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唐朝工科生 分节阅读 348(1 / 2)

d宠魏王,可何曾开口有过承诺虽还未到二桃杀三士的地步,却也是拿治国治政的手段来治家。照我看,怕是魏王要惹些祸事出来。”

“嗯确实如此。”

李震琢磨了一会儿,点点头,“若是杜楚客在魏王府因魏王获罪,只怕会连累克明公。”

“杜公病重那几年”

顿了顿,老张话没有继续说下去,不过兄弟二人都是明白,皇帝那夹带里的人,可真是时刻准备着。别说皇帝的忠犬,就是皇后的亲族,皇后的兄弟长孙无忌,那真是差点就回归朝堂,而且一步到位。

可谁能想到,杜如晦要死要死,没死成呢

原本李董的想法,是杜如晦死定了,那么嘴上口花花两句,给个留职也没什么,还彰显自己的器量。可谁能想到杜如晦跑地府走一圈,发现阎王爷在搓麻将,输了点阳寿给他,于是咸鱼翻身不死了

而杜天王没死成的第一件事情就不再是给老板抓精神文明建设,而是给自己的家族搞点物质文明建设。否则,杜荷能跑去登莱一捞就是好几年

又因为老板的承诺,杜天王占着实权宰辅的位子根本不需要动。长孙无忌一边凉快地排队。

威凤赋成了笑话,长孙无忌选择了蛰伏,同时选择了给自己儿子加持多重光环,并且自降身份跟张德这条土狗玩起了交易。

“不说这个,二娘出嫁良辰可曾定下”

“便是年前成婚,到时大郎定要来观礼。你终和大象不同,大人让我一定要亲自来请。”

“何必如此,兄弟哪来虚礼。”

“你当是为了这虚礼么大人是让我来看看沔州行情,真当你是何等金贵么”

“咄兄弟不如五铢钱耶”

李震哈哈大笑,便道,“也不相瞒,明年也要外放。原本是要在河东河南寻个地界,如今么,大人的意思,让我去江南道,远一点的好。”

“甚么意思”

“也不知,大人只说京中气象变数太大,可能陛下明年想迁都。”

“迁都”

老张一双狗眼瞪圆了,李董太溜了吧。这时候迁都,肯定是洛阳啊。莫非山东士族已经服软,关陇老铁已经收买有钱就可以这么任性吗

“洛阳宫已经重建,只怕是真有意迁都洛阳。”

“大兄在京中消息比我灵通,此事判断,可有风声”

“消息一直有,大人也让我来问你,洛阳宫宫监康德可负有上命。”

康德这是洛阳阴阳人死太监的头头,老张跟他关系还不错,当年帮过忙,史大忠的徒子徒孙。

有些消息,的的确确会传递给张德,但事关重大,却未必了。

“此事兄长在汉阳先等几天。”

老张眉头微皱:迁都,迁都不知道又要黑多少人的钱,这尼玛有的闹了。

第三十三章 烦闷

温了一坛黄酒,寒秋风冷,壁炉烧着柴火,屋内平整的地板上铺着西域毛毯,是于阗国的特产,程处弼专门派人送来的。

“三郎在西域,有安菩跟着,倒也无妨。”

李震吃了一爵,回忆着少年放肆的过去,鲜有的惆怅。

“大兄怎地这般多愁善感”

“我也要去为家业拼了啊,唉”

“既为钟鼎鸣食之家,自不似黔首纯朴。田间地头忙碌,烦恼是要少一些。可大兄愿意么”

“所以愁恼啊。”李震瞪了张德一眼,又憋屈地冒了一句经典一出来,“安逸的愁恼。”

“哈哈哈哈”

老张大笑,赶紧给李震添了一爵,“吃酒吃酒。”

“还是大郎你潇洒,怎地做官也和别家不同”

“我哪里是做官我只是做事的时候,恰好有个官身。便是没有官身,我就不在荆襄了么”

张德笑了笑,宽慰李震道,“兄长是个心软之辈,若是去了江南,最好还是让幕僚做恶人。所谓慈不掌兵义不掌财,大兄这性子,不像伯父。”

“虎父犬子耶”

又瞪了一眼张德,便又羡慕道,“你居然有两个儿子了,我真是如何都想不到,想必,社中知晓此事的人,也不多吧。”

“奉诫是知道的。”

“他自是和你亲善,算是同路人啊。”

有些话李震没想说,有点伤人。其实李震想说的是,就算张德要造反,只怕李奉诫在一旁也是个摇旗呐喊磨刀递剑的。

朝廷兴衰和他们关系不大。

“皇帝要迁都,只怕和新南市脱不了干系。”

突然,张德收了神色,严肃地跟李震说道。

“除糖市之外,怕是要新增盐市、铜市、铁市”

举着酒杯,张德话说一半,就让李震脸色相当的难看。

半晌,李芷儿掀开门帘进来,然后一言不发,拿起酒壶,给李震添满:“大伯满饮。”

“多谢。”

李芷儿又给张德添满,老张点点头,看着李震:“只糖市、铜市,最多就是死人。但若是要新增盐市、铁市,我看,有人要造反。”

“盐铁专卖”自后汉之后,就是说说,官营官办盐场铁矿并不是最大的,当然明面上来说确实是如此。实际上世家豪门能对抗中央,能对抗军阀和胡人,光靠田地和控制的人口,那是不够的。

以清河崔氏为例,虽然崔浩这个变态确实厉害,但清河崔氏掌握的盐池、铁矿,足够扶持一个草原小部族起家,然后在一块草原上称王称霸。

范阳卢氏更是如此,走私盐铁到草原,那是轻车熟路。若非张公谨先为代州都督后为定襄都督,将河北辽东的大小部族或杀或抚,哪有李德胜在河北作妖,李世民后面狂扁范阳卢氏的套路

这些事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反应,只是其中权谋手段最高者,恰好是这个帝国的皇帝罢了。

走私盐铁物资到草原,对地方豪族来说,这特么算什么不算什么。三国以来,都是这样干的,南北朝鲜卑人起起伏伏,和北地豪族大姓的支持,息息相关。如渤海高氏之流,更是直接跟鲜卑人合作,自立为王。

然而天下一统,作为帝国的皇帝,又有谁愿意有人把重要的物资,去走私给生死存亡的大敌呢

世家和资本家一样,他们没有祖国,甚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都是说给别人的。