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43(1 / 2)

d朽木不可雕也。

怕是他与丞相枉费心力,洛北忧也难成大事。

分明知道他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但楚千凝面上却故作不知,甚至故意曲解他的意思质问道,“那你的意思是,我挡着你升官发财了”

“呵呵”被她的话逗笑,黎阡陌清润的笑音低沉响起,“是啊,为夫亏大了,你说你该如何补偿我才好呢”

“陪你一起做些欺君罔上的事如何”她状似玩笑的问他,似是根本不觉得自己说了多么大逆不道的话。

“凝儿,你说什么”

从她肩上把头抬起,黎阡陌的神色有短暂的错愕。

对视上他惊讶的眼神,楚千凝勾唇一笑,夺人心魄,挑眉问他,“你不敢”

“你”

“在我心里,唯你才最有资格坐上那个位置。”若他能成为皇帝,必是万民之福。

前世他为了许她重活一世的机会,以自己的帝王命格为注。

今生,她想陪他博一次。

她知他并非贪恋权势之人,方才所言也不过是惋惜丞相殚精竭虑的为国尽忠却难遇明主,若上苍庇佑,便许他帝位,这是江山社稷之幸。

而若是到头来,终究“人定”难以胜天,至少也要保一位贤君上位,否则都会辜负如顾丞相这样的肱骨之臣。

温柔的望着楚千凝,黎阡陌忽然发现自己的言辞有些匮乏。

此时此刻,竟不知该说些什么才好。

方才启唇,却被她温软的指腹轻轻抵住了唇瓣,“我早已与你说过,夫妻之情贵在知心,你无须多言,我都懂。”

话落,她捧着他的脸,笑意盈盈的送上香吻,驱散了黎阡陌内心所有的不快。

这世间有这般本事的,唯她一人。

虽说北帝已经下旨撤兵,但距离大军还朝还有些时日,是以这段时间,楚千凝他们便一直住在城中的小院里。

没几日,忽闻城中新开了些铺子。

酒楼、戏园子、绸缎庄

虽非同一日开业,但楚千凝还是敏感的觉察到,这大抵是某位皇子殿下开始“捞钱”了。

不为别的,皆因这几处铺子的名字与在东夷的无异。

见凤君荐都再次置办起了产业,楚千凝的心思便也有些活络。

即便日后黎阡陌入朝为官,可府里上上下下这么多口人,哪一处能少得了银子,任谁都不会嫌弃钱多,多赚些准是没错的。

因此,她便有心重操旧业,再开一间典当行。

打定好主意,楚千凝便像之前那样,让冷画和鹰袂两人开始在暗中给她找人,眼力佳、有经验、还得是聪明伶俐的人。

找来找去,不想竟找到了蒋婉的头上。

或者说,是蒋婉从容锦仙口中听闻楚千凝要开典当行之后过来毛遂自荐的。

一见了楚千凝,蒋婉就恨不得拍胸脯保证,“把铺子交给我,你就放一千个心吧,你瞧瞧我表哥,跟着我赚得金银满钵的。”

“几处皆需要你,你能忙得过来吗”都到这个份儿上了,她有什么信不过她的。

“只要日日都能瞧见账本和银子,便是不吃不喝我也撑得住”

“”

看不出来,原来她这么爱财啊。

忽然想起一件事,楚千凝好奇的朝她问道,“之前你曾对景佑帝说,大皇子府上有一幅梅尧臣的画,那是怎么回事”

“没有怎么回事啊,那就是梅尧臣画的。”蒋婉一脸认真的说道。

“我知道那是我表姐仿的。”

“锦仙都告诉你啦”

抿了抿唇,楚千凝觉得这位蒋侧妃有些突破自己的想象。

不对,她如今已不是“蒋侧妃”了。

自打离了建安城,她便与凤君荐兄妹相衬,两人的婚事竟就此作罢,无人再提。

彼时楚千凝方才明了,只怕当日两人成婚是假,兄妹二人凑在一起敛财才是真的。

回过神来,她微微摇头,“不是表姐与我说的,而是我看过她的画,知晓一些她作画时的习惯和技巧,那幅画瞒别人尚可,却瞒不住我。”

“这样啊”若有所思的轻叹了一声,随即蒋婉方才为她解惑道,“我手中的确有一幅梅尧臣的话,不过后来转手送与锦仙了。”

再之后,容锦仙因十分喜爱那幅梅花图,便经常临摹。

她的画技本就精湛,一来二去,倒是学的像模像样,有一次无意间被蒋婉看到,她竟一时没有分清那幅是真、那幅是假,于是心里就萌生了一个念头。

何不以假乱真呢

重要的是,这事儿她并非第一次干了,有经验的很。

恐容锦仙性子清高,不肯做这般有失身份的事情,是以蒋婉并未言明用途,只说为了锻炼自己的眼力,让她多画几幅。

事后,她在落款那里动些手脚,搞得比真的还真。

听她说清楚事情的原委,楚千凝佩服的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造假造到她这个程度,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看着楚千凝满眼钦佩的望着自己,蒋婉弯唇一笑,星眸微亮,像是在说,我厉害吧。

楚千凝心道,还真是厉害。

既然有了这般得力的帮手,她也乐得撒手不管,干脆都交给了蒋婉,她只负责给她拿银子,其余皆不再过问。

而就在“恒舒典”开业的那日,北周大军终于浩浩荡荡的回城了。

北帝亲自出城相迎,先是将顾丞相送回了府上,随后竟亲迎黎延沧入宫,封其为“广陵王”,赐住王府,比邻丞相府。

洛北忧赐封异姓王这件事事先未与任何人商量,直接就降下了圣旨,让文武百官想反对也不能。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所有跟随黎延沧而来的东夷将士均待在原本的从属队伍,无须被北周收编,交由黎延沧自行约束。

此次征战东夷,黎延沧的确出力不少。

若直接与东夷将士以死相博,难免被人以为他心性冷漠,为建功立业不折手段,但初到北周,若半点功绩也没有毕竟说不过去。

是以战时他大多出谋划策,诱敌深入却不斩杀,而是将其招降。

攻占城池之后,与百姓秋毫不犯,有他在百姓中的威名,北周这场仗方才打的如此容易。

与他同在战场中厮杀那些将士均是顾沉渊重用之人,他们素来敬重英雄,见他行事果决,乃大将风范,不由心折。

可未与他相处过的这些大臣就不是这般想了

特别是以萧家为首的一众朝臣,对黎延沧封王那是一百个不愿意。

要知道,这可是北周第一位异姓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