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没送。等后头闺女大了,能帮着带底下的弟弟了,底下的也就没送。
所以宋大嫂虽然自己辛苦,对公公婆婆倒是没什么意见。此时被婆婆的态度感动的,眼泪汪汪的。
宋氏老夫妇也知道儿媳妇这些年受苦了。宋大叔背转身偷偷抹了抹眼角。婆媳俩互相擦着眼泪。
房主急等着兑出去了回老家。宋大叔这边也急着接手,赶紧把家搬过来。价钱很快就商定了。
买房子置地得看四邻好不好。不然买到手也是个麻烦。
宋大叔就问:“邻居都是做什么的啊我们去拜访一下,打个招呼吧。”说是拜访,其实是去探探虚实。
虽然只接触一下不一定能看出什么来,但是,有时候仔细些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房主也知道宋大叔的意思。笑笑道:“两边的邻居都特别好相处,为人都挺和气。”
人和人相处得靠缘分。两个都好脾气的人不一定相处融洽。两个都不好的人或许臭味相投。这些都是不好确定的事。
所以陆爱国这个中间人也不好大包大揽,说:“是啊,是该拜访一下,以后就是邻居了,见见面,以后见了好打招呼。”
中间人也说:“趁今天不忙,去见见,我给你们介绍一下。”领着去了西边那一家。
在那家门外喊:“老王头在家吗”有人闻声出来。
何小西一听姓王,就知道东边那家才是张家。
呼啦啦一群人进了王家的门。何小西看到到处摆着半成品的木器,角落里还有没打扫干净的刨花和锯末。
何小西猜测着这家应该是做木匠活的。这样好,大家的动静都小不了。也就不存在谁扰民的问题了。少一项纷争。
许是因为都是做生意的,讲究和气生财。中人介绍宋大叔是隔壁新房主,老王头很客气的跟宋大叔寒暄着。
听说是打铁的,老王头笑说:“这房子还真是跟铁匠铺有缘,以后请老弟多多关照。”
“互相关照,我们刚来,还得靠老大哥照应。”宋大叔回答。
铁匠铺里打个农具,有时候就得要做点木匠活搭配着。比如最简单的镰刀,就得需要一个镰刀把。
有些人家自己做,但是也有不少人家买现成的。
还有犁头、耩子等。许多农具都是用木器和铁器结合起来的。他们两家的生意还真是互补。
前房主是铁匠,木匠知道有个铁匠做邻居的好处。后头这个是卖缸盆的,跟木匠八竿子打不着。现在又换成铁匠了,难怪木匠高兴。
出来木匠家,一群人又到了东边邻居家里。“张大哥,在家吗”中人想来跟张家熟悉些,称呼都透着亲昵。
何小西看看门前的幌子,这应该是一家做早点的铺子。今天不逢集,时间又晚了,摊子都收拾干净了。
中人介绍:“老张家是做油茶和油馅子的。”这两样都是早点的一个种类。油茶是用花生碎和豆腐皮做的一种汤。油馅子是一种油煎的带馅的饼。
这个应该跟铁匠和卖缸盆的都扯不上什么关系。
不过,何小西还是想简单了。进了门,就看到一位老人正坐在屋子的一角修补着一只黄盆。这是是扒锅焗盆的手艺人。
卖缸盆的旁边扒锅焗盆,这也是关联企业啊。看来这个时代的人也不傻。谁跟谁做邻居也不是随便选的。
看大家看着老人,老张介绍:“家里孩子他外爷爷。”
何小西暗自点点头。这个时代扒锅焗盆的地位低下,跟讨饭的差不多。这人能这么坦然的跟他们介绍这位老人是他岳父,看得出来人品极好。
何小西跟陆爱国对视一眼,觉得这事应该可行。
“我们是水洞村的,这位是我们家的一个亲戚。”陆爱国特意把他们是水洞村的说了一下。又把宋大叔他们介绍了一遍。
听说他们是水洞村的,老张的表情僵硬了一下。按照他的年纪,他母亲跟水洞村的恩怨他应该是全程经历过的。
那种被欺凌的屈辱虽然经过几十年了,看来还没有淡忘。
“您贵姓”老张问陆爱国。表情冷淡。这是打定主意,如果他们姓何,以后也不准备跟宋大叔他们打交道了。
“免贵,敝姓陆。”陆爱国回答。
听说他们姓陆,老张的表情放松了一些。不是仇人来了就好。
“这位是水洞村的村长,陆家老宅就是他们家。”中人也觉出气氛尴尬,用夸张的语气介绍着陆爱国。试图把气氛缓和一下。
第556章 两头难受
中人现在这种情况是最尴尬的。他跟两边都熟,关系称得上铁了。可是两边却水火不容。他夹在中间两头难受。
听了中人的介绍,老张看了陆爱国一眼。陆爱国实在跟这个时代的村长不太一样。这个时代的村长都是贫下中农里选出来。
不说目不识丁的大老粗吧,认识的大字也装不满一箩筐。肯定不像陆爱国这样斯文有礼,说话文绉绉的掉书袋子。
从张家出来,何小西佯装抱怨:“咱们好心好意去跟他们打个招呼,想着以后就是邻居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连门,
他家至于这样眼珠子长到头顶上吗,谁又不指着他吃喝,做那样一副嘴里给谁看啊”
中人解释:“老张人平时才好,不是这样的人,或许其中有什么误会呢,我给你们问问,打听打听,好不好”
生怕这桩买卖黄了。要是因为老张的关系,让这桩买卖做不成。就不仅是他损失点钱。有可能房主都要跟老张起龃龉。
他跟两边的关系都不错。觉得自己义不容辞在中间穿针引线,化解矛盾。
何小西目的达到了。她就是想让中人在中间传个话。听到中人这么说,也不再别扭着。
陆爱国给大家递梯子:“也不算什么大事,也可能人家家里今天有事,心情不好,大家都得互相理解。
这样吧,咱们回去吧,老李你回头看看怎么回事,我觉得不是什么大事,他做他生意,你做你的生意,平常来往也不多。”
“行,你们先回去吧,要是有什么事,我去你家一趟,或者是捎个信让你来一趟。”中人老李说。
宋大叔他们客随主便。跟着何小西他们坐上驴车回去了。
何小西看着老李跟着房主站在门口说了一会儿话,就进了隔壁老张家去了。该做的他们都已经做了,之后的事就尽人事听天命吧。
“怎么宋大哥没来呀”何小西问宋大嫂。
“嗨,他那工作忙,不好总请假,只能我请一天假带着爹娘来。”宋大嫂回道。
“你们忙你们的,我们昨天都来过一趟了,我就说我都认识路,你还不放心非得跟着,多耽误工夫,这请一天假,得扣工资吧”宋大叔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