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76(1 / 2)

d李琦、年华、大吉大利、常来、胡厨娘一家,还有沈月儿。

金玉因为有婚约,不久后就要成亲,所以选择留在京城,而穆瑾则说要独当面,不靠穆琛的帮忙,参加科举考试,从而进入朝堂,所以也留在京城。

“你真的要跟我们去西北”沈景黎看着坐在一旁做针线活的沈月儿,他实在没想到,沈月儿居然会放弃京城的一切,跟他们一起去西北。

“都到这个时候了,四哥你怎么还说这种话”沈月儿扬起手中的绣帕,看到上面走形的图样,沮丧地叹气,她真的没有刺绣的天赋,那么好看的图样,经她的手绣出来,居然变得这么难看。

没办法静下心继续刺绣,沈月儿就将绣坏的绣布扔回篮子里,拿出个布偶来缝,刺绣她做不来,缝布偶还是不成问题的。

“那你的烤鸭店怎么办”

“让宁馨帮忙打理。”沈月儿端起泡好的茶来喝,“我打算在西北也开一家烤鸭店,西北肯定没有烤鸭这道菜,说不定会很好卖。”

沈景黎见她信心满满地规划未来,明白她是真的想跟他们去西北,也没多说什么,不过,常来居然跟着一起来,还是挺出乎他的意料的,他还以为嘴角微微扬起,沈景黎掀开帘子,欣赏外面飞速而过的风景。

一个半月之后,他们到达了雁门关。

“这就是雁门关”难以置信和嫌弃的语气。

“是的,雁门关的平沙城。”无比骄傲的神情。

“这么荒芜”不会吧这是座城,怎么安静得像一座废墟灰白的石墙抹上掺了糯米水的石灰,垒垒石块十分壮观,还有几块石块突出墙面,被投石器投出的石弹撞出的凹洞有用粗糙手法修补过的痕迹,眼望去便能瞧见令人鼻子一酸。

不是说打仗很好赚钱吗怎么这座城修建得跟难民营一样,是真的穷,还是吝啬省银子省到这种地步,一件体面的衣服是做人的门面,城墙亦然,起码弄得好看点,让过往的商旅看得赏心悦目,认为这座城还有希望,并不颓败。

啊,这里估计没什么商旅经过,看看他们走了大半个月的那条不成路的路就知道,有一条这么难走的路,谁愿意来啊要想富先修路,路好走,才能吸引远方的商旅,才能带来商业的繁荣。

不过意外的是,里面的大比这座城要有生气多了,明明常年面对战争,却有颗热情地心,对生活有着无比的激情,只不过人太少了,就算有精神,也没办法让整座城热闹起来。

“这里的百姓很热情,有黄沙万里的雄壮。”

“是啊,黄沙拌饭,吃在嘴里满口沙,你的牙口这么好,估计就是在这里练成的吧”沈景黎满是鄙夷,

原以为能在这里过嗅松的日子,结果,说不定比京城还要累,天呀,他是天生的劳碌命吗

第291章

穆琛在平沙城很有威望,这里的百姓都很爱戴他,知道他这次带了妻儿回来,都纷纷上门探望。

沈景黎每天都能见到很多陌生的面孔,这里的人非常热情,哪怕刚刚经历了大战,面对他的时候依旧笑容满面,穆琛的到来似乎为他们带来了希望,那风干的脸庞、长满老茧的手,以及空洞的眼神顿时有了活力。

这是座没有死透的城,沈景黎突然有了希望,也许经过他们的努力,几十年之后,平沙城会成为大燕数一数二富庶的城池。

沈景黎住进平沙城的将军府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对平沙城以及平沙城周围的情况做了一个调查。

平沙城地大人少,如同二十一世纪一个县城大的地方,只有上万人口,而且这里跟他所知道的沙漠地区不同,这里只是风沙大,很多地方沙漠化不严重,可以种植耐旱的植物,而且有部分绿色用地可以种植粮食。

平沙城的百姓非常的淳朴,生活过得很简单,他们过着半牧民的生活,到春天的时候,一谢有荒漠化的土地,可以种上耐旱的粮食,而牧民们则去放牧,他们年的粮食就看这季,把牛、羊给养肥了,到了酷寒的冬天才不会挨饿。

这里因为经常战乱,道路又难走,所以很少有商旅往来,哪怕最近跟大齐签署了和平协议,允许两国友好通商,依旧没什么商人来这边寻找商机。

了解了这虚况之后,沈景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城门和铺路,好的门面就是好的开始,城门修好了,路铺好了,他就不相信没有人过来做生意,一旦有人过来做生意,平沙城的经济好起来,这里的百姓生活也会好起来。

城里的百姓知道沈景黎修城门和铺路都是为他们好后,都非常高兴,纷纷回家扛着工具来帮忙,连几岁的孩子,也跟着父母起,在路边捡石头。人多力量大,才一个月的时间,他们就拾掇出一条通往三水镇的大道,以及宏伟壮观的城门。

看到那焕然新的城门,沈景黎升起股满足感,他抱着荀儿,站在城门上,看到那条宽阔的大道,露出满意的笑容。

“高兴了”宠溺的声音,穆琛怀里抱着三儿子,伸手扯了扯荀儿被风吹的猎猎作响的衣摆。

“高兴。”平沙城焕然一新,大部分都是他的功劳,他怎么可能不高兴

“接下来还想做什么”明明刚到平沙城的时候,满脸都是嫌弃,结果,住了没几天,就兴致勃勃地说要改造这座城,要将这座城改造得比京城还要繁华。

京城的繁华可不是时半刻起来的,不过看到沈景黎雄心壮志的模样,穆琛没有将这句话说出来,否则,他接下来一个月,就只能吃糠咽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