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来。
欠何家的人情早晚都得还。先帮个小忙,算是还一份利息。
到了医务室外头,何小西躲在外头先不进去。由大炮媳妇自己进去先跟齐大山媳妇搭讪。齐大山媳妇特征明显。
那一身的伤,不用介绍大炮媳妇也知道她是谁。“哟,怎么了这是,大过节的你怎么伤这么厉害看着有点面生,你是谁家亲戚啊”
一来二去,就跟齐大山媳妇套上了近乎。“你说你,傻了吧这事你就不该来,来了没有你好果子吃。”
“要到钱,那也是你婆婆的,落不到你手里,等哪天你的肚子有动静还好,要是再没动静呀,人家手里攥着钱,想把你踢走换个媳妇,
人家就把你踢走了,还不如没钱呢,没钱就能老实过日子,不生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大炮媳妇一番话,说得齐大山媳妇如梦方醒。
当局者迷。她是一直没想到这个问题,如今想想确实如此。自己真是太傻了,简直是在自己坑自己。
何小西听到里头说的差不多了,敲敲门进去。齐大山媳妇看她的眼神,明显少了几分敌视。这是心态在改变的表现。
何小西也不揭破,给她把耶结了。带着她就走了回去。
回去以后的齐大山媳妇,明显有些消极怠工。不仅如此,还有些魂不守舍。不像之前闹腾的那么给力了。
没有了她的撺掇,或者说没有了她这个主力,齐家母子很快偃旗息鼓。
这个时代的大多数女人,不过就是个生孩子的容器。一旦这点功能丧失,不管你之前对家庭有多大的贡献,一样被扫地出门。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显示。金钱保障不了女人的地位,多出来的金钱,只会让男人的yu wàng膨胀。
谁也不能保证,男人膨胀的的yu wàng,是只多喝二两小酒就能满足了,还是要换个年轻漂亮的媳妇。
所以意外之财,或者说跟家庭状况不相匹配的财富,还是不要有的好。
齐家三口人都受伤了,自己没法走回去。想让陆家赶车送他们回去。陆爱国没有同意让陆振邦去送。
水洞村是他们的主场,但是出了水洞村到了齐家凹,就是齐家人的主场。万一齐家人挟恨报复,把陆振邦给打了,他们找谁说理去
“我去送吧。”何小东提议。
姻亲之间,就该像陆家和何家这样相互帮衬。如果像齐家这样只晓得占便宜,肯定不是相处的长久之道。
把齐家的人打发走,何小西赶紧回家去。她的豆腐做了一半,还在那里搁着呢。前面最累人的几个步骤都做完了,就剩这最后一步了。
万一真做废,她得心疼死。
做豆腐的模具村里也不多,就那么两三家有。不过这个东西跟药罐不一样,谁用完了得给人家主家送回去。
所谓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借了东西不还,下次再借就不容易了。一套豆腐模具,用得仔细些,用上几十年都没问题。
何小西去把模具借了来。把豆腐压制成型。
煮好的鱼头豆腐汤,盛了一大碗让陆大妹给送陆家去。“给你二嫂吃的,你看着她吃完再回来。”
所以人不能做亏心事。何小西做了这么一桩“亏心事”,老内疚了。
陆大妹不知道何小西的小心思,觉得三嫂真好。对家里人太关心了。
正说着话呢,大炮媳妇端着一只碗风风火火的进了院子。何小西一看她一脸的人逢喜事精神爽,就知道好事确定了。
“我夏天的时候腌的酱黄瓜,端点来给你们尝尝。”大炮媳妇把端着的碗递给何小西。
何小西等着她下面的话。按照本地的规矩,想去别人家要点什么吃食,不能端自己家的碗去装。得拿人家的碗端回去。
回去以后把碗腾出来,装上自己家的东西再送回去。
当然也有大炮媳妇这样,先把自己家的东西端来的。只要碗不空着来去就行。
等后世家家都富裕了,就没有人讲究这些老理了。
第513章 硌牙的骨头
说白了,这些老理的存在,是因为大家都不富裕。为了防止有人故意占便宜,大家约定俗成一姓世规矩。
何小西自己是守规矩不喜占人便宜的人,也喜欢这种守规矩的人。做人可以聪明,但是不能奸滑。
“我们家老俊媳妇,真的怀上了,这不,就想吃大姑你做的那个榨菜,让我来给她要点。”大炮媳妇现在是,老俊媳妇要星星她都不给月亮。
榨菜村里人家家都会做。何小西把那个简易版的没藏私,给村民们都说过。大家都偶尔做来吃。就是现做的得几天才能吃。
心疼老俊媳妇肚子里娃的大炮媳妇,等不得了。巴巴的跑来讨吃的。
“你们也没有婆婆帮衬。这吃东西可不能给她瞎吃,还有,吃点好的行,量还是得控制,要是给她放开了吃,
到时候孩子长得太大,不好生。”大家七嘴八舌的传授着经验。生怕她们不知轻重,由着老俊媳妇胡吃海塞。
说起婆婆,大家好奇的问她:“你婆婆现在怎么样了”天气冷,消息传的没那么快。大家好久没听到疤瘌眼媳妇的消息了。
“自从天冷以后老嫲嫲越来越严重了,原本还能呃呃啊啊的说两句话,现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以前稍微还能动弹点,现在是一点也动不了,跟个活死人似的。”大炮媳妇跟众人说着她婆婆的情况。
无怨无嗔,就像在说两旁世人似的。“前几天,老二还想把她送我们家去,让你大侄子给打了一顿打出去的。”
众人听了,也认为理所当然。没有人会说出财产是你公公婆婆的,他们想给谁就给谁,不给你财产,你也必须给他们养老之类的话。
并不是说这个年代的人不孝顺。这个年代的人,比后世更注重孝道。谁家要出个不孝子孙,能让唾沫星子给淹死。
是因为这个年代,只要分配好家产并附带赡养义务,除非把多分的家产拿出来重新分配。不然对方可以拒绝赡养。
这是由社会形态决定的。这个年代的孩子,是由家庭抚养长大的,不是父母抚养长大的。而且,这个年代养大一个孩子的成本极低。
八玖十年代的时候还有人戏称:多个孩子不过是多瓢水。意思就是说,做饭的时候多加一瓢水,就能多养活一个孩子。
孩子出生吃母乳,长大以后最多给点米糊糊。不用上学。医疗水平低,几乎没有医疗支出。稍大一点就开始给家庭干活,反馈家庭。
不仅孩子是由家庭抚养长大的。家庭财富也是由家庭一代代累积下来的。不是父母创造的。
所以如果分家的时候分配不公,虽然做子女的出于孝道,不能跟父母争执。但是,外人也会笑话。
等父母老去,受到不公正对待的子女不尽赡养义务也没人指责。因为义务和权利是对等的。没有获得相应的权利,就可以拒绝相对的义务。
后世不同,一个个孩子都是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养个孩子要付出许多心血。吃喝拉撒看病等,都是最基础的。
还要接受教育。另外还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培养兴趣爱好,上各种特长班。按照统计,一个家庭里两个大人的花费,比不过一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