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4(1 / 2)

d正堂,他们没有看到,在他们的

出去后,四位长辈的面色变得凝重起来。

下午西院那边派了人过来,请他们明日到西院正堂去谈事情,李百任当时带着李国良正在

外院与李管事处理事情,李黄氏和李陈氏同西院的派来传话的丫鬟聊了几句,就这么几句,让

李黄氏变了脸色,李陈氏也是一脸怒色。

李刘氏这是把所有的人都当成傻子,自己一家人在二房的时候那是没办法,只能任由她磋

磨,现在他们可已经不再是二房的人了,李刘氏要是还想跟以前那样拿捏他们,也要看李百任

和李黄氏肯不肯。

在李百任和李国良回到内院之后,两人就将西院传过来的话同这两位转达了一遍,李百任

当场发了一通火,甚至迁怒到了李国良的身上,觉得李国良性子太软,这才让李刘氏得意忘形

贪心不足,一再退让不仅不会让对方偃旗息鼓,反而会让对方步步紧逼,直到自己无路可走。

面对李百任的怒斥,李国良只能沉默,他能说什么,那毕竟是他的母亲,再没有感情,对

方再偏心,在怎么磋磨他,他也只能受着,只能忍着。

李百任发完火,感觉心里舒服了不少,他其实也知道这件事不能怪李国良,可她就是忍不

住,一个男人,连自己的妻儿都护不住还当什么男人,为人夫、为人父,可不就是要担起责任

来,你娘做得对,那你这个当儿子的自然不该忤逆长辈,可要是你娘已经逼得你失去了一个孩

子,又逼得你儿子差点没了前程,你还念什么情感什么恩。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百任是个对礼教不太在意的人,他一辈子没在这上面吃过亏,一直

有人护着,哪怕没有儿子,宫里还有个女儿给自己撑腰,所以李百任不太能够理解一个男人必

须窝窝囊囊的活着,不敢反驳,不敢反抗。

虽然李百任非常生气,但是当李若松和成栋过来用晚膳的时候,李百任又交代其他人这件

事情不要同两个小辈子说,生怕会影响到小两口的感情,他们不知道,成府的人在上午就已经

跟李若松夫夫二人提过这件事了,只是两个人都没同意,这才连忙找到李刘氏,让李刘氏兑现

承诺。

要说起来,李刘氏也是看不上成琴的,不管在成府怎么受宠,终归只是个庶女,李家人很

是瞧不上这种庶出的女儿,只不过人家上赶着把人送给李若松当妾,且这姑娘明显比成栋好拿

捏,李刘氏自然是不会拒绝这种机会,几乎是成府的人刚刚说明来意,李刘氏就已经同意了成

府的做法。

对于李刘氏来说,成琴要是能够给李若松当媵妾,对自己有百利而无一害,东院守得很紧

,她不是没想过在东院安插人,可从来没有成功过,东院就那么一个三进的小院子,用着那么

几个老仆人,东院最年轻的丫鬟也在东院做了八年多,想要从东院下人们嘴里打听事情那是绝

对不可能的。

成琴若是过去了,就等同于自己在东院安排了一条眼线,就算不得李若松的宠爱,能够时

不时的打听一些东院的事情给自己听,那就起了大作用,而成琴一旦能够得到李若松的宠爱,

按照东院现在的情况,以后所有的一切可还不就是他们西院的。

李刘氏的小算盘打的啪啦啦的响,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再看成琴的时候,那丝不悦

也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甚至还破天荒的赏了一只镯子给成琴,就指望着成琴念她的好,过去

了能够为她所用。

成琴自然是没有不同意的,她本来就挺喜欢李若松的,虽然只见过李若松一次,可李若松

那模样,那气质,那风采,让情窦初开的成琴只一眼就喜欢上了,她又自视甚高,虽然是王姨

娘所出,可王姨娘在成府的地位可比当家主母都更有脸面,所以成琴从来不认为自己只是个上

不得台面的庶女,她觉得自己可比成府的嫡长子地位高得多。

成栋唯一比她强的就只有那个嫡出的身份了,要不是因为这样一个空名头,李若松还轮不

到他成栋,应该是她成琴才对。

63、教导

东院正堂,李国良见李百任面色不太好,沉吟了一会儿,问道:“父亲,您看松儿的事情

该如何是好”

李百任闻言并没有立刻回答,他端起茶杯,不紧不慢的喝了一口茶,反问道:“你认为该

如何是好”

李国良看了李陈氏一眼,想了想,回道:“儿子认为此事万万不可应下。”

“哦为何 ”李百任虽然是在问李国良,却一眼都没看他,自顾自的喝茶。

“且不说松儿跟栋儿方才成亲三日,正是情意深厚的日子,栋儿万万不会同意给松儿纳妾

,还是媵妾,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栋儿要给松儿纳妾,那也是要一年后栋儿无所出,才会因为

开枝散叶而给松儿纳妾。

另外,父亲也好,儿子也罢,此生都仅有一妻,从未因着什么子嗣而做出纳妾的选择,儿

子认为,哪怕松儿和栋儿此生无子,儿子宁愿从族中给松儿过继,都不会同意松儿纳妾的事情

,庶长子是乱家之源,姨娘则是乱家根本,咱们李家已经经不起折腾了。”李国良倒是没有藏

着话,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把自己心中所想所思如实说了出来。

李百任听到这番话并没有发脾气,他摸摸胡须,问道:“儿媳妇也是这么想的”

李陈氏恭顺的答道:“媳妇都听夫君的。”

李百任抚须大笑,“好,好,好,这才是我李家的子孙,什么传宗接代,什么开枝散叶,

都是胡扯,我这一辈子没儿子,不照样过的挺好,就是尤兰不在宫中,我照样能够过的自在,

国良,你且记着,人生在世不过寥寥数十年,不要让自己活在别人的言语和看法中,日子是过

给自己的不是过给别人的。

我知道你要顾及着李刘氏,那毕竟是你的生母,可是你也要记着,你的生母除了生下你,

没有尽过一日为人母的责任,你的父亲更是不提也罢,可笑他还以为自己多么聪明,多么厉害

,殊不知别人都把他当成个笑话。

名声、财富、地位,这些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呐,赤条条来到世上,总是要赤条条

归于尘土,大丈夫行事不要计较太多虚的东西,顾忌太多了,就容易被捆住手脚,时日长了人

就没用了,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这不叫谨慎,这叫懦弱,你且记着这一点。

我和你们母亲不出意外是会先你们一步离开人世,我对你二人没有什么要求,就一点,松

儿瞧着是个心里有成算的,栋儿也是个好的,若有一日因为这二人与二房对上,你二人可以两

不相帮,却决不能帮着二房压着松儿与栋儿,你二人可记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