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54(1 / 2)

d琛正在看他订做的三个平安玉佩,是送给三个孩子当礼物的,小小的玉佩,仅有他的大拇指那么大,正面刻着一只小动物,后面刻着他们的字,这家店的师傅雕工了得,那么小的动物,雕得栩栩如生,他看着,很是满意。

“你要钱做什么”穆琛将尾款递给掌柜的,问道。

旁边的小二哥震惊地张大嘴巴,听寒风对穆琛的称呼,他以为寒风是穆琛的随从,一个随从居然大咧咧地跟主人借钱,一借就几百两,更重要的是,主人家还不生气,心平气和地询问,似乎真的打算借钱给他。

这年头,随从都那么凶残吗

“买簪子。”寒风将手中的簪子抬起来,让穆琛看个清楚。

穆琛看就知道他的想法,从袖口掏出三张银票,对掌柜道:“三百两。”

开口就砍他五十两,这位爷也太狠心了吧掌柜抽了抽嘴角,搓着手,谄媚地笑着道:“穆老爷,三百两真的太少了,那支簪子怎么着也得三百五十两。”

“嗯。”穆琛意味不明地挑眉,眼中闪过抹戏谑,起了身,“回去吧,若你真喜欢这种样式的簪子,我让府里的师傅给你雕一支。”

掌柜一听,暗骂穆琛不厚道,装出心疼吃亏的模样,将簪予以三百两银子买给寒风。寒风小心三翼翼将簪子收起来,跟穆琛一起离开这家店,回去的路上,他提出个疑问,“少爷,既然府里有雕刻的师傅,为什么还去那家店订做玉佩”

“那家店的平安玉佩卖的最好,听说也很灵验。”只是想为孩子求得平安。

回了府,寒风将买回来的簪子送给南霁云。

“这是什么”南霁云打开盒子,看到里面放着的碧玉簪,愣了愣,抬起头,目光呆滞地望着寒风,满眼地难以置信。

“碧玉簪,觉得很适合你,所以就买了。”这些天住在郡王府,看着穆琛体贴入微的照顾沈景黎,他忽然觉得自己对南霁云不够好,本来身份地位就配不上他,然后又是硬梆梆的臭汉子,既得不到他父母兄长的喜欢,也没办法为他生孩子,唯能做的,就是对他好,偏偏他以为自己做的很好,事实上却什么也没做。

他太过被动了,以为目前这一切,就是最好的状态。

“呆子。”南霁云骂了一声,嘴边上扬的弧线却怎么都压不下去。

大年初七,寒风和南霁云离开京城去西北,穆琛和许彦林亲自送他们出城。

同天,穆禹前往湖州任职。

穆禹离开只通知了镇远侯,并没有告诉德慧县主和老太君,等德慧县主知道这件事的时候,穆禹的马车已经出城个多时辰了,县主气的大发脾气,被穆珂劝了两句,居然跟穆珂吵了起来。

穆珂在郡王府待了一段时间,脾气收敛了许多,行事作风也稳重许多,他不愿意再闹出家丑,就挨了县主顿骂,然后跑去郡王府避难。

“你怎么来了”沈景黎对穆珂的态度很一般,毕竟第印象太深刻,何况他们之前还有仇,让他一下子跟穆珂亲密无间,他还真做不到。

“我娘在府里发脾气。”穆珂沉着脸,张嘴想说点什么,最后又摇了摇头,家丑不可外扬,虽然他是想找个人倾诉一番,可家里那衅事,他这会儿真没脸说。

沈景黎大概知道是什么事,心里暗道,穆禹办事不妥当,可想想德慧县主的脾气,估计还是这么做更保险。

穆珂吃着金玉端上来的乳酪蛋糕,突然道:“想到我大哥堂堂一个世子,跑去湖州那个山区去做官,我就有肚子气。”

“气什么那是你大哥决定的,他自然有他的道理。”自己选的路自己走,穆禹都不抱怨,别人有什么资格替他抱怨

“说是这么说,可我总觉得我大哥不该去那种地方,我大哥可是世子啊,有谁家的世子不是混个闲职,然后就等着继承爵位,谁那么傻跑到穷乡僻壤去做官”穆珂愤愤不平地咬了一口蛋糕。

穆珂跟沈景黎说了一会儿话,心情好多了,才高高兴兴打包了堆吃的回镇远侯府。

第258章 庆生来京城

停了之前的药,再经过太医们细心的诊治和调养,皇帝的身体好了许多,不仅脸色比之前红润,身体也健朗许多,已经可以下床走动了。

燕承礼非常高兴,想着过年的时候,因为皇帝突然病倒,宫里都没有好好热闹番,就跟太后和皇后商量,元宵节举办一个热闹的宴会,喜庆一番,去去晦气,也压压些人不安分的心。

太后听说皇帝身体好转,心里很是高兴,再听到燕承礼说要举办宴会,给宫里带来些喜气,也让些的人歇了那不安分的心思,赶忙点头同意。

“这事儿得谨慎些办,不然,我怕那些人还会对你父皇下手。”太后转动着手中的佛珠手串,饱经沧桑的脸上,皱纹叠出层层的褶子,她不管宫里的事几十年,没想到居然会发生这种事情,太后转动佛珠的动作突然停下,抬头看向皇后和燕承礼,“你父皇调养用的那些药材是谁动的手脚你调查清楚没有”

太后虽已年迈,身体也不健朗,走几步就喘的不行,可双眼睛却十分有神,那双眼睛锋芒毕露,盯得燕承礼浑身不自在,他点了点头,“查到了动手脚的人,不过他什么也不肯说,前天晚上死了。”

啪的声,太后手中的佛珠手串断开了,佛珠掉在地上叮当作响,太后愣了一会儿弯腰去捡掉在地上的佛珠,燕承礼见状,赶紧跟着一块儿去捡。

将掉在眼前的都捡起来后,燕承礼还想去找滚进桌子底下的,太后却摆了摆手,她将捡起来的佛珠放在美人榻边上的小茶几上,然后讥讽地笑了一声,“这宫里的事,哀家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这话像支箭扎进皇后的心里,皇后低着头,诚恳地道:“是臣妾失责,才让人有机可乘,请”

太后摆手打断她的话,“这事儿与你何关皇帝身为当事人,都没有察觉到不妥,你一个后宫女人,还能时时管住皇帝不成”

她看了皇后眼,这儿媳妇是她亲自选的,不仅长的好,家世背景也好,重要的是聪明有手段,能帮儿子管住这偌大的后宫。

她对自己选的儿媳妇很有信心,虽说儿媳妇后来为了自己的儿子,跟皇帝离了心,可她也是当母亲的人,明白做母亲的心思,所以,只要她不害皇帝,她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不管后宫那些龌龊事。

皇后原是担心太后那话是讽刺她没管好后宫,让人趁机害皇帝,谋夺皇位,才赶紧揽责任上身,听到太后这番话,松了一口气,可对皇帝遭遇的事仍然耿耿于怀。

太后直观察着她,看她表情变了几回,满是褶子的脸上露出一抹笑容,转而对燕承礼道:“永明啊,宴会的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吧,至于你父皇身体有所好转的事情,你先别声张,交给哀家来处理。”

有绪白太后想做什么,燕承礼点点头。

商量完这个事儿,太后就让燕承礼先回府,留下皇后,两人说了会儿体己话。燕承礼没有立即回府,而是去了乾清宫,跟皇帝说了这个事儿,皇帝也让他别对外声张他的病情,还让李德海协助他起办元宵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