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94(1 / 2)

d些衣服,明天中午能不能送去给他

“你啊你别总把这种闲杂人等惹上门。”那汉子训斥说。

钟城带着那孩子到了破屋门口的时候已经很晚了,破屋里满布蜘蛛网,他让孩子站在门口,抄了根木棍将蜘蛛网都勾下来,看了看屋内。

屋里很小,一张破木床,几口空木箱以外什么也没有。

钟城看着天色晚了,就找了块破布抹干净床板,从屋边捡出来一些干稻草,又把内衫脱下来铺在上面拍松,好歹整了块能睡觉的地方。

“我叫你什么名字好呢”他把孩子抱到床上坐着,一大一小盘着腿面面相觑。

“燃野。”那个孩子忽然说。

“哪里来的名字”钟城不由得奇道。

“是父亲大人曾经在卷轴上写的名字,江渠合为陆,天野浩无涯。”那孩子眨巴眼睛说:“还是灵魄的时候,我看到了。”

“这是他想给你取的名字”钟城想起燃光,心里忍不住微微一紧。

“我猜是。”那孩子点点头说。

“我起名字也很废啊。”钟城说:“既然他给你取好了,我就不浪费脑细胞了那我给你取个小名吧,叫狗蛋怎么样”

“我才不要。”

“也挺晚了,咱们睡觉吧。”钟城躺下来,伸出个胳膊让孩子枕:“我明天就去看看能不

能搞床棉被来,晚上睡觉怪凉的,你冷就靠着我吧。”

“你一个人可以吗”那孩子枕着他窝靠着,忽然问。

“有什么不可以的。”钟城说:“臭小鬼,可不要小看我啊,我一个人也能把你养大的。

那孩子眨了眨眼睛,没有做声,他看着钟城很快就睡着了,呼吸很深沉,就小心撑起一点身子,看向钟城的手。

原本修长的手指上皮肤全磨破了,惨红得触目惊心,指腹磨出了好几个水泡,手腕上还有一块块的淤青。

他皱紧眉头,紧紧窝在钟城身边,揪住钟城的袖口闭上眼睛。

作者闲话:

一百六十一、苦逼的单亲爹一更

钟城第一次知道单亲爹是这么难干的活儿。

他以为最棘手的肯定是刚生出来牙牙学语到会爬会走这段时间,然而他的想法太甜了,虽然这个小鬼跳过了软萌的襁褓期,可是依旧还是个只有三岁的臭小鬼。

灵魄在体内结成,是先有思维意识,后有身体,灵魄本也是世间灵气之物,就如同其他寄灵一般都会说话,都比较聪明,但是这身体嘛,还是小娃娃的身体。

钟城一早上就出去找事儿干,从烧饼铺剁肉馅,到帮街头李奶奶晒被子,到古董铺帮忙跑腿,那个小鬼都像个小尾巴一样紧紧跟着他。

灵魄虽然脱胎有了个三岁娃娃模样,心智却不甚成熟,也没有安全感,眼里能依靠的只有钟城,就一步不离的跟着。

这个小镇不大,转来转去倒也能找到点儿活儿干,钟城用早上赚的钱给小鬼买了两个肉包子,自己吃了一个,让对方吧唧吧唧吃着包子,坐在旁边看自己劈柴。

“还饿吗”钟城用布带缠住磨破的手指,手破了,每次劈柴都是一阵疼,他决定下次不干这活儿了,找点清闲的送货活儿来干。

“不饿了。”那孩子面瘫着说。

“你说说啊,燃光光看到你肯定特别高兴。”钟城说:“他后继有人了。”

“什么叫后继有人”那孩子问。

“呃。”钟城说:“就是朕的江山社稷终于有人继承了这种感觉。”

“好难懂哦。”那孩子说。

“不用太懂。”钟城默默说。

他劈完柴,发现燃野在旁边睡过去了,只好抱着孩子去交差。

钟城觉得自己可以去讨个谁不要的竹筐子,直接把孩子放在里面背在背上,燃野除了说话还利索,哪儿都不利索,走路还有点磕磕绊绊,还是背着稳妥点。

这样一想他又非常鄙视燃光,这便宜爹当得好,甩手掌柜甩到飞起,让自己带这么一个孩子然而他自己从来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只能说凑合凑合拉扯吧。

“钟城。”那孩子扒在他背上说:“我好想父亲大人哦。”

“我也想他。”钟城没好气说:“我特别想他的银票和金子。”

“那样我们就可以吃饱了,不用挨饿了。”小燃野说。

钟城一愣,他总觉得日子再苦,拧巴拧巴也能过,被这孩子一说,却感觉简直是小白菜地里黄一般的酸楚。

“对不起,我一定不让你挨饿了。”他对小燃野说,有点内疚:“你这么小,怎么能饿呢”其实他自己一整天也就才吃了一个包子。

“喏,把这个送给莹草斋的二掌柜,你就回去休息吧。十文钱送货费,干不干”

他路过铺子,那掌柜喊他旁边跑个腿。

钟城心想当年我在灵霄派开店的时候,一副绝版半果海报都得拍出三十银锭的价格,现在跑断腿才几文钱,然而现在手头一点资本也没有,不得不低头。

他一边提着送货的盒子走,一边思考着到底是走还是留,是自己去找燃光,还是让燃光来

找自己

根据他一上午的打探,这里正是人界边关一方镇子,人界比较和平,没那么多喜欢打打杀杀的大佬,关键是他现在要去找燃光,或者唐三藏都没有头绪,还不如直接安顿下来,至少等半个一个月再说。

他抱着小燃野,别说这小鬼个头不大,沉倒是挺沉,抱得他胳膊酸痛无比,忍不住说:“你这就是人小骨头重,以后肯定会是大高个的。”

“和父亲大人一样高”燃野问。

“比他还要高,像电线杆一样。”钟城乐道。

他们走到莹草斋的外门,莹草斋是一家卖古董的百年老铺,主人李青华是南方很有名的一方古玩大商,莹草斋百年老店,本铺在京师,这方边关小镇刚好容易收到珍奇东西,就在这里也开了家分号。

李家三代书香门第,李青华已经到了暮年,就把铺子托给三个儿子轮流看管。

这三个儿子天天坐铺买卖,也对古玩有了独到眼光,尤其是二少爷李京墨,最是天赋异稟,一双眼睛瞄一眼古玩字画就一看一准,从未失手,在古玩界颇有名气。

这个分号地处边关,总收得到稀罕东西,李青华最信任二儿子,就差他来看管,如果是京城纨绔子弟,被派到这偏僻地方多是不乐意的,偏偏二少爷性子怪,最稀罕古玩,也十分开心过来管这个分号。

这一边,李京墨正在柜上看一方秦代的老扳指,在泥里埋了太久,一股墓土味儿,上面浸出了血浸,又是倒爷从墓里挖出来的随葬品。

这种随葬品现在作假的手段也多,血浸铜浸都有行家能生造出来,外行人一点看不出来,直把假东西也如获至宝当真的买去,这行最要紧的就是眼力。

他正把刚收来的扳指放进木匣子里,却看见铺子里的小二去开了铺门,有个年轻人跨进门来,抱了几个木盒子,旁边跟了个孩子。

李京墨眼神一滑,就定在那年轻人身上,他素来号称眼力好,这一下就看出这年轻人的妙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