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怕把人家给点着了。再把自己家的货物给折了,也不敢点灯。
还是年纪太小,胆子也小。不点灯不敢黑灯瞎火的待在屋里,只能在外头等他们。
何小西进屋,摸黑把灯点上。何小东他们把今天收来的货物往屋里搬。
搬好之后,抓紧吃点东西,然后就开始打包。
人都回来了,小七也变得活泼起来。围着何小西转悠,嘴里吃着何小西给他的红枣。“十三婶,咱们明天回去吗咱们带来的东西还没卖光呢。”
其它东西都基本卖完了。就只有小七正吃着的红枣,还剩下不少。
鲁晋两省在这个时代,都是红枣的主产地。夹在两省中间的豫省,肯定是要有大量红枣涌入的。而且此地也有红枣出产。
再加上这东西也不是生活必需品。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就不是特别好销售。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何小西也不是算无遗策。在这件事上,她就是失算了。
“不卖了,红枣在这里不好卖,咱们带回去。”何小西回答道。
小六一肚子疑问等着问何小西呢。只是从进门,小七就围着十三婶不停说话。他觉着小七今天晚上受惊了,让他一回。
谁知道这小子说起话来没完了。把他给挤到一边去,凑到何小西跟前:“十三婶,那女人到底怎么回事她是小偷吗”
小七被他挤到一旁不甘心,拿话挤兑他:“七哥,你想娶媳妇了遇到个女人,到现在还念念不忘。”
俩臭小子,扭打成成一团。
大家也不管他们。这俩小子年龄一样大,到一起,就没有不打闹的时候。跟别人打架的时候,又跟连体婴儿似的一起上。
其他人凑在一起,讨论刚才那事到底怎么回事。
“我看,像是偷拿了家里的布出来卖。”陆艳明的观点大家都一致认同。
“你觉着呢”陆艳明问何小西。有些关窍他还是没想明白。想抛砖引玉,让何小西给他解惑。
“我觉得,应该是跟老武家的情况差不多,老武那是为了让他给家里寄钱,扣着他的媳妇孩子不让一家团聚。
这个是为了挣钱,不让女子出嫁。”何小西把她的猜测说了一下。
“你们注意看了没有,那女子年纪轻轻的,背就有些驼了,眼睛也不太好,好像是有些近视。”何小西说。
她这样一说,大家想起来了,确实是怎么回事。
“而且她的手,特别的细嫩,不像是平常做家务活农活的手,在家里肯定别的活不干,专职织布。”
“她的年龄应该不小了,最起码也要二十往上了。”
何小西这么一说,大家就都明白了。这个世道,不少人家都这样。能挣钱的闺女,留在家里不让出嫁,搁成老姑娘的不在少数。
尤其是有些祖传的手艺,只适合女子干。就一代代的女子都不让出嫁,专职为家族服务。等她们年老了,就把手艺再传给下头的女子。
整个家族,就这样趴在女孩们身上吸血。想想都让人不寒而栗。
生而为人的悲哀。根本没有任何自由,她们只是家族挣钱的工具。
“她应该是故意把布织出来一些瑕疵,不是整匹的布有些收布的人不要。因为收布的好多都是中间商,收上来是去倒卖的。
这样她就有机会自己偷拿出去卖,”何小西说,“我猜想,可能是为了偷攒挟准备逃跑。”
而且她应该不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人替她通风报信,她不会知道有人来收布。
这种事应该也不是第一回了,不然那男人不会这么警惕。刚刚卖了布就追了过来。肯定是平日就有所发现,防备着她了。
“正月里停机杼,忌针黹,他们家里对她的看守应该松懈一些,如果我是她的话,
肯定会趁着这个机会逃跑。”何小西觉着气氛太过凝重,说了一句俏皮话。
华国的传统习俗,正月里好多行当都要停业。就好比渡船,也要停好多天。然后备上三牲,祭祀之后才可以开航。
在场的都是好男儿。不会牺牲姐妹牟取利益。所以,对何小西的话都非常赞同。
如果这其中有人,是那种把姐妹的牺牲当成理所当然。何小西是不敢说这种话的。
不说如今,就是后世,好多男人都还把姐妹当成at机。做起来没有丝毫愧疚。
一夜无话。次日一早,一行人早早起来,收拾上路。
此地有的,他们家乡都有。只有一个烧鸡,闻名遐迩。但是这里的烧鸡,往前渠口那里就有,而且那里的比这里要正宗。
没必要在这里买了带一路。
天气晴好,一路上颇为顺利就到了渡口铁匠大叔家。
“你们怎么才来,我这两天都让栓子去镇子口接你们好几趟了。”铁匠大叔说,“渡口那里后天就停航了,你们再不来就赶不上了。”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你们这些年轻人就是办事毛糙,”铁匠大叔唠叨,“一个一个都这样,真被堵在路上一回就老实了。”
铁匠大婶也面色不豫,心事重重的样子。
何小西觉得,只他们来晚了这一件事情不会让老两口这么生气。悄悄问栓子:“怎么回事啊大叔大婶都不高兴。”
“青远哥去年就没有赶上船,今年到现在还没到,师傅怕他再赶不上船。”栓子悄悄告诉她。
原来铁匠大叔家的儿子在铁路上上班。等他们放假,船都停航了。老人都好几年没在春节跟儿子一家团聚过了。
第457章 栓子
春节对于国人来讲是最重要的节日,没有之一。
即便是千里遥远,也要赶到一起团聚。可是因为交通不方便,一河之隔,大河隔断了亲情。
铁匠大叔姓宋。宋大叔夫妻俩就这一个儿子长到成年。宋青远从小就跟着他爹学打铁。
和平年代,打铁或许只是一门谋生的手艺。可是,在战争年代,铁匠却是一项战略物资。
抗日战争中,沦陷区的许多铁路工人都纷纷逃离。战争又加速了铁路的损毁。日人急需铁路线,替他们往前线运送物资。
没有人维修铁路。日人就抓了许多工匠和民夫,去替他们维修铁路。宋大叔的儿子宋青远,就是那时候被抓到了铁路上。
解放以后,也没有回来。就继续在铁路上工作了。并在当地娶妻生子。
半岛战争爆发,需要人员支援前线维修铁路。宋青远也是其中之一。
好容易回来了,却接连被大河阻住回乡的路。没法跟老父母团聚过节。
何小西他们把大车赶进院子里去。何小东脱了棉衣,抡起大锤帮宋大叔打铁。他不太会说话,只能用这种方法安慰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