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21(1 / 2)

d里住。

何小西好说歹说,陈情利弊,终于让武大嫂同意跟她回水洞村。“你们先在我们那里住着,我帮你们去催催老武,

抓紧让他给你们申请宿舍,把你们带过去,还能趁着这段时间,让我们村的老师给孩子们补补课,

一年级的课程简单,就不用按部就班的跟着学了,学好了今年开学就能跟上二年级,照着你们家大妞的年龄还不算太迟,

不然个子那么高,跟一年级的小孩一起坐在教室,让孩子多难为情。”

听人劝吃饱饭。武大嫂觉着确实是这么个理。而且何小西热情相邀,不像是假客套。她就顺势答应下来,愿意跟着何小西一起回去。

何小西今天做的事情,事关机密。所以带的车夫是陆振邦。车上就装着两张刚拿到手的铁篦子,也没装其它东西。

直接就把老武家不多的几个箱笼抬上车。也不选日子搬家了,一脚就给捎了回去。

陆家老宅门廊那里,有两间屋。之前已经维修打扫干净,做村里识字班上课用。现在正好闲置下来,安顿老武家几口正好。

只是,等何小西他们抬着箱笼走过去的时候,发现那两间屋中的一间,已经住上人了。

住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前世借住在这里的靳大姐。

这里人多眼杂,何小西也不好询问。只拿眼睛瞟了几眼靳大姐那屋。

一间屋子安顿不了老武一家子。何小西只得把澄娃子兄弟俩领回去。让他们跟着小驹住一屋。

晚上的时候,趁着大家都回去休息了,何小西拐到靳大姐那边。询问一下靳大姐搬回来是为了什么。

第662章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何小西只是单纯的关心一下,并不想对别人的人生指手画脚。别人的人生,可以给予适当的忠告,但是不能管得太宽。

靳大姐搬来之前就经过了深思熟虑。她选择在陆家老宅落脚,也是带有目的的。她想在这里受到陆家和何小西的庇护。

那天陆麦子家去她宿舍那里闹事,给她提了个醒。家务事,在任何时代,都是超脱于法律和规则之外的。

与其求助于法律,不如求助于人情。

而且,她早就考虑到只要搬来,何小西就会来找她。

说不定何小西会阻止她搬回来。为了防止何小西劝她不要搬来,借房子都没通过何小西。而是由乡政府出面,从陆爱国手里借来的。

虽然靳大姐跟何小西的交往不多。但是靳大姐通过几次为数不多的交集,对何小西的处事态度还是有些了解。

何小西毕竟是拥有几十年人生经验的人。她是由一个人生阅历丰富的睿智老人,回到青葱岁月。身上难免带有前世的行为规则和烙印。

何小西除了惊恐激愤之下杀王八蛋那件事,做什么事都是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极少有年轻人的冲动。

说好听点叫稳重有余,活泼不足;说难听点就是暮气沉沉。

何小西自己或许没有发觉,但是跟她有交往的靳大姐发觉了。靳大姐毕竟是年轻有冲劲的新女性。生活欺骗了她,她要给自己寻求一个公道。

她不会退缩,不会妥协。或许会一时迷惘,但不会委屈求全。

何小西跟她完全不同。何小西会表面上退缩妥协。但不会迷惘和委曲求全。她会迷惑了对手之后,私底下做手脚扒掉对方的画皮。

这个倒不能说是谁对谁错。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段都会做不同的决定。年轻气盛的人,毕竟不会跟睿智的老人,做一样的选择。

“他不是跟他四嫂的妹妹有首尾吗我就拖着他,看那个女人急不急。”靳大姐说。只要卢卉卉和他姐姐急了,就会让人看出马脚。

这个时代的人离婚,都要把过错推给对方。不然离婚后就要接受舆论的谴责。大多数人都是在为别人活着。

两个人过不下去了,一般都闹得人尽皆知。让人口诛笔伐个是非曲直出来,分辨出谁对谁错才会真正离婚。

现在的离婚程序跟后世有极大不同。默认两个人一旦结婚,就应该一辈子绑在一起。生同衾,死同椁。

所以只要是有孩子的夫妻中一方不想离婚,不愿意离婚,而不愿意离婚的一方又都没有过错,就算是另一方起诉到fǎ yuàn,fǎ yuàn也不会轻易判离。

一个离婚官司拖个几年或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都不是新鲜事。

所以靳大姐搬回村里,借住陆家老宅。近距离看着李守本,激怒陆麦子家。让他们家闹。

何小西默。这种事情不好说对错。若是何小西遇到这种事情,绝不会用这种伤人一千自损八百的方法。

但是她也知道,既然大多数人都选择的方式,必然有其可行性。

何小西劝慰:“回来住也好,靠得近了,可以把呦呦送后院让我三婶她们帮着照看,村里的几个车现在每天都要进城,捎带你一程也方便。”

而且,何小西想让何大妞去上学,抓紧把一年级的课程学扎实了,新学年就能跟武大妞一起上二年级了。

所以何小西不想再让何大妞去乡政府的托儿所上班了。不是为感谢靳大姐这些日子对何大妞的照顾,何小西早把她召回来了。

何大妞跟着靳大姐,效果明显。现在在她身上看不到自卑的痕迹了,说话做事落落大方。现在不用过河拆桥就能有现成的借口把人叫回来。

而且,何小西觉得在乡政府的托儿所做保育员是个好岗位。何小西想把自己人安排过去。乡政府有什么事,他们也能提前得到消息。

不管什么时候,信息不对等都是一个大问题。先得到消息就相当于掌握了一部分主动权。许多事情做起来就多了些余地。

何小西看得不止是眼前的利益,还为以后铺垫好道路。她现在在县里已经安插上人手了。有机会还要继续安插人手。还要往乡里安插人手。

何小西对靳大姐说:“我准备让大妞今年开学上二年级,现在就得抓紧让她学好一年级的课程,所以不想让她去乡上上班了。”

靳大姐点点头,很赞同何小西的做法。觉得何小西跟一般人不一样,不是只看到眼前利益的鼠目寸光。

这个在乡上上班的机会,足有打动大多数人剥夺孩子受教育的机会。尤其这个孩子还是个女孩子。

她这些日子把何大妞当成自己家孩子。何小西真心为何大妞考虑,让她觉得特别欣慰。在对何大妞的好事情上,两人的态度是一致的。

“乡上托儿所的保育员有没有人接手啊没有的话可以从我们家再选一个人过去。”何小西问。“你说说条件,我看看谁合适。”

何陆两家加起来,得有女人几十口人呢。不管靳大姐要求什么样的,何小西都能保证能达到她的要求。

就算两家没有合格的,何小西还能从陆艳明和陆友湖还有陆厚诚那几家里挑人选。

靳大姐只以为何小西就是想让她家人挣那份工资,也没想到何小西还有其它目的。

这份工资对于农家人来说就是一笔巨款了。所以靳大姐也能理解何小西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