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牌上的字,都是用模具压出来的,还新鲜热乎着呢。
这样的腰牌,如果拿到的人和原主人容貌特征很类似,完全可以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冒充骗人,不过到了京城,就很容易露馅了。
毕竟近卫营里的这些侍卫,多是官宦贵胄子弟,绕来绕去的,不是亲戚,就是拐着弯的亲戚,或者祖父辈是政敌,反正不管怎么样,都是认识的人,突然冒出来一个不认识的生面孔,还是挺少见的。
而现在,赵石就是这个生面孔了,怪不得他们要警惕了。
守门的翻来覆去检查了几遍赵石的腰牌,始终有些犹疑,钱侍卫只能在一旁大力保证,最后他又拿出了卫副统领的名头,两人才被放行。
“这门禁还挺严的啊!”赵石走远了一些,确保门口的人听不到了,才感慨道。
一般这种有内外守卫的地方,第一道门很难进,里面的门就简单多了。
“这是卫副统领的命令,各处严格执行门禁制度,平时多些小麻烦,就不会有大麻烦出现了。”钱侍卫解释道。
“说得也是。”赵石表示赞同。
钱侍卫带着他,进了仪门,来到了前堂正厅,说道:“赵大人请在这里稍等片刻,容我先去复命。”
“钱大人请!”
赵石在外面等了一会儿,钱侍卫就从里面出来了,请他进去。
“属下赵石,拜见卫副统领!”赵石见了卫衍,就推金山,倒玉柱,行了一个大礼。
他这样的身份,本来就是非常的不讨喜,不管他怎么尽心尽力,帮着永宁侯做事,他都是皇帝的人,真正的职责是监视永宁侯的一举一动,永宁侯如今和皇帝好得如胶似漆了,看他不顺眼的话,稍微在皇帝耳边说他几句坏话,他恐怕就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皇帝的耳根子软不软,要看说话的人是谁,有些话,别人说都没用,一旦永宁侯去说,皇帝应得比谁都快。
也就是永宁侯这样的厚道人,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想到他,提拔他,愿意给他一个明面上的身份。
永宁侯这么做,赵石当然是相当感激的。
“赵大人请起!”卫衍从案后站了起来,快走几步,来到赵石面前,双手扶起了他,“不需要行这般大礼,以后你我皆是近卫营中的同僚,悉心为陛下效力就是。”
近卫营是军中,上下级之间,行的都是抱拳礼,赵石这般大礼,太过隆重了。
听到卫衍这么说,赵石就没有多做纠缠,顺势站了起来,他的嘴里虽然没有再多说什么,但是心里自有主张。
“如今,我手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祭祖的防务了,你过来参详一下,看看还有哪些地方,是防务比较薄弱的地方?”卫衍走回了书案后,示意赵石过来看看。
“是。”
赵石应了一声,走过去仔细瞧了一瞧。
书案上摆着一张简易的舆图,上面显示着太庙及其附近的建筑。
祭祖的时候,哪里该布防,该布多少人,往年都是有成例的,就算依样画葫芦,这事也能办下来,但是,这是在令出惟行的情况下。
卫衍现在的情况,还得防着有人违命而行,暗地里下黑手。明着抗命不遵的那些人,坦荡无比,就是不愿受他节制,还好说,那些明着听令,到时候故意捅娄子的人,才是他的心腹之患。
他真正要防的,就是这种人。
要是到时候出了什么岔子,他丢了面子还好说,连累得皇帝的防务出了问题,才是他最不能容忍的事,所以他这次的布防安排,比成例布得更多了,其中还增添了不少机动哨,用的都是他信得过的人,就是为了避免出现上述的情况。
这些事,卫衍不需要明说,赵石也懂,而且布防这事,对赵石来说,也是熟门熟路的事,所以赵石站在书案边,仔细思考了一会儿,提了几个建议,尽量做到能让整个防务在有意外的情况下,还能顺利运转。
他们二人在讨论这事的时候,有人也在绞尽脑汁,想着法子,准备让卫衍出丑。
自从沈大统领把这事交给了卫衍来全权负责,脑袋瓜子灵活的那些人,不需要别人多说,很快就明白题中应有之义了。
沈大统领这么做,明显就是在给卫衍上位铺路了。他这般偏心,让有些人,心中更加不满了。卫衍和他们,资历差不多,能力也不是特别出色,唯一的大功劳,就是他救驾有功,以至于不管有什么好事,头一个就轮到他,他不要的,其他人才有份。
有些人甚至又想到了云城的事,当年沈大统领自愿留在京里,而让卫衍去云城,明显也是铺路的行为之一。
那时候,卫衍办事得力,事后就全是功劳。但是,其他人又不是不会办事,而是根本就没有这个机会。
现在,若是让卫衍把这个差事,顺顺当当地完成了,接下来的事,都是顺理成章了。
以沈大统领对卫衍的偏爱,告老请辞的折子上,特地向皇帝推荐一下,让卫衍接掌近卫营都是极有可能的,而卫衍这次的差事又办得妥当无比,就算有人想反对,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至于想让皇帝避嫌,赶卫衍出京,或者想让卫衍避嫌,自动出京,因为这两人脸皮都其厚无比,不管流言怎么传,朝里怎么闹腾,这两人始终都不为所动,背地里做动作的那些人,快要放弃了。
毕竟流言这种工具,对付要脸的人,性格软弱的人,很有用,但是碰到皇帝和卫衍这般不要脸的,就算这事已经闹成这样,还假装什么事都没有,一个不许任何人说他,敢说他就要翻脸,一个就算别人在说他,也当不是在说他,在这般厚脸皮面前,流言这种小伎俩,根本没有用了。
所以,沈大统领的命令传了开来,有心人这次想做的,就是釜底抽薪,让卫衍在祭祖的防务这事上,出个大大的丑。
到时候,卫衍办事如此不力,还想着接掌近卫营,就算卫衍有这个脸,其他人也不会同意。
第一百五十二章 事在人为
当然, 如果卫衍知道这些人,竟然这么想他, 他肯定会觉得自己很冤枉。他真不是脸皮厚,而是他要是避这个嫌, 先不说皇帝会闹成什么样, 光是对皇帝的危害,明显比他现在这般若无其事还要多。
至于皇帝本人,他倒是真的脸皮厚。这些事,他做了就是做了,并不怕其他人知道,但是其他人若敢因此指责他, 他就要让人知道, 什么叫做“大不敬”了。
还有背地里找卫衍事的这些人,他早晚也会收拾的,他现在不动, 绝对不是他宽容大度, 能够对这些事一笑而过,而是他在找一个合适的机会, 才会出手。
到时候, 就算他收拾了他们,他们也叫不出苦, 更加意识不到他们其实是为了这事被收拾的, 免得卫衍又被带进去,受到更多的指责。
这些内情, 有心人实际上都不知情,所以他们只是根据他们的想象,在揣摩这事。
“有些事若是做得太过分了,陛下恐怕会震怒,严查下来,涉入此事的人,恐怕都要吃不了兜着走。”有人虽然对于卫衍即将上位很不满,但是毕竟混迹官场多年了,还没有利欲熏心到不带脑子的地步。
让卫衍出个丑容易,但是真的把事情闹大了,卫衍固然得不着好,其他人也得一起填进去。
处心积虑,故意让祭祖的防务出现问题,若被皇帝怀疑是在图谋不轨,意图刺驾,真的是有多少脑袋都不够砍的。
“那你说该怎么办?难道我们就乖乖地受他节制,替他效力,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上位?”有人对于旁人不去想办法,光会挑刺,非常气不过,气愤地质问。
“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有没有既能让他出丑,又不会被陛下怀疑的方法?”反对的人,说出了他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