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90(1 / 2)

d

徐阿姨却发挥主人翁的能动性,主动做实验。

所以何小西说话的时候,就温和了一些。“褚大嫂在世的时候身体不好,褚大哥放心不下她,就没办法出去工作。”

“她身体怎么啦病了吗什么病她哪里人叫什么名字”徐阿姨激动异常。对褚大嫂异乎寻常的关注。

问题一个接着一个的冒出来,完全不像是关心一个陌生人。

何小西意识到,徐慧兰对于褚大嫂的关注太过了。蹙眉道:“到底怎么回事谁让你打听的”

“没,没人让我打听。”徐慧兰说。“我就随便问问,随便问问。”突然没有了追问答案的勇气。

在她心里,既希望何小西说的这位褚大嫂是她的覃歆,那么她这么多年的寻找就有了结果了。

至少知道她走失以后,如她日夜祈祷的那样遇到好心人。

可是,又不希望她是。找了这么多年,盼了这么多年,还是迟了。女儿已经与她天人永隔。

“说,到底怎么回事不说就带着你孙子离开水洞村吧。”何小西语气狠厉。

说完,看到徐慧兰支支吾吾的样子。何小西想到一种可能。“你是觉得褚大嫂是。”

徐慧兰怯怯的点点头。

她怕何小西认为她是故意攀亲的。

虽然匪夷所思,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何小西问她:“你有什么依据吗”

“青林身上穿的小肚兜,我女儿以前有件上衣跟他那个布料一模一样。”许是觉着这个理由太过牵强,声音越来越低。

何小西却没觉得这个理由站不住脚。

如果褚大嫂真是徐慧兰的女儿,那么她的女红定然是跟着徐慧兰学的。

跟字迹一样,每个人做出来的女红,也有属于各人的烙印。

徐慧兰说的布料,说是针脚给她的感觉更恰当。

只是说是针脚的感觉,太过玄幻。所以徐慧兰说布料一样。

“你有你女儿的照片吗”何小西问。

“有有有,”一边回答,一边颤巍巍的撩起衣襟,从缝在裤子里面的衣兜里拿出一个卷起来的手帕。

一层层的揭开手帕,拿出一张泛黄的老照片。

照片上是母女俩。那位母亲眉目间依稀能看到徐慧兰的模样。

但是,那个女儿却是只有二三岁上下。

何小西有些傻眼。这样的照片,怎么辨认何小西自认是没有这样的本事。

徐慧兰有些羞愧的低着头,讷讷道:“照片有些老了。”

何小西:您老真是太谦虚。这哪里只是有些老,简直就是老掉牙了好不好。

“还有什么信物之类的吗或者是你女儿身上有没有什么胎记”

佟岳骐丢失那么多年,凭着头发里的胎记就找了回来。如果徐慧兰的女儿身上也有胎记,应该就好对比了。

胎记是前世的亲人,为了找到他们特意留下的印记。

徐慧兰摇摇头。“我不会认错的,青林身上穿的肚兜,就是覃歆的那件衣服改的。”

淡绿色的肚兜,上面绣着荷叶锦鲤。针法跟她女儿的一模一样。

“你女儿叫秦歆”

“嗯。”

“西早覃,不是秦始皇的秦。”

这个姓氏并不常见。再巧合,应该也不会巧合到会重合这样一个稀少的姓氏。

中午褚凤雏过来吃饭的时候,何小西把他喊到保育班的办公室里说话。

“褚大嫂是不是姓覃,叫覃歆”何小西问他。

“是,”褚凤雏回答。“谁告诉你的是不是有人想来认亲”

不等何小西回答就接着说:“你跟来人说,当初丢下她都没心疼,现在就不要惺惺作态来认她了,人已经不在了,认不认都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些话是冲着站在一旁的徐慧兰说的。句句夹枪带棒,十分不客气。

凤雏早就发现这个女人不寻常了。经常借故跟他搭话,套近乎。旁敲侧击的打听他们家的情况。

谁也不是傻瓜,看不出她的意图。

这个女人之前的试探,全都被他给挡了回去。没想到她还真是鲜廉寡耻,居然找到小西这里来了。

想认亲早干什么去了这么多年杳无音信,等到青林娘不需要亲情的时候出现了。

第812章 克制

青林娘有心疾。有心疾的人忌大喜大悲。

可是青林娘每次想起抛下她的母亲,都伤心欲绝。加重她的病情。

若非如此,应该还有几年可支撑的。

这样的人,让他如何不恨他没长着菩萨心肠,不会当成无事一样跟他们当成亲戚来往。

水洞村现在日子好过了,硬贴上来的亲戚真不少。

有些多年不来往,听都没听说过的亲戚,一下子就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了。

如果是普通的,没来往的亲戚,有余力接济一下也没什么。这样的亲戚,原谅他真的做不到当过去事情没发生,维持着表面的和睦。

徐慧兰激动的否认:“我没有,我没有丢下她,我只是去给她抓药了,回来人就不见了。”

抓着褚凤雏的胳膊:“你要相信我,我真的没有丢下她,我没有。”反复的重复着我没有那三个字。

“人已经不在了,有没有都没有区别了。”

何小西从来不知道,褚凤雏往人心上扎刀子会这么干净利落。

只是用的是一把双刃剑。朝别人心上捅一刀的同时,自己的伤口也鲜血淋漓。

这种事情不好劝,除非他能自己想通。

好在褚凤雏还没有偏执到不允许徐阿姨接近青林。

有着这样一个共同的亲人,心里的藩篱早晚会有消除的一天。

定海,陆爱国兄弟俩因为要安顿好家里,要跟单位请好假才能走,到的比陆厚廉他们晚了两天多。

这次的饥荒是全国性的,持续时间又长。部队上接待各地来的军属忙得应接不暇。

登记的人员听说陆二妹是陆拥军的妹妹,特意着力看了看她的发髻。

这个时代妇人和小姑娘从外貌上就能一眼分辨出来。

妇人和小姑娘的发式不同。

爹娘来就来了,怎么出过门的妹妹也跟来了。这不是摆明了来部队占便宜吗

偏偏陆二妹自己不自觉,占便宜也不知道低调一点。

粮食不够,食堂给打的饭是粗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