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狮子峰东临西子湖,西依五云山,南靠滔滔东去的钱塘江水,北抵插入云端的南北高峰,四周群山叠翠,云雾环绕
该茶采摘有严格要求,有只采一个嫩芽的,有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其制工亦极为讲究,在炒制工艺中有抖、带、挤、挺、扣、抓、压、磨等十大手法。操作时变化多端,令人叫绝。品尝时多用玻璃杯或盖杯水温85c冲泡,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滋味甘醇鲜爽。
一两茶叶一两金今日倒是沾了大人的光。”
这都是好话,未央听得正高兴,周敦实突然来了一句。
“可惜那采茶人家,终日种茶采茶,可能一辈子都不能喝上一口。”
未央笑道:“此言差矣,茶农种茶,茶商收茶,茶客品茶。
正如刚刚那条气龙一般,乃是一条龙,缺一环而不可。
若没了这狮峰龙井,茶客缺一极品茶叶,茶商缺一商路,茶农缺一生计。
围绕着狮峰龙井,不知多少人以为活命,就算是最底层的茶农,都能靠着卖茶钱,养活一家老小,供孩子读书识字,给闺女媳妇扯一匹好布,让老父母不再终日操劳。”
这是最简单的经济学知识,周敦实是个一门心思钻研学问的儒者,虽然治下安居乐业,但是也只是安居乐业,说难听点,就是安贫乐道,安于现状。
对于经济这种东西,他哪知道其中的门门道道原本只是劝诫未央,要以民生为重,不要过于贪图享受,不想反被教育了一顿,周敦实自然是不甘心的。
“大人机变敏捷,下官不如远矣”周敦实依旧是那副风轻云淡的样子,淡然道:“大人,昔日隋炀帝修运河,导致大好河山毁于一旦,始皇帝穷兵黩武,导致大秦二世而终。
如今我大宋大兴土木,处处言利,就连官吏,都整日里盘算着,如何才能挣到钱。
百姓苦不堪言,大人身为朝廷重臣,为何不劝诫君王呢”
未央撇了撇嘴,又是这一套,你们就不能玩点别的花样
“敢问茂叔兄,桂阳治下百姓如何”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周敦实说的抑扬顿挫,一副淡然的样子,未央不由又撇嘴了,拿礼记大道之行说事,真不要脸。
于是未央终于发飙了。
“桂阳人顿顿有米饭馒头吗”
“”
“桂阳人顿顿有鸡鸭鱼肉吗”
“”
“桂阳人孩子都能上学吗”
“”
“桂阳人都做工吗”
“”
“桂阳人都有自己的田地吗”
“”
未央连连追问,周敦实错愕无比。
“这也没有那也没有算的了什么安居乐业,天下太平”
周敦实惶惶然,觉得自己被弄进了一个陷阱之中,偏生这个陷阱自己还看不破,桂阳一副安乐的景象,是他最大的骄傲,如今被人追问,他不由陷入了深思之中。
桂阳人不是都能吃饱疮的,孩子也不是都能上的起学的,不是大家都有田地的,就算是做工,也是给别人做工的,街头上的懒汉,也是不少的。
如果这就是天下大同,那么大家都窝在家里睡觉,岂不是更好
周敦实迷茫了,双眼看向未央,露出问询之色。
未央正色道:“仓廪实而知礼节。
其实这句话可以反过来讲,仓廪实而知礼节。
需知道,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从孩子开始,教育他们一技之长,将来用一技之长反馈国家,也能保证自己一家衣食无忧,岂不是更好”
第380章 大学问
周敦实面无表情,不为所动,沉声道:“人人言利,人人逐利,非长久之道。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此言一出,周敦实自己就怔怔发呆,未央也呆住了,这句话虽然是老子圣人的话,但是再进一步,就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
这句话可就厉害了,后世王阳明龙场悟道,心学横空出世,影响了一个时代,靠的就是这一句话。
不过看周敦实发愣的样子,未央顿时起了恶趣味,当即悠然道:“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马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周敦实心神大震,只觉往日不明之处,似乎只差一层膜,轻轻一捅,便能想通,但是这层膜,却隔了重重迷雾,怎么也看不透,不由得心烦神乱。
未央心中美滋滋,小样,王阳明的心学,玩的是知行合一,讲究的是实践中出真知,若不是后来发展的歪了,只怕取代程朱理学也是可能的。
这些年暨行书院不遗余力的推崇知行合一,那不是没有道理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暨行书院讲究的是:知行合一,格物致知。
与王阳明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未央也是个懒惰的,只不过把后世阐述出来的思想拿过来用罢了,并没有过多的解读。
只是如今书院已经在几个老头的带领下,发展出了新的学说,这是一种奋发向上的学说,只是还是一株小嫩芽,需要细心呵护。
这是未央所期待的,也是未央所努力的。
他在后世,家里本就是科技方面的顶尖家族,各种资源不缺,一家子的大科学家,都是顶尖的人物,说句不客气的话,就算是国策这种事情,也是能影响一二的。
未央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跟着爷爷整日里摇头晃脑的谈古论今,对于古今中外的很多事迹,都略知一二,穿越之后,脑子愈发的清晰,对于以前很多的事情,都有了新的理解。
比如心学,这是未央所喜欢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