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孔宗愿没白读圣贤书,说起道理来,一套一套的。
“传张怀瑾”
包拯也不废话,直接把张怀瑾传唤上来。
张怀瑾身后,跟着的就是陆鸣,他斜睨着张怀瑾,让他战战兢兢。
“张怀瑾,本官问你,可成屈打成招”
张怀瑾浑身打了个冷战,打倒是没打,骂也没骂,但是陷入锦衣卫的大牢中,他觉得还不如死了算了。
因为锦衣卫的两个大刑,分别是挠脚心和关禁闭。
他的手脚捆得牢牢的,在脚底上涂满蜂蜜、白糖汁和食盐,然后牵来一只山羊,让它尽兴地大底上的美味涂料。一旦被舔干净就有人立即将蜂蜜或盐水再度涂满他的脚心,使山羊不停地舔,直至他大笑不停,这样,就使得他奇痒难忍,无法克制,终至因狂笑差点死亡。
听说过哭死的,笑死的不多见,要是真的笑死了,张怀瑾觉得倒还罢了,偏偏不让死。
至于禁闭,整整四天四夜啊就连送饭的都一句话不说,连一丝一毫的声音都没有,起初张怀瑾还没觉得什么,但是过了两天终于忍不住大喊大叫,第三天就哭天喊地的把自己知道的一切说了出来,至于第四天,已经没有了声息,出来的时候,如同一个傻子一样。
做这些的罪魁祸首,就在旁边,张怀瑾恭恭敬敬的给包拯施了礼,恭声道:“回禀大人,草民没有受到任何殴打,如果不信,可以找人验身。”
“验身”
两个仵作走了上去,褪下了张怀瑾的衣衫,洁白细腻,宛如处子一般,养尊处优才有的身体,还是很有看头的,果然没有被虐待过的痕迹。
“张怀瑾,本官问你,这孔宗愿与你是何关系”包拯不疾不徐的道。
其实包拯心中清楚,今天的过堂,只是个过场,真正的结果,早早就出来了,今天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罢了。
“回禀大人,草民张怀瑾,乃是身边此人的堂兄。”张怀瑾的声音毫无波澜,宛如死水。
“放屁”一副高洁君子模样的孔宗愿破口大骂:“张怀瑾,我孔家不过是看在当年你张家的恩情上,照顾你张家,百年过后,与你张家早无半点干系,怎敢污蔑圣人苗裔。”
张怀瑾伏地高声道:“启禀大人,草民张怀瑾,为祸乡里,助纣为虐,情愿一死只是草民不甘心,罪魁祸首逍遥法外,如何对得起被迫害的百姓。”
说完话,张怀瑾心中默默流泪。
老弟啊别怪哥哥对不起你,哥哥是真不想活了,但是人家不让我死啊
第159章 倒孔之末章
“有何话说,速速说来”
包拯一点都不拖泥带水,直接喊道。
“大人,当年孔末乱孔,我家先人张姥姥,实际上才是罪魁祸首。”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尤其是大堂外为官的学子士人,他们为孔家助威而来,他们认为就算是过堂,堂堂正正的审问之下,又能奈何得了天下文宗呢
不曾想孔家的死忠分子,一开口就说出了天大的秘密。
“当年先人羡慕孔家被万世尊崇,便与孔末定下毒计,趁天下大乱,诛杀孔氏一族。”
“孔末杀了孔氏全族,只剩下一个孩子孔仁玉,被带到了张家,张家对外宣称,交出去的是自家的孩子,实际上,交出去的就是真的孔仁玉。”
“先人与孔末合谋杀了孔仁玉,把张家的孩子当作孔仁玉,去告了御状,后来大唐皇帝为了赢取天下士人之心,恢复了孔仁玉孔家家主的地位,又斩了孔末。”
“实际上孔末根本未死,死的只是一个替身罢了,真正的孔末隐居了起来,他的后人依旧在孔家当家做主,与张家人平起平坐,现在的所谓五孔,其中的孔舜亮,便是孔末的后裔,其他四孔,都以宗为名,只有他不是,因为他是孔末的子孙,自有宗族辈分。”
“而我张家为了一直掌控孔家,每一代的孔家家主,都是从我张家走出去的,冒名顶替,成为孔家家主,而孔宗愿,便是我的堂弟,是我张家上一代我叔叔张子英的儿子。”
张怀瑾竹筒倒豆子一般,说出了一件件惊天秘闻,所有人都惊呆了,不敢置信的看着堂中的张怀瑾与孔仁玉,还别说,这哥两常看不出来,张怀瑾深居简出,两人极少同时露面,但是今日看来,竟然惊人的相似,至少有七八分相似。
七八分就够了,要是十分,那就是双胞胎了。
满堂大哗,就连锦衣卫众人都交头接耳起来。
包拯不得不把惊堂木拍的啪啪响,喊道:“公堂重地,岂容喧哗,再有喧哗者,以咆哮公堂论罪。”
“张怀瑾,可有证据”
“有”张怀瑾还不迟疑的从怀里摸出了一件件证据,除了那本书,还有张家百年来的详细记载,这也是为了以防万一,毕竟走出张家,不一定就向着张家,这就是一本拴住孔家家主的锁链,让孔家为张家为奴为婢的凭证。
这是一本连锦衣卫都没搜出来的证据,还是张怀瑾自己说出来的,只因为未央的一句话,事情完结后,张家十余人,除张怀瑾外,放逐海岛,不以死罪论。
再加上孔宗愿这些年为了摆脱张家的控制,不遗余力的打压张家,让张家失去了以往的利益,所以他毫不犹豫的就把孔宗愿卖了。
“大人,这是我张家为了以备万一,百年来的详细记录,其中还有与孔家的一些隐秘纠葛,还请大人查验。”
“欲加之罪狼子野心”孔宗愿披头散发,宛如厉鬼,冲上去就要掐死张怀瑾,被两边的差役牢牢按住,但是依旧怒骂不休。
“张怀瑾,你个小人,竟然污蔑我孔家苗裔,你不得好死”
包拯快速的浏览一番,递给了旁边的唐介,唐介看完,面色不变,只是点了点头。
审案这种事情,自然是深谙刑律的包拯来的好,唐介做个人偶看着就行了。
“孔宗愿,或者说张宗愿,你还有何话说。”包拯的声音极富韵味,堂皇大气,威严无比。
“包拯,枉你读的是圣贤书,拜的是孔孟二圣,竟然妄图颠覆圣人道统,我不服”
包拯沉声道:“孔宗愿,吾等读书人,读的是圣贤书,尊的是圣贤,却不是圣贤后人。天子犯法尚且与庶民同罪,圣贤后人,又如何拥有特权。
而且,你张宗愿,乃是冒名顶替,鱼目混珠之辈,怎算的圣贤后人
既然你不服,那就让你心服口服
来人,带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