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你好,你还小,可不能偷偷上铁路啊。那要是让车遭了,可怎么办哟。”
正说着,门口有人喊小驹的名字:“小驹,好了吗,走了。”
何小西出门看一下,是东陆那边的两个孩子。什么名字何小西叫不上来,却能把他们家大人对上号。两家的大人都是老实人。
俩孩子拉了一辆板车,看到何小西,憨厚的笑笑。不像是调皮捣蛋的孩子,何小西放心了一些。
问他们:“你们这是准备去哪儿,吃饭了吗”“去河那边把树皮拉回来再吃。”
一问才知道,原来两人跟小驹是新同学。
小驹听说他们经常不上学的时候从河里泅渡过河,到货场那里捡东西再泅渡回来。带的东西有限,也不安全。就生出了跟他们合作的想法。
他们家弟弟妹妹还没到上学年龄的。小驹早晨的时候把他们送过河。让他们在货场那里捡了东西放一边。
中午和晚上三个人去把他们连人带东西接回来,东西三家平分。
想跟何小西炫耀呢,没成想让何小西误会了,差点捞顿“竹笋炒肉”吃。
何小西真不知道小驹那脑袋瓜子咋长的,总能轻易找到生财之道。一起去帮着孩子们把东西拉回来。就是一堆树皮。
货场旁边有东北运过来的巨木,要运到木材厂的。几个孩子把树皮全给扒了,运回来当柴火烧。
货场里看门的,见是一帮孩子,只要不偷东西也不管他们。
回到家吃了饭,何小西一边捻线一边看着他写作业。马氏她们也围坐在一起,就着同一个晃晃悠悠的煤油灯做女红活。
何小西:“小驹,你得好好学,学会了回来教我和你大姑她们。你看你教一个人的学费,咱家能好几个人学会。
等明年你大姑就能直接跟你一块上二年级了,能省六块钱呢。”一学期三块钱,一年两个学期,正好六块钱。
小财迷跟别人不一样,光教导好好学习没有用,必须跟金钱挂钩才能有动力。小驹想想还真是,郑重的点点头。
马氏哈哈笑道:“老婆子也跟着学学。”
何大妞听说明年她也可以去上学,飞快的抬头看了何小西一眼,又垂下头。
其实这才刚开学,现在去上学也来得及。跟后世又是学籍又是必须在辖区各种限制不同。现在只要想上学的,哪里都可以上,随时可以插班上。
但是何小西不想让她去太早。并不是真为着省那六块钱的学费,而是怕还没调整好的大妞,遇到歧视更缩回自己的保护壳里去,就更难沟通了。
孩子不是大人。有些家长说话的时候不注意,不避讳着孩子。孩子们听了,没什么是非观,只觉得新奇就会到学校里乱说。
他家大人都只敢私下议论的事情,他们就敢到当事人跟前说。
而且说了你还拿他没有什么办法。除了让他家大人不痛不痒的管教一下,打不得骂不得。可造成的伤害并不比大人的小。
现在的学生,因为环境的关系,课外作业并不多,小驹只一会工夫就把作业做完了。
何小西看着他把书包收拾好,跟他说:“过河的时候,让孩子们都系上葫芦,不要在船上打闹,
你既然把他们组织起来做这件事,就有责任保证大家的安全。也要行使好管理的权利,做好奖惩。”
这样说这件事以后可以继续做下去了。
小驹大力的点点头,说:“我今天跟他们一起干活的时候就想好了,把他们分成四个小组,按年龄搭配着分,不按家庭,
每个组让他们自己选小组长,小组长负责带队和管着他们,谁不听话的扣他东西。”
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啊。
何小西没想到自己出门才几天工夫,小驹就这么大变化。所以孩子还是要去上学,不仅学知识,在与更多人交往中也能增长见识。
这分小组的想法,定然就是在学校里学来的。
何小西没有说让小驹不要干活,专心学习的话。她可不愿意把小驹教育成一个书呆子。
而且孩子在为家庭做贡献的过程中,会对家庭更有归属感和责任感,不应该阻止。
点点他的小鼻子,何小西笑道:“这么严厉啊,还要扣东西。”
小驹想想,确实太严厉了,犹豫道:“要不先警告一次,不听话的再扣”何小西鼓励的点点头。
小驹:“给两次机会吧,第一次警告,再不听话就交给他哥哥管教,还不行再扣东西。实在不行的就不要他了。”
他这个年龄,能想到这么多已经很不错了。何小西不准备再多管了,应该给他留出成长的空间,让他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自己去完善。
今天真是忙乱的一天,明天还要早起出门。何小西准备洗漱一下早点休息。
何家这边进入静谧的夜晚,疤瘌眼家却还在吵闹。
事情得从疤瘌眼媳妇被从床底下拉出来说起。浑身上下埋汰到不行,骚臭烂烘的。
众人把她抬到院子里,让她家老二娘子给收拾收拾。老二娘子被疤瘌眼两口子惯坏了的,哪里能是伺候人的主。
脸都不顾了,把人放一边,扯着嗓子喊隔壁的两个妯娌。
老大娘子和老三娘子一开始装听不到。
后头实在装不下去了,老二娘子让她家孩子把两家的门砸的咣咣的,还怎么装
第138章 撞了什么邪物了吧
老大娘子慢吞吞开开门:“什么事啊门别给晃掉了,再砸着你们。”
老三娘子:“来了来了,叫魂儿呢”老三娘子厉害,老二家孩子没等她开门,一窝蜂都吓跑了。
老二娘子等着两人来伺候婆婆呢。结果两人刚到跟前,疤瘌眼媳妇看到两人就目眦欲裂,伸长了那只症状轻些的胳膊欲抓两个人。
嘴里“呜哩哇啦”乱叫乱喊。
二人是好手好脚的大人,哪里会让她抓住。加上心里有鬼,早防着呢,发现不对就躲一边去了。
疤瘌眼媳妇没抓着两个儿媳妇,反而自己坐不稳当,咣当摔地上,又晕倒了。
众人又是抚后胸,又是掐人中、虎口的,好一番折腾才把她弄醒了。
老大娘子精明一些,马上说:“咱娘不高兴看到我们俩,看到我们就生气,别给气得更严重了,我们还是离远点吧。”
老三娘子得到提示,提腿就走。投桃报李,不忘记拉走提点她一把的大嫂。
留下一句:“娘就喜欢二嫂你,你就多费心吧,我们就不在这里惹娘生气了。”
两人来的慢吞吞,走得一溜烟。偏偏旁观的人还觉得她们说的有道理。
众人哪里知道早晨发生的事啊只以为是因为往日的宿怨,疤瘌眼媳妇不待见两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