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53(1 / 2)

d慢培植羽翼,我就不信,这天下都是未央他们的人,总有一些人,看不上未央,到时候爹来个兼容并蓄,收入门下,假以时日,未必不能抗衡所谓的天下集团。

到那一日,爹就能真正扛起变法的大旗,做出一番功业,名留青史。”

文彦博满意的点点头,“吾儿说的对,未央所作所为,虽然老夫不耻其为人,但是却甚为佩服,只是这变法之事,还是需要老夫这等老成持重之重臣才行,未央毕竟还年轻,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啊”

“爹您圣明”

。。。。。。

翌日,政事堂。

文彦博早早的来了,闭目养神,过了不久,贾昌朝与唐介联袂而来,双方见礼之后,各自安坐。

再过了一会,狄青也来了,他行了礼之后,也坐在那里,如同雕塑。

王尧臣来的时候,韩琦与辅弼也来了。

政事堂的诸位到齐,文彦册咳一声,缓缓道:“诸君,国事稠稠,诸公日后要全力以赴,公服国事才是。”

“是,文相公”

文彦博满意的点了点头,为不可查的看了一眼韩琦与辅弼,旋即说道:“变法变法,变的是祖宗之法,不能其他地方变法,而天下的中心却一成不变,这一次,我们将要从开封开始变法,诸君以为如何”

贾昌朝身为次相,自然要开始发言了,他笑呵呵的道:“京城鱼龙混杂,派系众多,不说别的,单单宗室皇族,世家豪门,将门子弟,就占据了天下之三四。

要想变法,便不能绕过这些人,必须拿出详细的章程来,不然变法不过是嘴上说说,却没有实际行动,还不如不变。”

唐介也站了出来,虎着一张老脸说道:“吾等乃是朝廷重臣,身负社稷,君父之望,自然要一视同仁,宗室、世家、将门,必须一同改变,若是不然,妄论变法”

狄青低着头不说话,他是将门代表,又是变法先锋,而且是军中军神,自然不好说什么。

但是韩琦与辅弼,身为枢密副使,又是士人,却不得不说话。

韩琦上前道:“诸位相公,可有章程”

文彦博还未说话,贾昌朝便笑道:“前些日子开封府尹上奏,里面已经详尽叙述了东南等地的变法状况还有方式方法,我们只需要按图索骥即可。

至于宗室、世家、将门,老夫以为,还是按照成例,若是愿意交出田产,自然可以轻轻放过,或是经商,或是诗书传家。

但是他们若是不愿,那就不要怪我们下狠手了。”

唐介一脸的冷厉,板着一张脸,冷声道:“既然要做,就要做彻底,不论是谁反对都没用,尽快按照章程,重新细化,政事堂诸君各自领衔,尽快落实京畿之地的变法事宜。”

狄青终于抬起了头,说道:“枢密院将全力配合,将门这边,由我们枢密院去做工作最好。”

王尧臣也说道:“三司这边,将全力准备好钱粮,保证变法的顺利进行。”

其他人默不作声,贾昌朝说话,大家就当是他放屁好了,但是这三个人不一样,唐介是天子近臣,谁都知道,天子对他的信任,甚至超过了某凶近的人,狄青是军方大佬,有将门与军方,还有皇帝在背后支持,说出来的话,那是一口唾沫一个钉,至于王尧臣,这家伙虽然不显山漏水,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是未央一系,代表了未央的意思。

更关键的是,这三位,背后都有皇帝与未央的影子,这君臣二人联手,不说横扫天下,也是天下无敌了。

谁敢反对

文彦博尴尬无比,自己这个首相,说起来真是有点窝囊啊

“三位相公说的是,咱们这就去觐见圣人,让圣人拍板决定吧。”

政事堂的诸位同时点了点头,入宫觐见去了。

此时的赵祯正头疼呢,小皇子赵宗旭,还有小公主赵瑾,也都三岁多了,三岁的孩子,正是到处乱跑乱爬,好奇心旺盛的年纪。

偏偏后宫沉闷,皇后得了两个孩子,宠溺的不行,弄的两个孩子无法无天,今日在御书房撒尿,明日把御花园的极品兰花折了,让赵祯好生头疼。

还没说两句,曹皇后就阴阳怪气的说道:“官家莫非是不喜欢孩子那好,臣妾就带着孩子回娘家,反正这皇宫臣妾也呆腻烦了。”

赵祯无奈,只得由着曹皇后,可是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早晚会成为祸害。

看来得给孩子找个能治住他们的老师了

赵祯如是想到,恍惚间,他眼前晃过未央的影子,多年前,他就属意未央做小皇子与小公主的师父,这些年过去了,大家不提这事,也就淡忘了,如今看来,未央确实是最合适的老师。

只是未央要主持变法事宜,这时候让他做皇子公主的老师,是不是会打扰他呢

毕竟与皇子公主比较起来,赵祯更在意的是天下。

一方面是自己的儿子,一方面是天下百姓,赵祯也不由得犯了选择困难症。

想了许久,赵祯头疼了起来,唉声叹气的。

曹皇后自然知道自己的丈夫想的是什么,她委婉的说道:“官家,未大人日理万机,再说了,孩子还小,再过几年,再交给未大人教导也无不可。”

赵祯无奈,只得点了点头,曹皇后喜滋滋的抱着一双儿女去了。

第311章 参考参考

政事堂诸公很快就来到了赵祯的御书房,求见赵祯。

赵祯叹了口气,挥了挥手,陈琳便出去,把他们放了进来。

“参见陛下”

“平身吧”赵祯无趣的挥了挥手,如同赶苍蝇一般。

“诸位卿家,所来何事”

文彦博作为首相,自然是当仁不让,他躬身道:“陛下,如今新法即将开始进行,但是我等却对新法不甚了解,前日未央未大人曾经以新法呈给陛下,所以我等前来求取,请陛下给臣等一观。”

赵祯一听,顿时来了精神,盼星星盼月亮,这就要开始了,他笑呵呵的对陈琳道:“去把未央的奏表都搬出来,给诸位爱卿看一看。”

老陈琳去了,不大会,十几个小太监,每人抱着一个大盒子,累的弓着腰,走了进来,看样子,每一个盒子的份量都不轻,加在一起,起码好几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