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84(1 / 2)

d难的时候,比如说曾经金枪班之前,在战场上的时候,别说猪肉了,就算是老鼠肉,虫子肉也都吃过,猪肉在其中算是不错了。

猪肉之所以是下等的肉类,就是那种特殊的腥臊,永远无法去掉的,即便是有些有心得的,会选择用香料或者调味品,压住这些味道,偶尔透出来的,却不怎么让人舒服。

可是跟这个包子样,完全没有点味道,显然的,从这些味道之中,也没有的香料的味道,反而类似于种肉类本身带有的香味的。这样的味道才是造就了包子美味的根源。

薛玉张张嘴,正想要问点什么,却很快的闭嘴了,显然,这是苗家庄的桩新的生意,不管这个秘方是赵信指点的,还是别的,他们还是不知道的为好。

苗远看着半以上的包子,都被扫而光之后,直悬着的心放下了,这种包子,非常味美,庄户人家喜欢吃,不算什么,他们连肉都没有吃过,只要是肉,都会喜欢吃,其他人也都喜欢吃,才是关键。

出色的味道,已经奠定了包子畅销的基础,更关键的是,这样的组合,相当的廉价,也就是说成本极低,低到无法想象。

没错,是廉价,在肉类紧张,头年猪,最少要年,有些讲究的要喂养两三年的前提下,任何的肉食都比较的昂贵。

包子之中,般个包子大概2两左右,馅料占据四分之,剩下的是包子皮,馅料使用的不是纯猪肉,部分的猪皮和肥肉混在起是肉类的部分,加上大量的大葱和少部分萝卜,加上了面粉鸡蛋混合在起形成的馅料,看起来似乎肉很多,可是实际上,没有那么多。

这是后世常用的手段,在斤猪肉十几块钱的时候,为什么个大肉包子才卖1块钱,不降低成本,用其他廉价点的东西代替,怎么可能有利润。

赵信也比较克制,苗远也没有在赵信的办法上面在发挥,平均下来,1两肉可以包2个包子,添加了部分的葱和极为少量的萝卜,让整个包子变得很好吃,这种混合的味道非常的出众。

按照斤猪肉七十文来计算,加上了肉的成本,会增加2文多,不足3文的样子,最终,成本大概是4文左右,这已经是降低的极限了。

肉包子可以跟类似肉饼做类比,在世面上,可以卖到12文到15文左右。12文是绝大部分地方的价格,当然了,肉加炊饼的大小要比包子大点,包子更加立体,哪怕整体比炊饼小点,也可以看起来比较大,关键的是味道和卖相。

炊饼是什么,后世的烧饼,看起来,面被烤糊了,甚至连他原来的口味都无法跟包子相比,更别说是卖相,跟包子完全是没有办法相比的。

夹肉的炊饼成本,苗远不知道,可是价格都是在12文以上,更好吃,看起来更大的包子,如果是达到10文,或者是同样12文,应该有相当的市场。

个包子哪怕只有10文的话,甚至还能够获得6文左右的利润,可比的普通的馒头价格更高,而且对于士兵而言,两个肉包子,还是吃的起,这样算下来,肉包子不但销售量会激增,利润也会比包子更大,又是个金光大道,在向他展现。

第一百四十四章 调查韦贵

包子成本没有那么高,苗远的算法是错误的,包子使用的更多的馅料,再加上包子的大小也比馒头小,使用的面粉和发泡剂的数量,也都少的多,差不多有馒头的三分之左右,加上人工和面粉的成本,这方面的价钱大概是原来的三分之,也就是半文左右。

馅料上如果进入市场之后,还节约的部分以进步的压制到2文左右,整个包子的成本,最多也就是25文,这样的话,10文的话,就有75文的利润。

别小看这个利润,这代表这三倍的利润,份的物资,获得四倍的毛利,然后扣除其他的各类花销,利润率惊人。

馒头是半的利润,包子却可以达到四倍,这并不是开玩笑,而是本身的特点决定,包子添加了肉,肉在北宋,在大部分的封建时代,都是稀缺的物品,每天吃上肉,对于底层的民众而言,是无上的享受。

包子不但有肉的,同样好吃,没有了馒头酸涩的味道,也没有了猪肉的腥臊,加入了部分的肉冻在其中,旦蒸笼开了,里面就会有股成为油脂的东西,这玩意,才是包子味道的根本

看起来10文个肉包子,要高于斤米的价格,斤米才7文左右,不能这么算的,在北宋,肉类的价格,远比普通的粮食要高的多,般的前提下,普通的庄户人家年能够吃上两顿肉,已经算不错了,跟肉有关的东西,价格都非常的高。

10文个非常的廉价,这个价格就非常有竞争力,最起码在保州,可以横扫切跟夹肉有关的炊饼和其他的面食,甚至连肉丝面这种,最普通的,只有1文饮食,也会受到不小的冲击,肉丝面之中,才多少肉,细细的几根,可是包子馅里面,几乎看得到,满口流香的。

看着赵信和苗远,在简单的五十计划着,孙吉等人也是有些听不懂,好在,他们从数据之中,听明白了点,那就是,这又是个赚钱的生意,个比馒头更加赚钱的生意。

10文个,不便宜,却也不贵,北宋的收入相当的不平衡,普通的庄户人家,拿出来100文,都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可些的在码头或者货站揽活的,他们因为体力活,天的工作70100文左右,天几个馒头的和几个肉包子,是吃的起,更别说那些军汉,他们才是主力。

吃过饭后的赵信,好好的给苗远上了堂营销课,市场和目标。

馒头可以独家,包子就不必,个人的力量再多,也无法跟大众相比,跟馒头这样纯粹的主食不样,包子可以作为席面上面的面点。

席面上,上点馒头的话,出馒头不吃菜,那就影响,可是包子无所谓,少点,也算是个特色的,这样的话,只要小路打开,就可以从销售,转变为供货。

相对于馒头,包子的销量应该会更大,个人可以吃3个馒头,就能够吃五六个包子,再加上保州独特环境,只要有十分之的人吃到包子,这就是个比馒头更加庞大的销量。

几个人对于包子的评价,特别是赵信的讲述,让苗远充满了信心,第二天,苗起专门组织了400人做包子,加上原有蒸馒头,数量超过了1400人,因为老面制约的关系,共完成了21万馒头和7000个肉馒头,总量不变,可是质量却提高了。

作为尝试的,说实话,相对于的普通的馒头,肉馒头卖相更好的,在去掉了的猪肉的腥臊的,去掉了发面的酸味的,整个包子的味道相当的好,肉以肥为主,在经过了简单的调整之后的,味道很是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