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过来看看吧。”
“是。”
高庸走上前去,将手里的盒子放到了案几上,帮皇帝打开了盒子。
盒子里面摆放着六枚小印,三枚是寿山石,三枚是青田石。
寿山石小印,用的印石分别是田黄冻石,桃花冻石和芙蓉冻石。那三枚青田石,则为灯光冻,封门青,和蓝青田。
这些印石都是石中名品,色泽柔和,触之手感润滑宜人,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佳品。
景骊将这些小印,一枚枚取出来,把玩了片刻,认真看过了印石上刻的字,又重新放了回去,合上了盒子,对高庸说道:
“派人给永宁侯送去吧。”
“陛下,奴婢让人给永宁侯带个消息,让他今晚回宫吧。”高庸注视着他的脸色,小声建议道。
皇帝的情绪很低落,不过只要永宁侯在身边,他大概就会好起来了。
“不必了,他那里有许多事要做,就让他在府里多住几天吧。”景骊现在还没想清楚,这事要怎么做,这种时候,他不想见到卫衍。
从他的立场来说,母后的话,都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从卫衍的立场来说,卫衍恐怕并不希望事情会变成这样。
永不辜负?
他默念着这个词,轻轻哂笑。
权势这东西,肯定会改变人,这一点,他何尝不懂。也许有一天,卫衍会变得面目全非,他们天天会为了这些事勾心斗角,到时候,他恐怕要悔不当初了。
想到这里,景骊不得不承认,他的母后,拿捏人心的本事,依然这么好。
皇帝被太后一席话,说得万分纠结的时候,永宁侯府中,卫衍等人用过了午膳,开始了府内的交接事宜。
来喜的祖上,是服侍过初代忠勇侯的老人,被赐了卫姓,所以来喜该叫卫来喜才对,老侯爷让卫衍给他改个名,卫衍想了半晌,取不出什么好名字,就直接帮他改名叫卫来了。
于是,卫来卫大管家,就这么着走马上任了,大管家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陪着永宁侯,与福祥总管交接了账册钥匙内库之类的东西。
皇帝除了赏下这座府邸,另外还赏了数个田庄铺子,这些东西全部一一造册了。
老侯爷和柳氏,原先担心卫衍会养不起家,纯粹是瞎担心了,对于出宫的那些人,皇帝都不吝于赏赐,肯定不会对卫衍小气了。
“侯爷,让奴婢好好教一教这些人吧,免得他们不能好好服侍侯爷。”正院交接事毕,福祥对着接手的那些人,有些看不上眼,非常热心地要求帮忙。
“那就有劳福祥总管了。”卫衍道谢。
福祥是乾清宫的副总管,不过按照官场惯例,除非正副总管一起出现,否则没人会去特别强调这个“副”字的。
如此这般,永宁侯府中的众人,交接的交接,教导的教导,都非常忙碌。
这一日,皇帝派人来赏赐了一盒小印,到了第二日,皇帝的圣旨和匾额就一起送来了。
永宁侯府中门大开,接了圣旨,将御赐的匾额高高悬挂到了正门上方,放了两大串鞭炮,撒了两箩筐铜钱,卫衍就算正式开了府。
不过,除了和卫家其他人一起吃了顿饭,卫衍并没有宴客,行事算是非常低调了。
到了第三日,卫衍就去近卫营复职了。
他流放前的职位,是近卫营副统领,这是一个正二品的官职,如今皇帝让他去复职,就是复的这个职。
复职以后,各种人情往来,复杂繁琐,这些都不必去细说。
卫衍忙乱的时候,宫中的事,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自打李昭仪自请出宫后,又有后妃上书,全都得到了皇帝的恩准赏赐,而且真如宫中流言所传,皇帝的赏赐是分等的,这么着,上书的后妃竟然踊跃起来了,没过几天,又有几名后妃离开了皇宫。
皇帝对她们是归家还是自己开府,并没有规定,不过这些人,都在宫里历练打滚过的,对于怎么选择是对自己好,都是心中有谱的,个个选了开府,开始自己当家作主过日子了。
其他的后妃,有些一直在观望情况,想看看太后那里,会不会对李昭仪有惩处,毕竟是李昭仪开了这个不好的头。不过等了几天,她们就等到了皇帝将嫡皇子景琪移进了慈宁宫的消息,这时候,她们才意识到,这对天家母子,已经在这事上达成了交易。
既然太后听之任之不管这事了,胆子大的人就越来越多了。
卫衍开府了七八日,宫里的后妃走掉了五个都不止。
这些日子,卫衍当然回过皇宫,不过他基本上早出晚归的,每次黑灯瞎火中进宫,天色还没亮他就出宫了,比皇帝还要忙碌。这一日,很多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他就提早下了衙,没有回府,而是去了皇宫。
皇帝的寝宫,依然威严肃穆。
卫衍和往常一般,一路往里走,走到了寝宫门口,他却发现有两名宫女,正被勒令跪在外面。
此时,天气早就冷下来了,她们的身上却只着了件单衣,正在寒风中簌簌发抖。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天意难问
“这是怎么了?”
“侯爷, 外面冷,进去再说。”
见永宁侯看到这一幕,停下了脚步询问, 早有机灵的内侍帮他打起了殿门口的暖帘, 殷勤地请他入内。
卫衍迟疑了片刻, 还是抬起脚步, 继续往前走。他进了殿,高庸高总管就指挥着一堆人围住了他, 帮他脱了外面的厚衣裳, 换了件轻便些的夹袍, 又送上温水,替他净了面, 洗了脚, 换了干净的布袜和便鞋。
很快,卫衍就从外出的正式打扮, 变成了居家的休闲打扮。
这波人退下了,又有为他梳头的宫女,请他在铜镜前落座,帮他散了武冠, 准备挽一个轻快点的发髻。
高庸走上前来,挥了挥手, 示意她出去, 等到人都退出去了, 他才走到永宁侯身后, 拿起了案上的梳子,替永宁侯梳起了头发。
“有劳高总管了。”卫衍从铜镜中看着他,问道,“高总管,外面这是怎么了?”
“侯爷,不知道侯爷有没有注意到,侯爷有几套衣服,颜色与陛下的衣服很配?”高庸握着梳子,认认真真替他梳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而说起了不相干的事。
经高总管这么提醒,卫衍突然想起来,在西山猎场时,他觉得很奇怪的那件事了。
原先,他以为他和皇帝的行猎服,颜色这么互补,是一个巧合,就把这事放下了,现在,听高总管的口吻,这不是巧合,而是人为?
“记得。”
“那侯爷可知道,这些衣服都是成套的,主料和辅料出自相同的两匹布,彼此互补。”高庸继续说衣服的事。
卫衍没有想到真相竟然是这样!
皇帝的衣服,有各种规制,内务府的人,就算想讨皇帝的欢心,也不敢自作主张,做这种无聊的事,九成九是得了皇帝的授意。
皇帝他……卫衍想开口说皇帝几句,仔细想了想,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