
对于丘林洛的这个任命,其实吴氏之中也是有人表达了一定的担忧,但吴杰对此并不以为然。
虽然是个胡人,但是在大闹大梁城的那一个晚上所发生的事情,以及整整一千五百名胡骑为了掩护吴杰撤退而付出的生命,已经足够证明丘林洛这些胡人们对吴氏一族的忠诚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批吴氏的心腹老人们,吴杰也都各有安排,整个相邦官邸的架子暂时就由这些人给撑起来。
当然,作为一国的相邦,吴杰不可能仅仅依靠这么点人来治理齐国,而且他将来也需要许多可靠的人帮自己去坐镇齐国各地,眼下的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安排罢了。
这是一个充满了欢愉的夜晚。
第二天,吴杰就正式的走马上任了。
对吴杰动向最为关注的自然是在齐国政坛之中混的大臣们,在暗地里也是有着不少的议论。
“对于大齐这位新相邦,贤兄可有何了解”
“为兄确实有所耳闻,这位吴相,那可是一个狠角色啊。”
“啊究竟如何一个狠法”
“你可知道,那魏国的两任先相邦,都是被我们这位吴相弄垮台的。”
“什么竟有此事”
“那是。你是不知道,这位吴相年纪轻轻,但却屡立战功,还在政坛之上数次搅起血雨腥风。公叔痤你应当知晓吧,那可是执掌魏国数十年的大权臣,却被吴相率军直接踏破了公叔痤的府邸,迫使公叔痤不得不低头中山君你知晓吧,那可是魏候的叔父,却被吴相悍然命人击杀于湖邑之中”
“嘶,想不到这位吴相竟恐怖如斯既然他如今来到了大齐,那我等岂不是”
“唉,是啊。这位吴相如此年轻气盛,加上又和君候联姻,想必是得到君候的全力支持,这时候若是谁胆敢跳出来和他做对,那便是自寻死路啊。”
“那我等不去招惹他,也便是了。”
“怕就怕我等不去招惹他,他却也自行寻上门来啊,你知道吗我从宫里听说了,吴相对于魏国李悝和秦国商鞅的变法颇为推崇,似乎想要在我们大齐行那变法之策”
“什么,变法这这、这如何使得啊。”
“嘿,在这吴相的心里,怕是没有什么使不得之事呢。”
“那以兄长之见,我等应该如何是好”
“还是应该召集一些同僚,早做计议才是啊。”
诸如此类的议论,在临淄乃至于齐国其他几座重镇之中悄然进行着。
但吴杰的做法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吴杰除了接手和熟悉各项公务之外,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让人从各个部门调来大量的历年资料,尤其是是关于军队、经济和民生方面的,然后完全沉浸其中。
至于什么政坛风暴,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之类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
慢慢的,所有人的心也都放了下来。
在大家看来,这应该是那位新相邦成熟了的表现,毕竟经历了魏国之中的死里逃生,整个人变得更加的沉稳也是很正常的。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一天,从齐国王宫之中来了一名使者。
“吴相,君候有要事召见,请速速进宫”
第429章 吴相此言,实在误国啊第三更
吴杰坐着马车进宫。
对于田因齐处理政务的这座金銮殿,虽然知道此金銮殿并非彼金銮殿,但是吴杰的心中总是带着一种莫名的敬畏,还有亲切。
吴杰快步走进大殿之中,发现已经有好几名齐国大臣在场了。
田因齐在继位一年以来,对齐国核心层进行了好几次的调整,包括吴杰在内,如今齐国的政治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了。
齐国的制度,以相邦为百官之首,是名副其实的齐国第二人。
在相邦之下又设有五位执政官,称为“五官”或者“五大官”,分别是大司马掌军事征伐、大司行掌礼仪宾客、大司田掌农事生产、大司谏掌规谏君主、大司理掌刑狱诉讼。
国君田因齐、相邦吴杰加上这五位执政官,就是整个齐国真正意义上的领导阶层了。
由于大司谏暂时空缺,所以大殿之中现在只有六个人。
值得一提的是,在场的四位执政官之中有两个吴杰的熟人,分别是大司马田忌以及大司行淳于髡,而其他两位则都是来自齐国田氏公族的大臣。
等到众人到齐之后,首先自然就是一番见礼,然后各自落座。
等到坐下之后,田因齐作为国君,自然就要开口了。
田因齐先看了吴杰一眼,然后才道:“二三子,本侯刚刚得到的消息,魏候已经于五日前起兵伐宋,如今兵锋已至宋国境内,宋侯派人向本侯求援。你等都是本侯的肱骨之臣,那么便给本侯出出主意,说说这宋国究竟是救还是不救”
在听到田因齐的这番话之后,吴杰多少有些惊讶,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看来自己的脱逃的确触怒了魏罃,所以魏罃现在就是要宋国这边找回场子了,毕竟是宋国放走了吴杰,魏罃用这个借口来出兵还确实是挺“名正言顺”的。
在场的人既然能够位列齐国核心层,自然一个个也都是精明过人的,当下便有几道目光同时落在了吴杰的身上,意义各自不同。
对于这个情况,吴杰也是心知肚明,自己这要是不站出来说几句话,那就不合适了。
吴杰清了清嗓子,道:“君候,关于这件事情,臣倒是有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